学术投稿

浅表探头联合环形经直肠探头在诊断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纪宗萍;颜冬华

关键词:肛周脓肿, 超声检查, 浅表探头, 环形经直肠探头
摘要:目的:探讨浅表探头联合环形经直肠探头在诊断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经手术治疗并明确诊断的91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的超声检查,用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联合应用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可清楚显示肛周脓肿的位置、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联合应用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可准确提供肛周脓肿相关信息,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分析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存活率为84%,有3例患者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大面积脑梗塞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且易发生血性转化,因此早期的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才是抢救的关键,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师华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1例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特殊形式,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误诊率高。近年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本病的认识也日益提高。现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1例CVS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毕连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共计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异丙酚静脉麻醉,实验组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苏醒时间。结果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患者较单纯行异丙酚麻醉患者苏醒时间与麻醉效果更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安性全较单纯行异丙酚麻醉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尿毒症。其病程长,难以治愈。针对病情进行饮食指导,可满足患者对饮食的要求,体现饮食文化;满足营养和治疗的目的,有效的减少并发症。

    作者:肖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生理实训环节的设计与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生理实训环节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名两个班级的中职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常规教学班和双主体教学班。结果:双主体教学班学生期末生理学科考试(89.35±9.34)分、实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88.24±8.58)分、生理实训考核成绩(86.21±8.33)、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93.75%)、实训设计参与率(96.88%)、生理实训完成率(100.00%)均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班P<0.05)。结论:将双主体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理实训环节的设计中,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度。

    作者:胡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肢体无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多,Ⅱ度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Ⅰ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Ⅲ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具有良好影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减少感染及手术并发症,达到临床痊愈出院。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1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在医师正规治疗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精心的护理,所有病例均获痊愈院。结论:通过对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感染,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刘朝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按病理组织学表现可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两种。

    作者: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对于病案信息工作者来说,临床工作的实践是全新的课题。临床路径的实施是从从思维方式到管理方式都面临着全新的转变。因此,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项新的医疗管理模式,临床路径不仅仅需要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参与,同时,也离不开病案信息技术人员的服务和保障职能。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临床实施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内涵建设,提高编码准确率;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保障能力;强化质量意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体现协同意识,促进配合与协作。

    作者:霍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滴注奥硝唑左氧氟沙星致周身剧麻一例原因分析

    1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小学教师因牙疼口服消炎药未果,疼痛较剧烈,冷、热刺激等诱因致疼痛加剧,害怕咀嚼,可有搏动性疼痛及患牙有“浮起感”,面颊部肿胀,并伴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休息、进食、工作,要求挂水,遂给予门诊静脉输注抗菌素,医嘱给予0.5%奥硝唑氯化钠100ml、0.2%左氧氟沙星100ml静脉滴注,输液过程中患者无不适主诉,直至输液结束拔针一切正常,患者起身回家,刚出医院门,患者自觉浑身发麻,而且感觉越来越严重,乏力、动弹不得似触电感、针刺一般、瘫软,家属见状,连忙掺扶,并呼救,医生护士闻声赶去,合力将患者抬到病床上,测血压90/60mmHg,脉搏细弱,呼吸急促,医嘱给予氧气吸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同时输入电介质,20分钟后患者平静,麻木缓解,两天后随访,患者无不适。

    作者:王春红;高乃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及产褥期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及产褥期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82例妊娠及产褥期合并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病情控制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为(13.54±2.02)天,对照组则为(15.21±1.01)天,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及产褥期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且病情控制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金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下对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取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2013年6月~2014年5月间,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进行焦虑与不良情绪对比结果常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下〔观察组〕通过汉密顿焦虑评分,心理护理干预情况下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观察组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比较得出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改善不良情绪中切实有效,增加患者治愈信心,值得在临床护理人员推广应用。

    作者:肖刘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常见问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常见问题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将质量管理应用到CSSD中,对CSSD工作中的每一薄弱环节进行辨认、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争取医院领导重视和相关部门配合,保障CSSD的工作需要;把CSSD工作细化为4个工作小组,并制定各个小组的工作流程;对影响CSSD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重点环节实施细节管理干预.从管理规范、质量控制、服务满意度等进行干预。结果:质量管理实施后,CSSD无菌包标识规范,配置器械功能完好,护士仪容仪表规范,下收下送符合要求,能及时送到指定地点,总体服务水平提高,基本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且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明显减少(P<0.05)。结论:质量管理的实施,使得CSSD的质量、服务、安全、效率等各个层面都得到极大改善,有效提升了工作满意度。

    作者:茹敏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老年病人在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探索出老年病人在普外手术前后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老年手术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论:其中1例出现并发症,其他46例均无并发症出现,4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层目标教学在护理教学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以解决带教老师的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促进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方法将我院的实习生按照学历的差异分为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同时配备三个层次的临床护理教学队伍,制定相应的临床教学目标,实施临床护理教学计划。结果三个层次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技能、整体护理、理论考核方面实施前后均有明显的增幅(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优化了护理管理的效果,激发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大面积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作者:周三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吻合口溃疡出血2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吻合口溃疡出血的原因、胃镜下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26例吻合口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诊治的2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内镜下Forrest分级及内科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26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14例,未愈5例;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2例,未愈9例;实验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输血量和住院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讨论采用内镜下注射结合抑酸剂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吻合口溃疡出血。

    作者:陈运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延伸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延伸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7-2014.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一组4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定期复查设为常规组;一组43例患者接受延伸护理设为延伸组。结果:延伸组患者吞咽能力分级的优良率为88.37%(38/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4%(21/43),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延伸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出院后的吞咽能力,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万海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52例,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vs76.92%),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5%vs19.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蔡华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量化绩效考核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量化绩效考核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观察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前后ICU科室内24位护理人员整体评分、专业知识评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例数、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整体评分、专业知识评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差错发生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量化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ICU科室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苏中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究细节管理在门诊换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细节管理的实质就是要提倡科学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致力于将每一个管理环节的数据精确化,不忽略细节上的问题。细节管理是一种理念,是品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将细节管理引入医院门诊换药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细微处着手,才能确保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我院于2011年始,狠抓门诊换药室细节管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金蓓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