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邬庆;刘美兰;杨将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情重,特别是重型患者,起病急,进展迅猛,病死率高,幸存者有较严重的后遗症,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办法[1]。我们采用胸腺素α1(Thymosinα1, Tα1)加常规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西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儿科急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份来我院就诊的住院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1年3月份来我院就诊的住院观察患儿设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诊治时间、疾病知识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护理中实施亲情护理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增加家属及患儿对疾病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嫦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拔除导尿管的佳时机。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剖宫产术后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对照组剖宫产术后膀胱空虚时拔除导尿管,观察两组拔除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除导尿管效果更佳。
作者:谭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给予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葛根素注射液400mg,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AP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5例急性胆囊炎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未出现各种并发症,治愈42例,占92.86%;好转3例,占7.14%。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伟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根据多年儿科护理的教学实践,探讨总结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实践证明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加强教学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方淑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推行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是我国新医改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各地正在不断完善城市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制度,在公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本文总结了我国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现况、不足、以及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建设的建议等,以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服务模式。
作者:王世梅;吴红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所致轻度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化疗后有轻度肝损伤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患者化疗后静脉输注舒肝宁注射液20ml,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口服保肝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及疗效差别。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ALT显著低于治疗前,其疗效和肝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轻度肝损伤疗效明显,具有较强的保肝护肝作用。
作者:王展海;钱龙江;邹艳玲;孔令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技术(VSD)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方法:对23例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持续负压吸引技术(VSD)。结果23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可以游离植皮或皮瓣手术创面修复。结论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引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患者痛苦少,且减轻务人员工作量。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方法成立门诊静脉输液室,加强静脉输液的管理,做到认真查对。严格消毒。优质服务等。结果提高了门诊输液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在96%以上。结论输液质量的好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操作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才能达到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肖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黄斑区域不同象限视网膜厚度的测量,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高度近视者68例(38眼,男31眼,女37眼),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40眼,男20眼,女20眼),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用Zeiss -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对黄斑区快速扫描,对性别、眼轴长度与黄斑区域各象限视网膜厚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女性黄斑旁中心凹各部位(除上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低于男性组,而高度近视组中无性别差异。2.旁中心凹及旁周边中心凹下方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呈显著正相关;旁周边中心凹鼻侧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也呈正相关;中心凹小厚度、中心凹平均厚度以及旁周边中心凹上方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随眼轴延长出现区域选择性变薄,与性别无关。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是旁中心凹区,不是在中心凹。
作者:张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癌症疼痛的护理是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是分析了这一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双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期望能够减少患者的癌症疼痛感受,终可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李洁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对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45例,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做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动脉血气情况。结果: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8%,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比治疗前都有所改善,相比较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P <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数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美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3D 打印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新兴技术,在口腔科的应用越来越广,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分类和综合阐述。根据信息源采集、输出方式、打印材料三方面,分别对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科应用进行分类。通过文献回顾发现,3D打印技术创新性地改变原有口腔科的医疗诊断模式,在精确手术、模型个性化制作、可替代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未来的3D打印技术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延续近百年的现代口腔科诊疗模式,也从深层影响了医疗领域的方方面面。
作者:徐沈杰;吴燕岷;孙伟莲;陈莉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通过探讨采用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手术的护理,改善术后预后。对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采用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从术前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物品的准备到术中的配合及术后护理各方面进行详细探讨。结果34例均1次置管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手术各个阶段进行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美霞;李素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标准三联疗法以及序贯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使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分析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胃溃疡实际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采用序贯疗法的幽门螺杆菌实际治疗有效率达到96.43%;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的实际治疗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使用序贯疗法后患者的胃溃疡痊愈例数为12例,显效例数为10例,有效例数为5例,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率达到了96.43%;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后患者的胃溃疡痊愈例数为2例,显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0例,有效率为64.29%。结论:序贯疗法作为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创新方法,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如今的耐药菌株较少,可以进行临床大规模使用。
作者:吕佳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我院所有科室护理人员中抽取40名护理工作人员,将以上40名护理工作人员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20人,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ICU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予会议的形式对该组护理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讲解和学习,实验组在进行常规ICU护理培训的同时安排我院专业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培训。两组护理人员均各自参与60例ICU患者诊治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危急值意识率、患者抢救成功率、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度、护理规范率、主治医师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危急值意识率(80.00%)、患者抢救成功率(91.67%)、患者病情知晓率(90.00%)、主治医师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78.33%、40.00%、55.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安全度、诊疗效果和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及时知晓率。
作者:冯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压宁定对治疗急诊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高血压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压宁定治疗,将50毫克压宁定加入50毫升生理盐水中以每小时6~24毫克的速度进行微泵静脉注射,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压宁定治疗半个小时内,患者的血压及心血率明显降低,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的血压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宁定治疗急诊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降压快、不良反应小、见效快等临床特点,是治疗急诊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许德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急诊科留观输液治疗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因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开展。结果运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在留置的时间、并发症的预防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等均获得成功。结论静脉留置针的输液应用,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节约支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李定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和护理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患者血糖控制正常或者趋于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均好转出院。结论科学专业的服药、饮食、运动和心理护理可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师秀英;梁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