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红;高乃霞
目的:观察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匹维溴胺5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时间为28天。采用症状积分法,观察比较匹维溴胺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91.67%,90.9%,50%。腹痛、腹胀、腹泻的症状明显改善(P<0.001),但对部分便秘患者疗效不佳。该药副作用轻微。结论匹维溴胺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口腔内科疾病的相关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采取相应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在口腔内科疾病中主要以牙髓炎与根尖周病为主,其次是龋齿和牙周炎,而治疗方法也主要以根管和牙髓治疗为主,效果较显著。结论为有效降低临床上各类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加强有关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很有必要,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其早期治疗可有效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作者:姜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丹毒(er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与面部。本院于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门急诊共收治100例患者分两组对比治疗。局部采用75%酒精湿敷,一月四次,每次20分钟。配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噻肟钠3.0g,每12小时1次,静点。患者50例。与传统的局部采用50%硫酸镁液湿热敷一日4次,每次20分钟。配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噻肟钠3.0g,每12小时1次,静点。
作者:丁好;阮俊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百草枯又被称为对草快、克芜踪,我国台湾省称巴拉刈,是世界上应用为广泛的强毒性除草剂。目前百草枯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比较普遍,其中毒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百草枯可以经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主要分布于中毒者的肺、肾和肌肉内,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在3日内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可以高达85%以上。笔者在我院急诊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石俊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72岁,因“活动后心前区疼痛疼痛9年,加重一月入院”。入院心电图示:房性早搏,S-T改变,QT间期0.42。心脏彩超示: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不良,LVEF 0.42。冠脉造影示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建议CABG术。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左乳内动脉-前降支,升主动脉-大隐静-后降支,升主动脉-大隐静脉-钝缘支-对角支),术后当天患者反复发作快心室率房颤,予以可达龙持续泵入,术后第7天停可达龙泵,改可达龙0.2口服 qd。术后第11天患者突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后出现室速、室颤,经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后成功复苏,复苏成功后予以异丙肾、可达龙、利多卡因泵入,心电监护示窦律,偶发室早,心率70次/分左右。术后第12天患者反复出现室速,呈尖端扭转样,伴有阿斯发作,经胸外按压后可很快转复,转复后示Ⅲ°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QT间期延长(QT/QTc 516/539ms),考虑患者为可达龙所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停用可达龙,增加异丙肾泵入,予以补镁、补钾,患者未再出现室速发作,复查心电图示QT间期较前缩短(QT/QTc 452/440ms),但心电监护仍有一过性心动过缓及长间歇,伴有血压明显下降,予以植入永久性AVI起搏器。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1年未再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申玉文;庞昕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流行对老年人有直接影响(自身感染)和间接影响(子女感染的影响)两种基本途径。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0岁及以上者已经超过1/10,而且农村地区的患病人数增长很快。艾滋病导致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加深老年贫困,社会排斥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在现阶段,通过正确的方式将不同的研究调查方法相结合,了解湖南地区农村留守老人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村地区人口对艾滋病正确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郑嘉祺;陈俊毅;谭珣;王楠楠;周平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病员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入院后进行彻底洗胃,输液,催吐,部分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结果口服量<50 ml死亡3例,存活2例,口服量50~150 ml死亡2例,存活1例;口服量>150 ml者均死亡,死亡率70%。结论: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早期反复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减轻毒物对重要脏器组织的损害、加强对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有助于提高中毒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田青;林芸;李雪梅;唐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脓毒症(SEPSIS)定义为机体正常的无菌组织发生微生物感染时产生的全身性反应,是一组与严重感染相关的综合征。虽然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该病的发生与有微循环障碍有莫大的关系[1--4],甚至有学者认为脓毒症实质则为一种微循环疾病[5]。微循环障碍类似于中医的“瘀血”,中医对“瘀血”有独到的见解,“活血化瘀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临床上将活血化瘀法应用于对脓毒症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关于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症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作者:吴广平;黄发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是指不合并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有不规则出血。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由卵巢功能减退,促性腺激素反应下降所引起。治疗上以止血,调整月经或诱导闭经,改善全身状况等为主要原则口。临床常用诊断性刮宫、性激素治疗等。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 O月收治的84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治疗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总结治疗要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防风荆芥甘草汤坐浴治疗)和对照组(伤口清创后采取二次缝合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疼痛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以及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而对照组只能进行人工喂养。结论:对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产妇而言,采用防风荆芥甘草汤坐浴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谢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胫骨骨折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则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比较研究组Ole-rud-Moland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主动背屈角度及跖屈角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Pilon骨折,能够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唐晓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肥胖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各56例,对其展开血脂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肥胖型糖尿病组和非肥胖型糖尿病组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较健康组高(P<0.05);肥胖组高血脂发生率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给予重视。
作者:王桂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与常规皮外缝合两种缝合方法在会阴侧切中的缝合效果,为今后的缝合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3例自然分娩并行会阴侧切的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缝合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皮内缝合组(47例)皮外缝合组(46例),对比两组在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愈合等级。结果:(1)疼痛程度:皮外缝合组Ⅰ级17例、Ⅱ级12例、Ⅲ级14例、Ⅳ级3例;皮内缝合组Ⅰ级23例、Ⅱ级12例、Ⅲ级7例、Ⅳ级5例;皮内缝合组明显优于皮外缝合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愈合等级:皮外缝合组甲级愈合30例、乙级愈合16例;皮内缝合组甲级愈合38例、乙级愈合9例;皮内缝合组明显优于皮外缝合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会阴侧切中应用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程度,术后无需拆线,愈合效果好不影响美观,而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牙周炎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的一种口腔类疾病,它主要是由局部因素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本文从牙周炎的发病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牙周炎的治疗等方面来探讨牙周炎的研究进展,为牙周炎的控制与治疗提供参考,造福人类。
作者:王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重症监护并发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有21例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1.43%。老年重症患者为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常见感染部位为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感染因素有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侵入性操作所致、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医护人员的防感染意识薄弱等相关。讨论:ICU患者时医院中感染发生率高的科室,必须加强对ICU老年患者的关注,并着重对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进行护理干预,合理使用抗菌药与侵入性操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夏仲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医院护理人员为执行主体,针对患者及相关人群开展的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全过程的健康教育活动。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但在现今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表现在护理方面的因素、患者方面的因素、环境因素等。为了使健康教育发挥良好效果,有效持续开展,针对以上因素尝试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更新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二是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与教育技能;三是学会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与患者建立信任度;我们通过尝试更新护理观念、方法、进行积极的经验总结和合理的创新,向患者传授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杨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尿毒症。其病程长,难以治愈。针对病情进行饮食指导,可满足患者对饮食的要求,体现饮食文化;满足营养和治疗的目的,有效的减少并发症。
作者:肖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宫缩素使用于剖宫产产妇对其血流动力学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产妇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每次宫缩素使用剂量为10U,观察组每次宫缩素使用剂量为20U,对比两组患者在BDP、SBP以及HR这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前检测结果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在用药5分钟后BDP、SBP两项均下滑,HR有所升高;用药10分钟后三项检测指标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提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会对产妇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临床使用上应控制好药用量,避免术中出现不必要风险。
作者:唐华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及氢氯噻嗪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曹理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4.4%,治疗组有效率为93.3%,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