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分析

高宁宁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对实施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2例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经过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经量多,经期长等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子宫肌瘤的体积减小,血流减少或者消失,回声增强,总有效率达到了92%。结论:研究表明,对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悬吊复位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胸椎压缩性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疾病,如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将会给患者遗留下慢性腰背部疼痛,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7年以来应用麻醉无痛悬吊复位治疗对胸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复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保健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市已婚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疾病类型以及分布,为制定有效的妇女疾病预防以及保健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普查的形式选取某市30个单位的1500名已婚妇女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所有妇女的普查结果。结果:本次调查的1500名妇女有1208名,患病率为80.5%,其中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位居前3位的是:患病率位居第一的是生殖道感染450例,占到30%;其次为乳腺疾病300例(20%)、子宫肌瘤225例(15%)。结论:目前妇女疾病患病率较高,生殖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妇女疾病普查工作,做好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应重视卫生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加强妇女预防及保健意识,提升妇女自身保健能力,降低妇女疾病患病率,提高女性健康水平。

    作者:林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迅速、转变快,综合治疗十分必要,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纪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

    目的:对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所导致的剥脱性皮炎不良反应进行药学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例由于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以及病情发展,据此确定药学监护要点。结果:经我院皮肤科专家检查,患者出现的红斑症状为剥脱性皮炎。停药并予以维生素C、钙剂、氯雷他定等药物进行治疗6天后,患者的红斑逐渐减退,好转出院。结论: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剥所导致的脱性皮炎在临床上是较为少见但是比较严重的一种不良反应,需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钟俊珊;谢章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梅毒患者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护理技巧

    近年来梅毒呈上升趋势,苄星青霉素主要用于早期梅毒的首选治疗。在临床实践中,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极易造成针头堵塞,需更换7号以上针头进行二次注射,这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造成药液和材料的浪费。为此,探讨苄星青霉素肌注的技巧,不仅避免针头堵塞,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节约材料,提高了注射的工作效率。

    作者:张学玲;张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生儿臀红的护理

    新生儿臀红又称为尿布皮炎[1],是新生儿期较常出现的一种症状,主要是臀部皮肤长期受含尿液,粪便的尿布湿刺激而引起皮肤红、破溃甚至糜烂。患儿常常因疼痛而哭闹、拒食。针对臀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对60例臀红患儿采取护理措施后发生率降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谊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克霉唑、两性霉素B用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克霉唑、两性霉素B用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给予两性霉素B泡腾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治疗;于治疗结束后的7d、30d、60d、90d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妇科检查,判断疗效;记录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对照组48%、观察组60.0%;两组患者治疗的分别有效率为对照组92.0%,观察组98.0%,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65.6±3.2)d,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40.3±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和两性霉素B对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两性霉素B治疗RVVC效果更好,远期疗效优于克霉唑。

    作者:陈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地塞米松外涂治疗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周围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周围炎的护理方法。方法:结合一年多来的临床资料,对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周围炎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PICC置管术后在临床上所出现的导管周围炎,护理对策是按常规PICC置管维护后,将地塞米松水针剂5 mg涂在皮炎创面,待干后涂皮肤保护膜,贴透明贴,尽量避免在皮炎处再次贴透明贴,缩小贴透明贴的范围,将使用的IV3000透明贴10cm ×12cm改为7cm ×6cm医用输液贴,一周后导管周围炎可治愈。结论:PICC置管术能极大的方便患者的临床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值得推广,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导管周围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已确诊为牙髓坏死及急、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28颗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6例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作为观察组,62例给予传统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管治疗术后两组患牙疼痛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月、12月、24月两组患牙治疗有效率相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根管治疗技术相比,患牙的术后疼痛感与治疗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但能降低复诊次数,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九痔膏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九痔膏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术后给予九痔膏肛门每日便后换药;对照组68例,术后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门每日便后换药。全部患者用药7天后将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九痔膏可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硕;刘莹;孙金萍;富羽翔;栾丽艳;廖云峥;郭纯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近况

    护理学认为,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1],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原因都可造成不舒适。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并广泛应用于临床[2]。然而胃镜检查是侵入性技术操作,在检查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众多不适,可引起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反应,直接影响检查与治疗的效果。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适反应,使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检查与治疗,对确保胃镜检查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将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罗素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结肠癌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好发于下肢,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及长期卧床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手术创伤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手术中制动或手术后长期卧床的病人,其下肢血流淤滞,下肢静脉造影研究显示卧床病人静脉造影剂的廓清率比正常人慢4倍,这种变化在老年人尤为明显。所以大手术(特别是腹部、盆腔和下肢)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是好发血栓的高危人群。

    作者:李丹;彭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呼吸内科病患抗生素临床合理运用的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中呼吸内科合理使用的抗生素情况。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呼吸内科的90例住院病患,以其为案例分析资料来分析临床抗生素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结果:90人住院病患中有83人有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占主导的92.22%的比例,抗生素的种类有21种,使用频率高的抗生素药物分别为:头孢类(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莫西林、青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一至四联用药情况为:一联35例,占总比42.17%;二联27例,占总比32.53%;三联15例,占总比18.07%;四联6例,占总比7.23%。结论:本研究呼吸内科研究对象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符合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张勇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牙周炎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64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钝性外力致易复性腹股沟斜疝嵌顿引起迟发性肠穿孔误诊1例

    复性腹股沟斜疝临床比较常见,但钝性外力致易复性腹股沟斜疝嵌顿引起迟发性肠穿孔临床发生比率较小,一旦出现后确诊和治疗往往均较为棘手。本文通过对1例钝性外力致易复性腹股沟斜疝嵌顿引起迟发性肠穿孔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为今后临床对此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照。

    作者:汪军;田坤;陈亚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神经保护和对症治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截瘫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截瘫汤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

    作者:杨成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疗效对照。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5例,A组给予喹硫平治疗,B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6周,应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来评价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8.2%(43/55),B组总有效率为76.4%(42/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者疗效相当,但是喹硫平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唐佩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研究的现状

    人文关怀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自国家卫生部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建设,将护理人文关怀思想落实到护理实践中以来,护理人文关怀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但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这一基本的内涵尚未得到科学的诠释,组成成分仍然模糊,本文就这一学术问题运用概念分析法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认识与理解进行研究,以尝试说明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作者:路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流浪人员人格特征及精神心理状态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流浪人员的人格及心理,为救助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国际、国内通用的心理与人格及抑郁量表进行精神分析和心理与人格评估结果:流浪人员普遍存在人格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结论:对进一步完善流浪人员的甄别、评估、救助与管理提供意见(医院、救助站、社区、社会)

    作者:刘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甲状腺SPECT显像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CT显像由γ闪烁探测器围绕人的躯体作180°或360°的自动旋转,对摄入体内的γ光子进行多角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探测,经电子计算机采集,信息再用特殊软件和快速阵列处理机重建成各种断层影像。[1]SPECT显像检查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和定位,具有独特价值。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断和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也可以估算出甲状腺的大小。进行甲状腺SPECT显像检查前患者需要注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药物,因此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排斥的心理。本文就对临床上SPECT显像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钱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