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田冲;句金秀;方颖

关键词:急诊护理,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摘要:目的:对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急诊科室收治的532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56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改组进行有效护理,对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和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实验组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期间,仅有1例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急诊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具有显著效果。结论:急诊护理是一种高风险工作,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必不可少,在急诊护理中,对护理风险因子进行处理,加强护理风险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实践及体会

    目的:推广情景模拟训练在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呼吸科21名护士进行简单模拟及同卷调查。结果显示91%培训者认为情景模拟训练能激发学习兴趣;96%培训者认为情景模拟训练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结论:实践证明情景模拟训练不仅激发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习者沟通协作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和护理服务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作者:张玉芳;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盐酸哌替啶引起呼吸抑制的抢救护理体会

    盐酸哌替啶为苯基哌啶衍生物,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人工合成镇痛药,主要用于各种剧痛的止痛,如创伤、烧伤、烫伤、术后疼痛等;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内脏剧烈绞痛(胆绞痛、肾绞痛需与阿托品合用);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而在临床上使用盐酸哌替啶时可能出现少见的严重毒副作用,现在将我院近一年来使用盐酸哌替啶出现的1例呼吸抑制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及护理后,转危为安,2-3h后患者神志恢复正常,情绪稳定,7天后痊愈出院。汇报如下:

    作者:罗军;肖子文;王厚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普通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接诊的64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人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32人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出血量、康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方面也比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更理想,不良反应更少,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金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发病原理以及治疗方式。方法: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50名确诊为患上慢性咳嗽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式研究致病因素,如电子喉镜检查、CT、以及询问等,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喉部炎症、鼻窦炎、应变性咳嗽以及应变性鼻炎都有可能成为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在进行治疗之后,150名病人中10例治疗无效,72例有效,68例显效,总有效率是93.3%。结论:针对因为耳鼻喉科疾病而引发的慢性咳嗽,要选择各种方式确诊,在按照不同的致病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邢兰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例经皮行 VSD 封堵术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介入治疗均一次取得成功,术后无心律失常、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彩超复查,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结论加强对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是预防 VSD 封堵术后并发症、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风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AVL Compact 3血气分析仪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AVI Compact 3是一种微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本文通过该机器常见故障以及故障的处理方法,建立血气分析仪日常维护保养程序,快速查找仪器问题并排除故障。

    作者:黄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足部标本的局部解剖学制作方法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足的解剖特别是足底部的层次解剖是重点内容,由于足的结构非常复杂,使得学生难以理解足部的层次、结构。所以教学中需制作精致的层次解剖标本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足部层次解剖标本以配合教学,教学效果较好,特将设计和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斌;颜芸;李兵;向平;马森;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策略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策略。方法:分析影响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家长对于乙肝疫苗预防及防治知识知晓率、产妇住院分娩率、应接种时无疫苗等。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新生儿住院分娩率,促进乙肝疫苗的保存工作,可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有必要继续贯彻落实,以降低降低人群HBV携带率。

    作者:李景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医院门诊护理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综合医院门诊护理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效果,探索门诊护理转变护理观念、提升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医德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门诊部取得职业资格证的护理人员22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1~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0.7)岁,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日常门诊护理工作常规针进行;观察组在日常门诊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总结经验,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观察组门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理论进行考核、门诊护理工作质量、门诊质量、护理安全的评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观,并且大大提升。结论:门诊护理中注重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医德培养、护理质量、服务满意度、护理专业技能方面,对树立医院社会形象,创建和谐就医环境方面有积极意义。

    作者:毛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解析

    目的:分析研究胆结石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收治的88例胆结石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采用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情况,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服药“一日三次”莫误解

    药品的服用时间一般都是一日三次,但针对不同药品,为了确保疗效,要注意服药间隔。

    作者:王显辉;李林军;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药品情报系统简介

    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药品情报系统是在Lotus Domino/Notes(1)平台研发的Any-Core电子协作应用开发平台,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实现用户的需求开发,此平台具有高效的符合国际WFMC(2)流程标准的智能流程引擎(FDE),和所见即所得的完全图形化高效流程定制端,更具有人性化的WEB图形流程跟踪。

    作者:谢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民办医学院以系统整合为主的医学教育体系的探索

    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不能适应21世纪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介绍以系统整合为医学模式的相关教学方法,旨在促进传统医学教育的改革,促进同学们树立新型有效实用的学习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提高知识储备。

    作者:王楠楠;陈俊毅;周平安;王娟;陈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中对频发低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体会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是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常在20%~40%左右。由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个体差异,在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甚至达到50%~70%。透析中一旦出现低血压,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胸闷、出汗、甚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因此透析治疗中针对这类频发低血压的患者,依据其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行个性化护理,从而能有效控制透析中低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保证了透析治疗的安全。

    作者:陈群菊;朱品娟;黄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能有效促进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梁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医院是我国涉及民生的重点单位,它的发展关乎着整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人事档案是一个单位或者企业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为保密的工作。但就目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在很多方面还依然延续着人工操作情况,信息化水平较低。这大大影响了医院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发展。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未来该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全面分析研究现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一些途径。

    作者:陈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研究

    随着中医内科的不断发展,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也是一种能障碍性神经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之一,患有偏头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四肢瘫痪。因此,研究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判定标准和治疗结果,并且治疗疗效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云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二次剖宫产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的效果分析

    剖宫产是产科临床的常用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此方式适用于产妇骨盆狭窄、胎位不正、脐带脱垂、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宫颈瘢痕和前置胎盘等。由于多种原因,近几年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也随之升高,因其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及子宫破裂的危险性增加,故往往需行二次剖宫产。从母婴的安全出发,恰当地选择切口方式手术,提高剖宫产技术,减少术后并发症已成为产科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术中损伤,通过对本院收治的二次剖宫产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患者的利弊。现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毛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腔内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

    目的:了解腔内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近期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单纯腔内化疗,实验组予以腔内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实验组恶性腹腔积液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58%%),恶性胸腔积液总有效率(90.48%)优于对照组(61.1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2.5%%)显著低于对照组(7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近期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龙洪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科重症病人外周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护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科重症病人外周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降低输注药物外渗,提高药物输注的护理质量。方法对30例神经科重症病人外周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外周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与血管解剖,药物,病情相关。患者由于低蛋白血症是在我院神经外科患者在接受外周静脉注射治疗时出现药物外渗为重要的原因,其占到所有出现药物外渗患者例次的36%,其次为由于治疗所必须的血管活性药物这一因素,占到所有出现药物外渗患者例次的30%,而年龄等患者个人因素和护士操作失误也会导致药物外渗,其比例分别为全部例次的23%和10%。结论护理人员实施药物输注治疗时能正确评估病人的整体状态,选择输注血管则能有效预防药物外渗。如出现药物外渗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能减轻输注部位的肿胀程度。

    作者:罗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