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荣
目的:评定中药独活寄生汤合并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6例109膝,利用中药成方独活寄生汤煎汤内服并骨钻孔减压术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采用卫生部中药治疗痹病的指导原则所制定的疗效标准作为评定标准,优27例,良31例,可10例,差8例;优良率76.3(,有效率为89.4(。结论:利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和钻孔减压术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便简洁,疗效满意。
作者:李健飞;陈家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理干预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PPH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PPH病人的术后疼痛。
作者:肖福妹;龚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护士急诊护理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人作为本次工作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40例/组,以及80名相对应的护士进行单对单的护理。在此期间,该80名护士进行统一管理,常规生活基本一致,并且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治疗。比较2组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抢救后进行急诊护理,基本成功的有38例,2例手术失败。后期没有复发案例;对照组病人手术抢救后进行常规护理,基本成功的有32例,失败8例。后期复发的有6例。观察组在抢救成功率、后期复发率方面比对照组更佳,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具有明显的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胰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实施胰腺癌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的住院舒适度、对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住院舒适度、对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胰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实施。
作者:谢晓妹;郑城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4.4%,治疗组有效率为93.3%,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96例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围手术期内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经有效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则为60.4%,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腰围、臀围的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在饮食控制基础上加用温针在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海日古力·克比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根管测量仪在根管长度测量中的准确性。方法:用根管测量仪和手感法进行根管工作长度测量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优于手感法测量。结论: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高,缩短椅旁操作时间,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周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术后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中的使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术后2小时内瘘功能障碍的尿毒症患者36例,分为阿加曲班组和肝素治疗组。记录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时的原发病;记录内瘘功能障碍后,分别经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两组患者,用药后6、12、24小时内动静脉内瘘恢复人次,以及切口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阿加曲班治疗组内瘘恢复人数明显高于普通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阿加曲班治疗组切口出血人数少于低分子肝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加曲班对术后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衡杰;郝丽;陶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腹股沟疝成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多由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并可继发于前列腺增生肥大、慢性支气管炎、习惯性便秘等疾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等因素限制了老年疝气患者的治疗,随着对腹股沟疝发病机制认识的提高及人工材料的问世,无张力疝修补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此法可克服传统手术中对腹壁正常解剖的干扰,缝合时无张力,术后复发率低,已成为临床老年腹股沟疝首选治疗方式。但若围手术期护理不当,在术后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0例老年疝气患者,进行无张力补片修补手术,并进行分组护理,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瞿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自2011年10月~2012年12月使用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PFNA)治疗43例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现汇总报告一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林60岁~83岁,平均72.3岁。交通事故伤10例,跌伤27例高处坠落伤5例,均为闭合型损伤。骨折类型:I型14例,Ⅱ型24例,Ⅲ型5例。按Singh提出的方法,将股骨近端骨骼强度由弱到强分为1~6级:1级0例、2级4例、3级12例、4级14例、5级10例、6级2例。1.2手术方法入院后行常规牵引复位。一般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也可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保持患肢伸直固定。健侧肢体尽量外展,在两下肢之间留出足够空间。以便C型臂X线机顺利准确地观察股骨近端正、侧位影像,监视手术过程,闭合手法对骨折进行复位,待骨折位置满意后,将患肢内旋10°~15°或更大角度,内收10°~15°固定于牵引床上以方便操作。要是骨折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如果遇到困难也应在一个平面达到复位,另一个平面在插钉过程中进行矫正。由皮外触及大转于顶点,由顶点向近端水平切开5~6cm,逐层切开后直达大转子尖。选择大转子顶点的前1/3后2/3交界处为进钉点,用尖锥开髓进入髓腔,导引针转动插入髓腔,确保畅通过髓腔中心。扩髓不是必须的,扩髓应从直径相同或小13开始,近端必须扩至与主钉近端直径相同,远端扩至较置入钉直径扩大23.PFNA的直径及颈干角确定以后,用相应导向器连接PFNA主钉,固定螺杆一定要旋紧。将连接在导向器上的PFNA钉用手推入髓腔,直到拉力螺钉孔的轴线位于股骨颈下1/3处。PFNA 主钉放置满意后,取出导针。螺旋刀片的放置:首先沿导向器套筒钻入导针,C型臂X线机透视下监测导针到达要求位置,拔除内套筒,空心钻沿导针钻开皮质至限深处,将螺旋刀片安装在特制手柄上,将螺旋刀片轻轻锤击打入,C型臂监视刀片到达满意位置后,顺时针旋转插入器手柄,将螺旋刀片锁定,锁定远端锁钉并安装尾钉。术后当天患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术后3天给予CPM锻炼,4~8周开始部分负重行走。
作者:罗亮;宗立永;于国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后观察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94例儿科呼吸系统患者,平均随机分为Ⅰ、Ⅱ组,Ⅰ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药物进行治疗,Ⅱ组患者作为实验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进行治疗。结果:Ⅰ组使用布地奈德药物,有24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2例有效果,治疗有效率为76.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Ⅱ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30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6例有效果,治疗有效率为97.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以作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徐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CT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及分型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术前X线片与CT扫描。根据Schatzker分型方法,比较结合CT扫描的分型与普通X线片的结果,讨论差异的原因,同时进行探讨骨折治疗情况。结果:经过采用CT扫描技术及X线进行分型,结果发现CT扫描分型有较高的准确率,而相比X线分型有较大误差。利用CT扫描进行分型的更改后,30%进行更改分型的患者同时也更改了手术方案。结论:CT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熊朝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9岁。因发现颈前左侧区无痛性包块2周,来我院就诊。包块可随吞咽活动,诊断为左甲状腺囊肿,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患者平素体健。入院检查患者体重为48Kg,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拟在局麻下行手术治疗。术前30分钟肌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mg,15分钟后,心电监测提示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静脉给予2%利多卡因100ml,2分钟后,心跳节律恢复正常,患者无不适主诉,予1%利多卡因20ml局麻下行左甲状腺囊肿切除术,术程顺利,麻醉满意,无副损伤,术后恢复正常,随访5年,未有过室性期前收缩再次发作。
作者:张本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的实施与进一步探索,提高综合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是刻不容缓的事。提高综合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从而能够使档案管理与医疗卫生改革同步,以达到为医疗卫生提供高效率、高水平的服务,做好基础工作,从个中环节加以提高医疗质量,终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看病难、就医难问题。
作者:岳茂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痴呆的精神护理以及居家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中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精神护理以及居家护理,持续时间为1年,一年内用日常生活评估表对患者进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感知评估。结果相比无居家护理的实验组中老年痴呆患者在精神护理和居家护理之后,患者的大脑衰退速率大大减缓,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中老年痴呆的精神护理以及居家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进行相关的研究。
作者:王志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真菌性角膜炎采用结膜瓣遮盖手术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诊的48例(共有48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结膜瓣遮盖手术治疗并采用同对照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术后3个月到一年这一时间段,观察并记录患者不同方法对于患者的角膜溃疡愈合以及各自的前房积脓情况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24例患者中22例病症得到痊愈,治愈率为91.67%。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治愈率为70.83%,两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明显提高,治愈时间有所缩短,视力得到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结膜瓣遮盖手术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笔者所在科室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效果,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住院6~10d,平均(6.4±1.3)d,术前视觉模拟评分表的评分(7.36±0.42)分,术后(2.12±0.52)分,术后疼痛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间患者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术前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疼痛感降低的重要基础。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效果。方法:42例乳腺脓肿采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并与同期行脓肿切开引流术42例进行比较。结果:置管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2.6±2.6)d,疼痛分级为(2.56±1.8)分,均明显低于切开组[(16.34±4.5)d、(4.5±2.4)分](t=-4.6、-8.9,P=0.0001);置管组继续哺乳(31例)明显多于切开组(12例)(t=16.7,P=0.0001)。随访2-17个月,平均9个月,均无一例复发。结论脓腔置管冲洗引流与切开比较,具有微创、简便、安全、疗效明确的特点。
作者:赵文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健康管理模式在老慢支患者的护理作业中的效果,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3.3-2014.3来我院呼吸科就诊的2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抗炎、祛痰、止咳等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行为转变情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自我生活习惯及行为也明显改善,复发率从对照组的80%变为研究组的5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慢支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健康管理模式可明显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军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意外拔管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408例患者,记录发生意外拔管的次数,当时的人工气道方式和可能的原因,发生意外拔管后对患者的影响及处理方式。结果:有26例发生意外拔管,占5.8%。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对意外拔管的预防,肢体约束、适度镇静、充分沟通、正确固定气管套管及呼吸机管道、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型号和置管深度是有效的护理对策。
作者:冯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