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在脑外伤后昏迷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整体护理

朱园园

关键词:胃造瘘术, 吞咽障碍, 整体护理
摘要:脑外伤患者多有合并损伤或并发症,致使意识障碍时间长,甚至持续性植物状态,造成了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态逐渐恶化。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且能长期应用的肠内营养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是指借助于内镜经皮置入胃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适用于某些疾病导致长期或较长时间进食困难需要营养支持的病人,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肠内营养快、管饲安全方便等优点。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讨论个性化护理对心绞痛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入住我科室的心绞痛患者80人作为本次工作的实验对象作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0例/组,以及80名相对应的护士进行单对单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地全方位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一天后经围手术期处理可下床轻微活动,基本康复的有39例,1例需进一步治疗。后期没有复发案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基本康复的有34例,6例仍需治疗。后期复发的有5例。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在手术成功率以及后期复的发率方面更佳,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心绞痛患者的生命以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极大地体现。

    作者:于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西药联合治疗重症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西药伐昔洛韦联合牙周炎机械治疗、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应用于重症牙周炎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后4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口腔卫生检查以及龈上洁治。治疗一周内,给予对照组20例患者口服安慰剂,观察组20例患者口服伐昔洛韦。一周后,分别进行龈下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治疗。分别在基线点以及治疗后3、7月对两组患者进行严格牙周检查,统计其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阳性位点百分比、PD>4mm位点百分比较基线点的变化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牙周指标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经治疗后3月、7月,观察组PD、PD>4mm位点百分比、BOP阳性位点百分比较基线点减少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机械治疗方法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联合伐昔洛韦治疗重症牙周炎疗效确切。

    作者:罗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水平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文章通过总结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为护理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胡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T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6例胃肠穿孔患者的病例,对其CT及X线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胃肠穿孔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者12例,外伤所致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乙状结肠穿孔者8例,胃癌穿孔3例,肠缺血坏死致回、结肠穿孔3例。CT表现为上腹部剑突下隐窝、肝裂、胆囊窝及肝肾隐窝游离气体或散在游离气泡影,并同时发现腹腔内积液存在18例,后腹膜(右肾周)有游离气体,并有积液及腹膜后组织水肿8例。结论:CT为断层图像,克服了X线影像重叠的缺点,同时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发现位于脏器间的少量气体,在诊断少量气腹上的优势CT更为明显。

    作者:罗信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非儿科门诊儿童处方分析

    分析我院非儿科门诊的不合理儿童处方,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度非儿科门诊的儿童患者处方,对各科患儿信息及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42714张,涉及不合理处方2587张,占6.06%。结论:我院的非儿科门诊的儿童处方用药比较合理,但仍需密切监测及适当干预,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梁志臖;张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6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额叶脑挫裂伤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0例额叶脑挫裂伤GCS≥8分的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局麻下经皮锥颅穿刺碎吸血肿及坏死的脑组织,再从锥颅针内注入NS 2 ml+尿激酶2万U进行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抽吸术。结果55例患者通过早期微创清除术+尿激酶溶解方法均治愈,疗效满意。5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颅内继发性出血及感染,无遗留额叶精神症状或仅有轻度额叶精神症状,平均住院15 d。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52例,占86.7%;中残8例,占13.3%。无重残及死亡。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额叶脑裂伤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朱雷;韦祖斌;陆田;梁意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脏病终末期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腹膜透析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肾脏内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66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出现引流不畅,改变体位后引流通畅。4例因导管堵塞拔管改血液透析治疗。4例出现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局部处理后好转。4例发生腹膜炎,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继续腹透。结论:腹膜透析治疗,应重视患者的整体护理;腹膜透析发生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和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要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陈王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角度前屈位牵引治疗颈椎病9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角度前屈位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两组均采用颌枕带牵引,观察组根据颈椎病变部位不同采用0-30°前屈位牵引,对照组采用固定垂直牵引。每周3次,12次为1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角度前屈位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固定垂直牵引,临床上应根据颈椎病变部位不同采用不同角度的颈椎牵引,从而大程度地提高牵引疗效。

    作者:顾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折与神经损伤

    目的:总结肱骨骨折合并上肢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32例闭合性骨折,稳定型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不稳定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松解或吻合受损伤的神经。23例开放性骨折及经8周以上观察神经功能未恢复的9例闭合性骨折,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损伤的神经。结果4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按神经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综合评定疗效(BMRC法):优23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0.86%。结论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是常见损伤,同时必须注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损伤的神经及时进行修复,并采取适当的康复措施,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晓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与基层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分析其病因,针对病因制订其预防及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医疗三级预防及重点人群干预就能很好控制糖尿病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结论:对辖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说明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的重要性,对糖尿病患者定期随访和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才能真正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张善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病例分析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检查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8例,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其临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有14例患者病灶累及1个肺段,10例患者2个,7例患者3个~5个,31例患者两肺弥漫性分布,6例患者肺部表现阴性。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特征较为复杂多变,临床上应积极采取相关检查结核患者病理情况,进行早期确诊,从而有助于疾病治疗。

    作者:黄跃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度颅脑外伤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结合护理实践,探讨重度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有重点的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科学的护理工作,除6例死亡外,其余44例均治愈或好转。经过恢复期帮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心理辅导,使其重获信心,回归社会。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妇科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86例纳入本研究,均采用黄体酮胶丸治疗。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黄体酮剂量为200mg/d,B组黄体酮剂量为400mg/d。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撤药性出血率、出血持续时间发现,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与A组对比,我们发现B组不良反应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和小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小剂量用药时不良反应更小,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肖凌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正确的护理及康复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对胫腓骨骨骨折患者采取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有效地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缓解疼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和护理中有重要位置,通过对患者病情状态评估和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吴小琴;朱璐珊;张章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式对不耐热物品灭菌的步骤和效果。方法:过氧化,选择相应的待灭菌物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灭菌前准备、包装、灭菌、卸载等进行操作。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有效低温灭菌处理,灭菌效果可靠,灭菌周期短,自检系统严密。满足手术室对不能高压物品的灭菌和周转。

    作者:张巧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疲惫感研究--以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调查为例

    目的:通过研究得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为采取相应的调适对策提供支撑。方法:以本院急诊科42名护士为对象,采用自制的工作压力源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经数理统计,得出调查结果,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排在工作压力源前二位的是护理职业与工作性质、工作量和时间分配;与同类研究相比,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经常倒班、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和事故排位提前。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其他科室临床护士总体相似,但压力源子条目中的排序有所不同。其原因与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性质和所处的特殊环境有关。

    作者:吴立新;丁胜;查耀丹;蒋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肠胃手术后肺部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就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肠胃手术后肺部感染率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行肠胃手术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肠胃手术后中应用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冯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刍议泌尿外科护理工作问题及解决措施

    对于泌尿外科患者逐年增加,就让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愈加深刻,也让护理要求逐渐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影响到泌尿外科临床治疗的效果,也影响到患者的恢复速度。本文从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探讨护理工作的解决措施,为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龚敏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持续吸引加间断吸引在VSD治疗损伤创面的护理观察

    阐述VSD在持续吸引加间断吸引的优势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对28例患者采用持续吸引加间断吸引的VSD引流管观察护理。结果:28例患者应用VSD引流管无其他并发症,患者表示舒适。结论:应用持续吸引加间断吸引的方式可减少患者疼痛,吸引效果好。

    作者:杨艳琴;吴国燕;张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探讨

    目的:对医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努力改进药品的质量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的524例药品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药品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结果:在所有524例药品质量问题中,药品破损占到44.8%,为主要原因,其次分别是拆零药品、回收药品、过期药品的质量问题,分别占到25.2%、18.7%、6.7%,后,药品摆放问题占到4.6%。结论:医院药房的工作过程中均存在着药品质量问题,应该根据具体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药品的质量管理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陆静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