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红梅;谭小芹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90名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尿毒症患者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可能引发真菌感染,其中主要的是胃肠道、血管通路以及呼吸道,另外还有泌尿道、口腔、皮肤软组织、生殖道等等;在所有的感染真菌中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约占据所有感染真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包含众多,比如患者的年龄,年龄越高,感染率也就越高,患者的身体其他合并疾病越多,感染率也就随之增多;除此之外,还与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诊疗过程的不合理用药等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尿毒症患者会受到自身及外界各种因素而发生真菌感染,因此医护人员要引起重视,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减少感染事件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患儿入院后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给予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钠等抗惊厥止痉药物,同时进行吸氧治疗。在实施对症治疗时为患儿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患儿的住院时间在2d至8d之间,平均(4.2±0.1)d,无1例因惊厥产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高热惊厥患儿的预后情况,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谌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结果:患者焦虑、恐惧明显减轻;皮瓣愈合良好。结论:围手术期的规范化护理对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及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思维;范满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48例内分泌功能障碍导致不孕患者的研究,分析通过激素诱导治疗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全部不孕患者月经第二天验性激素五项,包括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睾酮、雌二醇、泌乳素,及B超检测月经7、10、15天卵泡情况以及宫颈粘液情况,确诊为内分泌功能障碍导致不孕的患者中,选取48例,其中实验组应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尿促性素三种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分析患者的排卵率、受孕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排卵率85.8%,总受孕率为62.5%;对照组患者总排卵率为56.7%,总受孕率为37.5%,与实验组相比P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为7.6%,对照组发生率为1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尿促性素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引起的不孕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回顾30例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护患沟通,预见性护理,均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麦小凤;梁银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动静脉内瘘的规范化护理,提高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对内瘘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出院宣教,观察内瘘使用的效果。结果:内瘘使用方便、并发症少,为终末期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透析通路。结论:正规的护理,全面的出院宣教可以减少并发症,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马珊;李立霞;于翠红;李建颖;于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60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每组80人,Ⅰ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个月治疗后,Ⅰ组总有效率91.4%,Ⅱ组总有效率100%,Ⅱ组的结果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除了要进行常规治疗外,还需注重对患者的护理。个性化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罗粟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发现: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尸标本,解剖到腹膜后隙时发现其左第一腰静脉注入左肾静脉变异,且左侧睾丸静脉有侧支汇入变异。方法:使用定位针,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并记录。结果:左腰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和左睾丸静脉变异。讨论:腰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变异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人工全腰椎间盘置换术、腰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暴露椎前血管等手术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防止不可控制的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应特别注意此例报告的现象和数据,避免手术失误。
作者:梁楚琪;罗诚;汤志祥;冯楚炎;陈鑫;罗威明;王泽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提高胃肠外科低年资护士专业应急能力。方法对工作3年内的护士用情景模拟方式进行专科抢救监护技能及应急能力的培养。结果情景模拟培训使低年资护士能及时观察病情,掌握观察要点并能正确的处置。结论:情景模拟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专业应急能力,保证了病人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秀琴;沈利红;吴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于急性盆腔炎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治疗,全部患者住院7-20天治愈或缓解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急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积极的、必要的药物治疗,辅以各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对治疗和减少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雪娇;刘梦莹;杨利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两种清洁灌肠对灌肠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总量、肠道清洁度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比较。方法将需行电子结肠镜检查76例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清洁灌肠,实验组采取改良法:清洁灌肠前使用开塞露通便,清洁灌肠时垫高臀部10~15cm,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插管长度增加至20~25cm,灌肠后自左下腹向右沿结肠的解剖位置进行逆行按摩腹部。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灌肠时间短,次数少,灌肠液总量少,肠道清洁度佳,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更能彻底清洁肠道,缩短灌肠时间,减少灌肠总液量,减少病人多次灌肠的痛苦,增加病人满意度,还能大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陈燕芳;陆艳兴;赖雪英;巫巧丹;李凯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索饮食对慢性湿疹患者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6名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在不同的饮食习惯下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正确饮食指导的患者治疗周期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复发周期延长。结果对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可以有效的促进治疗和减少急性发作。
作者:惠叶子;白美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体会到运用该方法可提高病人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快的掌握呼吸功能锻炼,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病人各种资料的评估,有计划、有选择的进行教育,要注重对效果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时箐;蔡欣;罗钦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发皮肤瘙痒应用组合型人工肾进行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皮肤瘙痒患者32例,应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并进行心理、生活以及皮肤护理,对比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的情况。结果:应用组合型人工肾进行治疗,32例患者原来平均VAS评分为8.75分,在治疗1个月以后,平均VAS评分是1.90分。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皮肤瘙痒患者,实行心理疏导,进行皮肤护理,改善预后,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手术护理配合的方法及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行手术过程中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未出现手术不配合或者器械故障而延长手术时间,或者临时需要改变手术方式等情况,且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并未发现有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囊肿手术过程中取得护理人员的积极配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潘亚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脂汤,2个月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症状体征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脂肪肝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痔是常见病,多发病。肛门保健操能有效促进直肠肛门的血液循环,是痔科临床的一种有效的预防复发和辅助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卓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普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及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法,两组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护理干预后SAS 及SDS 评分相比,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护理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患者心理状况显著改善,且患者血压及心率未见显著性改变,应加以推广及普及。
作者:周颖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抽血过程中出现的晕针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健康的体检者在抽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综合征的有关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在抽血过程中发生晕针现象的人员的临床资料,对抽血时抽血者的精神因素、周边因素、年龄等作出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研究发现,抽血者出现晕针情况主要与其当时的精神因素、所处的周边环境因素、抽血者的年龄因素、抽血体位、空腹状态以及护理者的态度密切相关。结论:减小抽血者的心理压力、美化抽血环境、使用佳的抽血体位等方式,都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抽血者出现晕针的情况。
作者:张焕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因NSAID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停用NSAID治疗14d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NSAID可诱发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应合理应用。
作者:洪素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