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芳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抗生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需做头孢类及青霉素类皮试患者726例进行观察。结果:皮试假阳性发生率约占皮试总数的5.3%。结论:对皮试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判断,减少皮试假阳性的发生率,能够为患者合理、及时应用头孢及青霉素类抗生素创造机会。
作者:于旭云;隋雪梅;姜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在消化内科疾病(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分别实施中医与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vs79.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vs1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的消失,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化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术中配合要点。方法总结了9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翻修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再次出现感染或脱位者。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难度大,持续时间长,出血量明显增加,感染风险高,所以对手术室护理的要求更高。
作者:张菊明;黄蓉;柳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急性闭塞,血流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建立时,由于下述原因加重心肌缺血即可发生心肌梗塞。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甚至长达10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急易出现致命性并发症,因此,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静;李博;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并对其相关的预防对策实施有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儿科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将采取常规护理的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而采取针对性护理的100患儿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儿在医院内或是科室内的相关护理投诉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投诉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P<0.05)。结论在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积极采取相关的预防对策,将能大大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缪红梅;谭小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受体抑制剂 LY2109761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对细胞核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抗衰老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利用MTT法筛选适宜浓度的LY2109761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用Western-blot、RT-PCR检测对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受体抑制剂LY2109761能显著增加PPARγ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效应。与对照组相比,LY2109761处理组PPARγ的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且LY2109761处理组的PPAR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TGFβ1受体抑制剂LY2109761可诱导PPARγ的表达增多,具有一定潜在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朱美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理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吸入性肺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唑林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试验组采用头孢美唑联合甲硝唑以抗感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8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75%;对照组中有15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9%,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3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1例皮疹、1例低血压和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中有4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2例皮疹、1例低血压和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林玉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比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之外,均给予患者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预后心理重建做出评估。结果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帕金森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俊清;许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肝脓肿(diabetic hepatic abscess,DHA)后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DHA患者共30名采用超声下的穿刺治疗方法,并接受我院护理,通过对护理效果行分析,总结对于DHA患者的不同阶段的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经验。结果:采用超声下的穿刺介入治疗DHA的6次和4次的冲洗治愈率分别为16.7%和83.3%,穿刺治疗的成功率高达100%,且按总结的护理经验行护理后,全部患者无术后并发症产生。结论:在术前给予适当心理干预、术中注意力集中并做好冲洗、给药、体征监控等辅助工作、术后做好患者看护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DHA穿刺的护理尤为重要,该经验值得分享。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消导伏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气道通畅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汤剂消导伏痰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IL-6、TNF-α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导伏痰法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促进气道通畅,值得推广。
作者:欧少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津力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津力达颗粒治疗)和对照组(给予渴乐宁胶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h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津力达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符关浩;林尤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病原菌类型、药敏及预后。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31例糖尿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龄患者居多,平均年龄77.4岁,糖尿病病程长,10年以上占67.74%,血糖控制差,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8±1.9%,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尿蛋白显著增加。病原菌以酵母菌属为主,耐药率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治疗不正规所致高血糖和低蛋白血症是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呈上升趋势,且耐药率高,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重在预防。
作者:高莉;方向明;叶文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创建无痛病房,以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护理。方法: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制订及实施疼痛控制程序,落实疼痛教育,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结果: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建立后,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知识、疼痛知识的综合应用。结论:“无痛病房”就是通过对疼痛管理,科学评估,合理运用镇痛方式,患者制订科学、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将手术疼痛降低到低点,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敏;吴国燕;张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8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单盲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更配合治疗,人性化护理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微课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它能实现资源区域共享化,且有些优点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有推广价值,特别是对中职生的医学相关学科教学,新颖、易懂、简短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如何成功合理的把微课引入到教学当中,达到优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而非盲目开展微课教学。
作者:戴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的原因、与产妇难产关系及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到我院治疗的48例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48例健康产妇,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产妇产褥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的难产率以及母婴并发症较非胎膜早破者明显升高,应注意加强监测产妇胎位情况,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加强胎膜早破患者的孕期保健工作,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王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7例,分析其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47例患者中好转出院46例,死亡1例。结论科学护理可有效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临床经验。方法:对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护理人员从医学、生理、心理,包括基础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等各方面提供全面的和周到的综合性护理。结果:大大降低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自身疾病状况的恐惧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临床护理,都已全部健康出院。结论:正确及时的救治和高素质的有效护理能够减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并发症与降低死亡率,并且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病环境。
作者:苟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骨折是由于车祸、机械性损伤、意外事故的发生造成病人形体变化,功能障碍,加之事情多突然发生毫无思想准备,伤后病人常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故病人多有严重思想负担,造成心理上种种变异。因此,医护人员在对病人做好治疗及生活护理的同时,必须给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通过对100例骨折患者的护理观察发现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渗硫酸镁湿热敷联合微波治疗产后痔疮疗效方法将50例产后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高渗硫酸镁湿热敷联合微波理疗治疗,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擦洗后涂痔疮膏,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高渗硫酸镁湿热敷联合微波理疗治疗产后痔疮方面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症状,具有操作简便,显效快,疗效好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侠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