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善权;吴常青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急诊科留观输液治疗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因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开展。结果运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在留置的时间、并发症的预防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等均获得成功。结论静脉留置针的输液应用,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节约支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李定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乳汁生成与分泌,是在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下进行的。母乳是婴幼儿健康成长不可替代的理想食品。纯母乳喂养是生后六个月内婴儿的首选喂养方式,有助于婴幼儿获得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压力过大,心情急躁,过度焦虑或抑郁等,都会使机体处于应急状态,就可能引起机体激素水平改变,直接影响乳汁的质和量。
作者:崔佳佳;林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患有颅脑外伤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科学的常规护理,而护理组的28例患者采取全面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4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75.00%,同时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达到了10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只有78.57%,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非常好,通过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科ICU微泵持续性补钾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130例外科ICU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持续性静脉微量注射泵补钾,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血钾情况。结果:经护理,130例外科ICU患者在泵钾期间,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在手术当天有12例出现低钾血症,患者术后第1d血钾平均为(3.87±0.59)m mol/L,5例出现低钾血症,术后第2d血钾平均为(3.56±0.67)m mol/L,3例出现低血钾症,术后第3d有1例出现低钾血症,患者转出外科ICU时血钾平均为(4.54±0.82)m mol/L。结论:对外科ICU患者采用持续性静脉微量注射泵补钾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低血钾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化疗前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化疗顺利进行。方法:根据患者心理状况,治疗方案等,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实施化疗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及时预防,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疗程,本组有两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其他的不良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患者能够耐受,并表示理解,另外几种不良反应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患者满意率较高。结论:全面综合护理为患者提供了较好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针对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对腹部手术所导致的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因做腹部手术所导致的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奥曲肽与鼻胃减压管联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一的鼻胃减压管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体征恢复时长和体内血清炎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效果以及体征恢复时长和体内血清炎症的变化均比对照组更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患者腹部手术所导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病症采用奥曲肽与鼻胃减压管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能够使患者恢复的时长减短,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崔铭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技术(VSD)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方法:对23例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持续负压吸引技术(VSD)。结果23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可以游离植皮或皮瓣手术创面修复。结论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引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患者痛苦少,且减轻务人员工作量。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核医学显像在不明性质颈痛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不明颈痛患者,MRI、CT、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质占位性病变或破坏性病变,但无法明确骨质病变性质,所有患者均通过全身骨显像进行检查,并进行病灶穿刺检查或手术检查。其中8例全身骨显像显示多发骨转移瘤患者进行肿瘤代谢显像。结果:68例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检出率为88.2%(60/68),显像结果显示颈部单发病灶34例,包括23例良性病变,8例转移瘤,3例原发恶性肿瘤。多发病灶26例。6例转移瘤患者通过肿瘤代谢显像确定了原发病灶。结论:对于不明性质颈痛患者,应采用全身骨显像诊断病变性质,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代谢显像可有效提高不明性质颈痛诊断准确率,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免疫检验是医院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定的数据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实验室测定数据须达到所确定的质量标准,以保证诊疗或实验研究的有效性。质量保证是实验室内进行的所有活动满足质量标准的活动;本组研究中,通过对临床免疫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分析,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工作。
作者:文思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APN)、瘦素(LP)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组(DO)26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NDO)36例,单纯性肥胖组(OB)18例,正常对照组(NC)20例,检测血清APN、LP的水平同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PN水平在NC组、OB组、NDO组、DO组逐渐下降(P&0.05);瘦素水平在DO组显著高于NDO组,OB组显著高于NC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APN、LP代谢紊乱,APN可能参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生、发展,LP可能与肥胖状态有关。
作者:吴乃君;魏剑芬;金秀平;盛佳曦;陈晶;马绍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7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64.8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沈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64层螺旋CT在胃肠间质瘤患者良恶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经病理证实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40例患者的CT特点以及细胞有丝分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坏死情况、强化特点、边缘、远处脏器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与细胞有丝分裂数相比较,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组织浸润、边缘以及远处转移在患者良恶性肿块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胃肠间质瘤在病理过程中能够合并钙化、淋巴结转移、乏血供以及合并淋巴管瘤等少见征象。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能够初步判断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良恶性,诊断同时应该注意患者胃肠间质瘤少见征象,避免出现误诊。
作者:郑海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是外科不可或缺的给药方式,输液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也是护理纠纷的关键。有统计显示,医嘱处理、静脉给药是易发生缺陷的主要环节[1]。控制输液缺陷一直是护理管理者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回顾分析了2010年-2011年我科10例输液缺陷,针对相关因素2012年1月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菊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表现,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老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安全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所有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达到95%,其中治愈率达到57.5%,护理好转的达到37.5%,护理无效的为5%。结论:精心的综合护理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院是我国涉及民生的重点单位,它的发展关乎着整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人事档案是一个单位或者企业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为保密的工作。但就目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在很多方面还依然延续着人工操作情况,信息化水平较低。这大大影响了医院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发展。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未来该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全面分析研究现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一些途径。
作者:陈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点评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抽查我院2014年1月-6月25%左右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的门诊处方,每位医师每月抽取10张左右处方,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对用药合理性进行专项点评。结果:本研究共抽查156名医师9387张处方,其中抗菌药物处方1783张(18.99%),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张826张(8.80%);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中呼吸内科处方326张(39.47%)、妇科处方238张(28.81%)、儿科处方137张(16.59%)占据前三名。结论:通过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我院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率较2013年显著减低,但依然存在,应当继续开展此项活动,以促进其合理用药。
作者:周望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时发生会阴撕裂伤的相关因素,总结具有针对性的的助产预防方法,以减少分娩时会阴裂伤及程度。方法:通过对我科2012年全年分娩时发生会阴撕裂伤的1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产妇、胎儿、助产士等方面来综合分析会阴撕裂的影响因素,总结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通过细致的产前准备、优化产时措施、提高助产者业务素质等可以有效降低会阴裂伤的发生率。结论:在助产工作中要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认真总结会阴撕裂伤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助产方法,预防会阴裂伤,减轻产妇痛苦,为今后的助产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减轻患儿就诊时的恐惧心理,是口腔科儿童就诊更加顺利。方法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给予不同的心理引导,探讨医生的技巧,使患儿更加配合治疗。讨论在儿童口腔疾病就诊过程中,心理引导及医师熟练的操作技巧能是患儿就诊的合作程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杜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致死性中毒的急救的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急诊的小儿致死性中毒患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儿致残性中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急救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患儿年龄是出现致死性中毒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上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3岁的患儿占68.7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039,x2=24.0667,均P<0.05);中毒原因中因药物过量患儿占78.13%,明显高于农药中毒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625,P<0.05)。患儿抢救成功率为75.0%(24/32)。结论:针对小儿中毒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慢阻肺发作期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慢阻肺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平喘、化痰、抗炎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治疗2周。结果:两组经过2周的治疗后患者情况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很大的差异(P<0.05);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发作期采用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可以增加疗效。
作者:马美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