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西蒙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存在的问题,分析误诊原因.提出避免误诊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而仿真内窥镜小儿支气管异物影像资料。结粜:63例中.I类符合53例(85.5%),I类基本符合4倒(6.5%),I类不符合5例(8.o%)。误诊原因主要为cT仿真内窥镜检查后临床出现剧烈嚷嗽症状等客观原因,以及成慷技术及诊断中的错误所致。结论:cT仿真内窥镜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需要规范戚像技术方法.同时密切结合临床.提高读片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和避免误诊。
作者:杨宝玉;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尤其是住院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重症患者逐渐地成为住院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重症医学越来越多的在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重症医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麻醉学密不可分。1952年,哥本哈根流行脊髓灰质炎,麻醉科专家尝试气管切开,进行间歇性正压通气,使得病死率从80%降至25%。至此,欧洲很多教学医院相继成立呼吸科ICU。美国麻醉科教授Peter Safar(1924-2003)被誉为“心肺复苏之父”,正是他编写了全球第一部危重病医学教材。而现代麻醉学,又分为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及疼痛诊疗学等[2]。麻醉科医师在其自身的临床实践中从事着生命保护和生命调控的工作,具有危重病诊治的知识、基础理论和经验;另一方面,日常有众多临床科室的危重病人需要或要求麻醉科医师参加会展和处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和非手术危重病人的处理。因此,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已成为麻醉科医师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重症医学科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大量的危重病例是麻醉科不能提供给实习医师的。因此,重症医学科内的实习对麻醉实习医师学习危重病知识至关重要。我院重症医学科从2006年开始,接受麻醉专业实习医师入科实习,总结了一定的带教经验。
作者:孟凡龙;于曰英;钱福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诊断和干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治疗的38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社区诊断和干预,比较两组诊断及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94.7%患者诊断得到确诊,高于对照组(68.4%);实验组89.5%对我社区总体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前空腹血糖为(11.92±3.25mmol/l)、血红蛋白为(10.33±0.69%)护理后空腹血糖为(7.11±0.72mmol/l)、血红蛋白为(7.32±0.69%)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诊断和干预能够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确诊,并且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范晔;李建鹏;李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治疗过程中病理学被认为是衔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医学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病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少,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PBL教学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推动病理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龙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急诊分诊护士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并制定具体的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急诊分诊护士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急诊科50名护士进行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结果:根据调查问卷结果,50名急诊分诊护士前10项培训需求分别为:急救技能、异常心电图识别、分诊技巧、临床暴力防御知识、职业防护知识、护士礼仪知识、医院规章制度、护理管理学知识、如何与相关科室协作及护理心理学知识;培训需求与学历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即培训需求率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长。结论:目前,急诊分诊护士对已有的培训项目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对培训内容及知识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培训方式的多元化等。因此应注重加强对急诊分诊护士进行培训,以提高急诊分诊护士的基本素质与业务水平。
作者:罗金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迅速、转变快,综合治疗十分必要,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纪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急性闭塞,血流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建立时,由于下述原因加重心肌缺血即可发生心肌梗塞。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甚至长达10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急易出现致命性并发症,因此,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静;李博;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生活细节直接影响到口腔的健康,没有正确的生活习惯会使牙齿蹹坏,牙龈发炎,口臭,牙齿发黄,牙敏感等症状出现,所以要认识到生活中护理牙齿的误区。
作者:李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8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解痉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24例(60.0%)显效,13例(32.5%)有效,3例(7.5%)无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有16例(40.0%)显效,14例(35.0%)有效,10例(25.0%)无效,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aCO2、PaO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pH、PaCO2、PaO2水平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吴喜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做好急性脑出血的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急性脑出血的成功率,现将65例急性脑出血的患者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谢红;陆雯雯;杨梅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观察记录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积极治疗。结果: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年龄、手术方式、活动量、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措施,减少了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瑕;彭秀琴;魏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和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收集了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把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6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三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症状情况和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后尿蛋白量和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尿蛋白量和血肌酐少于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观察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依达拉奉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单独的常规治疗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6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恶化1例;对照组痊愈4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恶化5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詹骐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因为很多人对口腔正畸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患者在正畸治疗之前总是会有很多的担忧,特别是在心理上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鉴于此,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口腔正畸患者在治疗时心理学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心理活动、主观的感受以及患者的行为变化等等。
作者:高小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改革是以具体的工作过程对专业的教学进行整体改革,这种职业教育是以专业劳动为中心地位,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
作者:杨秀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根据多年儿科护理的教学实践,探讨总结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实践证明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加强教学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方淑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操作要点进行研究,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采用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4分钟。全组患者在一期治疗结束后,伤口均完全愈合,无浆液肿及感染现象发生。术后对每名患者进行6至24个月的随访,无复发现象。结论: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具有操作安全、疗效好、术后恢复快速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志明;卞力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两性霉素B用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给予两性霉素B泡腾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治疗;于治疗结束后的7d、30d、60d、90d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妇科检查,判断疗效;记录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对照组48%、观察组60.0%;两组患者治疗的分别有效率为对照组92.0%,观察组98.0%,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65.6±3.2)d,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40.3±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和两性霉素B对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两性霉素B治疗RVVC效果更好,远期疗效优于克霉唑。
作者:陈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参丹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给予三参丹饮,3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分级、心电图疗效、血尿常规及肝肾功指标等变化。结果1.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均有减少,减少率为100%,心绞痛分级较治疗前有47.5%提高1级,33.75%提高2级,13.75%提高3级,无分级降低的病例。2.改善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率达到77.5%,无心电图加重病例。3.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三参丹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明哲;韩淑丽;段富津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