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亚玲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具有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以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应体现护理的价值观,组织并指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活动,既要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要为护士创造一个专业化的环境,要达到这一要求,科学的管理势在必行。护士长的有效管理技巧,是提高护理质量、树立专业形象的关键。下面就当代护士长的护理管理技巧综述如下。
作者:袁景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方法:9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Ⅰ组使用格列本脲片治疗;Ⅱ组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情况给予上消方药、中消方药或下消方药。治疗两个月(八周)。检测的生理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bA1c、FBG和2hPG均有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总有效率82.2%,Ⅱ组总有效率93.3%。Ⅱ组的结果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较西医治疗更加优越,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精心护理措施)和对照组(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为患儿临床急救赢得宝贵时间,有利于减少哮喘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吴惠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30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对其行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在7~10d拔管,未见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梗阻性肾病患者,给予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怀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改变与心率失常发生的相关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一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收集到20例病例,分别回顾观察统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和心率失常发生类型及发生,探究分析心电图改变金额心率失常发生率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的形式。结果: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典型心电图表现者11例,占55%;不典型心电图表现者8例,占40%;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15例,占75%;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例,占25%。与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率结合比较发现,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失常发生率,且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性急性心急性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急性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失常发生率,医护人员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应着重观察预防和治疗ST段抬高性心急性肌梗死患者是否出现心率失常的症状,科学有效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系统的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作者: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痔是常见病,多发病。肛门保健操能有效促进直肠肛门的血液循环,是痔科临床的一种有效的预防复发和辅助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卓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比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与单用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6月接诊的165例神经痛患者,依据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予以分组,其中采用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的85例设为观察组,其余单用西药治疗的8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AS 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SAS 评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SAS评分组间差异、各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差异均较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现1例副反应症状。结论:给予神经痛患者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适用、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等优点,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得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战争模式的新特点和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新要求,对卫生士官战场救护教育训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为贯彻落实军委习主席关于“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要求,我们以本职岗位为“主战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员开设野战护理课程,在培养学员战场救护实战能力上进行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
作者:贺卫萍;米安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放射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使用放化疗联合疗法,观察组使用单纯放射疗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当中,放射疗法与放疗联合疗法在疗效上没有显著差别。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当中,放射疗法与放化疗联合疗法具有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费用更低。
作者:尹作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高血压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均为38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状况和生存质量变化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变化状况和生存质量变化状况,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状况和生存质量变化状况均显著优于护理前的,且治疗组患者血压变化状况和生存质量变化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中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具有良好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放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中医内科的不断发展,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也是一种能障碍性神经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之一,患有偏头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四肢瘫痪。因此,研究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判定标准和治疗结果,并且治疗疗效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云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干预对糖尿病出院患者延缓和控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50例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干预组患者实行电话随访干预半年,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及门诊随诊指导。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遵医饮食行为、心理评估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遵医行为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干预能延缓和控制糖尿病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糖尿病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惠霞;王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512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51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82例,检出率为16.0%(82/512)。其中,71例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其分支,12例发生在第一对角支,4例发生于第二对角支,9例发生在钝缘支,1例发生于回旋支,2例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另外,12例为多支病变。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检出率高,是确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并与冠心病相鉴别的有效方法。
作者:薛秀斌;宋继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癌性疲乏的影响程度。方法对80例带有癌性疲乏的胃癌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疲乏程度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癌性疲乏程度显著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胃癌患者的癌性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于越;李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方法:针对颅脑损伤后脑梗死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法(GOS)评分显示:其中良好16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3例。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应及早预防、诊断和有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葵花;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工心脏起搏器用于治疗心脏起搏或传导系统障碍的心脏病患者,以代替正常心脏的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1]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同时,手术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如伤口感染、血肿、电极脱落、肢体功能障碍等,为了使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大限度地降低伤害,了解并防护这些并发症,正确地认识起搏器,术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我科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术后护理措施,大限度地减少了病人的顾虑,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佟娜;何迎杰;高梓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全瓷贴面美容修复的23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由于牙釉质明显缺损等原因就诊的23例患者64颗患牙给予全瓷贴面美容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多数患牙修复完整,颜色匹配、牙龈颜色为正常状态,2例全瓷贴面出现脱落,1例产生牙龈炎。结论:全瓷贴面美容修复能够有效恢复牙体外形与美观,满意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李逸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巡回护士除配合手术外,还需配合麻醉医生开展工作,同时,其对于麻醉工作的配合也是衡量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一方面,也是在手术室内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和内容。手术室护士在麻醉的过程中担负着大量护理配合工作,不仅要求掌握各科室护理技术,同时对麻醉工作也要有一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要求护士要具备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操作功能,才能更好地完成和麻醉医生的配合,顺利完成麻醉手术工作。麻醉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何提高麻醉质量和安全,笔者就手术室巡回护士的麻醉护理配合的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葛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理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吸入性肺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唑林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试验组采用头孢美唑联合甲硝唑以抗感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8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75%;对照组中有15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9%,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3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1例皮疹、1例低血压和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中有4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2例皮疹、1例低血压和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林玉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分析,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主要是回顾并分析2010年5月-2014年5月的55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结果:我们发现,透析中发生低血糖10例,低血压22例,高血压13例,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8例,穿刺处轻度感染2例,在经过一系列的对症治疗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好转。结论:对患者采取一些良好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压异常的护理、低血糖的护理和出血的护理等等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