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超
目的:创建无痛病房,以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护理。方法: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制订及实施疼痛控制程序,落实疼痛教育,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结果: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建立后,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知识、疼痛知识的综合应用。结论:“无痛病房”就是通过对疼痛管理,科学评估,合理运用镇痛方式,患者制订科学、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将手术疼痛降低到低点,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敏;吴国燕;张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CAG患者190例。由随机数表法将所有CAG患者分为D1组(观察组95例)与D2组(对照组95例)。D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D1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比D1组与D2组CAG患者在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在临床治疗痊愈率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CAG患者差异明显(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消极情绪缓解程度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CAG患者,临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终获得的护理效果确切,显著缩短了患者的疾病康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新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变化,资产减值问题已经引起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因此,笔者认为研究资产减值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入手,对其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与适用范围进行探讨。其次,研究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确认、计量的相关内容,这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再次,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实务应用研究,从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并引出存在的问题。后,针对前文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和实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若干建议。
作者:蒋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预防外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采用ICU呼吸机治疗的外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呼吸机管理、吸痰护理、护理人员管理等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2名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总数的12.0%,其中有2名患者死亡,占肺炎患者的16.67%;对照组中有36名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总数的36.0%,其中有15名患者死亡,占肺炎患者的41.67%,试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ICU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肺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呼吸机管理、吸痰护理、护理人员管理等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沈演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水针刀神经根松解结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试验组采用水针刀神经根松解结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6.4%优于对照组的92.9%。结论水针刀神经根松解结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的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雪;张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患者68例,采用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结合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拔除双J管后6个月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超声检查。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55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明显的手术并发症,拔除双J管后6个月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超声检查,64例治愈,3例好转,1例复发输尿管狭窄,治愈率为94.1%。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结合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具有安全、疗效明显、微创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内固定治疗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多出肋骨骨折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骨折复位治疗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胸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胸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出肋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患者康复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志松;徐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瘙痒的临床特征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外阴瘙痒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1%、85.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9%、69.8%,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外阴瘙痒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气管插管是医院常用的急救技术操作之一,也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通气有效的方法,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通畅,及时吸痰,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点。在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插管,建立有效通气后,如果护理不当,就容易发生感染,影响病人的呼吸,危机病人的生命,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早恢复呼吸功能。
作者:尔学娜;孙晓慧;魏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常频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对比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的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比照组患儿在气管通气以后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合并症,也被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情况的发生率与呼吸机使用的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以后,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实验组的PO值明显小于比照组患儿(P>O.05);其中实验组患儿PCO的值大于比照组(P<o.05);其pH值小于比照组(P<0.05),但是相对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发生率明显小于比照组患者(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降低合并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黄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尤其是住院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重症患者逐渐地成为住院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重症医学越来越多的在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重症医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麻醉学密不可分。1952年,哥本哈根流行脊髓灰质炎,麻醉科专家尝试气管切开,进行间歇性正压通气,使得病死率从80%降至25%。至此,欧洲很多教学医院相继成立呼吸科ICU。美国麻醉科教授Peter Safar(1924-2003)被誉为“心肺复苏之父”,正是他编写了全球第一部危重病医学教材。而现代麻醉学,又分为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及疼痛诊疗学等[2]。麻醉科医师在其自身的临床实践中从事着生命保护和生命调控的工作,具有危重病诊治的知识、基础理论和经验;另一方面,日常有众多临床科室的危重病人需要或要求麻醉科医师参加会展和处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和非手术危重病人的处理。因此,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已成为麻醉科医师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重症医学科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大量的危重病例是麻醉科不能提供给实习医师的。因此,重症医学科内的实习对麻醉实习医师学习危重病知识至关重要。我院重症医学科从2006年开始,接受麻醉专业实习医师入科实习,总结了一定的带教经验。
作者:孟凡龙;于曰英;钱福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是胫骨平台骨折中一种少见、非常特殊的类型。由于骨折位置偏后,有腓骨阻挡,邻近又有血管神经,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困难。一旦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往往会发生关节面不平整,甚至塌陷,导致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仍是目前创伤骨科治疗的难点之一。现就近年国内外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分型、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作者:刘斌;张淑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氢化可的松对人表皮共培养体系(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和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75nm 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10-7mol/L、10-6μmol/L和10-5mol/L氢化可的松对于黑素细胞及共培养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均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增强作用,10-6μmol/L和10-5mol/L氢化可的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氢化可的松对于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增强作用。
作者:叶俊华;解士海;杨观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真菌性角膜炎(FK)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率很高的眼科疾病,占角膜溃疡5-20%,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伤害。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农业性植物等外伤机会增加,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目前仍无一种有高效、低毒、广谱抗真菌的药物。我院直2007年-2009年用2%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育勇;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75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5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5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4-14d。结论鼻出血除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黄小华;戴香;黄长华;许碧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中医美容护肤方的用药特征与其组方规律。方法:采用分类整理、归纳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诸多方法,对从不同药典收集到的169个美容护肤方剂所具有的用药特点与其组方规律进行相关研究。结果:不同美容方用药使用频率较高者相对集中,提示不同美容护肤的用药具有一定的同质性;169个美容护肤方中,除去31个单味方之外,余下全部属于复合方,大、小方均有,整体而言,中、小方居多。结论:对中医美容护肤方的用药特征与其组方规律进行探索,能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益指导。
作者:吴晓锋;宋学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使用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观察组采用坎地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利用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GFR、UAER、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坎地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控制患者血压,使其肾脏损伤情况得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三叉神经是12对脑神经中不易显露的脑神经,其分支结构深埋于翼肌和上下颌骨中,分支较多有些非常细小。传统的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的制作方法是使用骨凿直接将下颌骨和上颌骨凿开,一旦用力过大便把下牙槽神经等弄断。而用稀盐酸脱钙法制作的三叉神经标本时就避免了此种情况的发生。制作的标本既充分显示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的起止和走行,又不会使细小的神经分支离开原始位置。
作者:向平;周琴玉;张斌;李兵;马森;龚厚武;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由Rh血型抗体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以提高新生儿Rh溶血病的诊断。方法:对1例新生儿同型交叉配血不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强阳性患儿,进行Rh血型分型并用谱细胞鉴定患儿血清、红细胞放散液中的Rh血型系统抗体并对产妇进行Rh血型分型及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患儿、产妇Rh血型分别为CcDEe、CCDee,抗-E、抗-c均为阳性,结论:新生儿配血不合时,遇直抗强阳性患儿,应注意检测Rh血型系统血型抗体,以便及时发现新生儿Rh溶血病,及时治疗。
作者:袁茜茜;黄战;黄梅香;周先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临床分析口腔修复疗法在先天性缺牙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在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修复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口腔修复疗法,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和语言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成功修复82例,其成功率为93.18%。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修复中,对口腔修复疗法进行使用,能够对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明显改善,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潘永强;田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