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龙;于曰英;钱福禄
目的:分析26例小儿遗尿症的护理思路。方法:我院从2011年6月到2013年9月之间共接收了26例小儿遗尿症患者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治疗,同时对这26名小儿遗尿症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这26名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的过程中发现所选26名患者出院之后的恢复情况都很良好,26名患者家属对我院的医疗护理情况满意程度良好达到了95。结论:小儿遗尿症要及时的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治疗,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治疗患者的症状,让患儿全面的康复不留下后遗症。
作者:罗先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超声应用于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阴道或经腹部超声检查,详细分析异位妊娠包块大小、位置、形态、血流信号、内部回声等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对84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后发现准确率为92.85%,误诊率为7.15%,其中2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2例宫颈妊娠,19例宫角妊娠,23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欧江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自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并且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人的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的效果和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昏迷的病人在鼻饲并发症的护理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的质量,不断的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贾克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发病原理以及治疗方式。方法: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50名确诊为患上慢性咳嗽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式研究致病因素,如电子喉镜检查、CT、以及询问等,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喉部炎症、鼻窦炎、应变性咳嗽以及应变性鼻炎都有可能成为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在进行治疗之后,150名病人中10例治疗无效,72例有效,68例显效,总有效率是93.3%。结论:针对因为耳鼻喉科疾病而引发的慢性咳嗽,要选择各种方式确诊,在按照不同的致病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邢兰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本文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做了简单分析,主要由于医疗资源配置及不当、财政投入不足、经济效益驱动的过度医疗导致等问题引起的。同时对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加大财政对医疗投入,医疗资源下沉、加强规范行医等等方式。
作者:吴才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方法:择取2013.06-2014.06期间我病区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针对护理人员分别进行70份问卷调查加以回顾性探析,对比人性化护理管理与传统护理管理在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出错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人性化组护理人员出错率2.86%(2/70)、护理质量评分(96.65±7.17)分、患者满意度(9.86±0.65)均明显大于传统组的11.43%(8/70)、(76.61±10.04)分、(7.87±0.7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护理出错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吕书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足月低体质量儿应该采用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从而达到降低新生儿童的患病几率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生的76例足月低体质量儿进行实验,按照产妇及其家属的意愿将这76例新生儿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普通护理组以及舒适护理组两组。其中普通护理组有新生儿40例,而舒适护理组有新生儿36例。对新生儿出生后7天的啼哭、呕吐、脐带、五官、体质量以及尿、便、哺乳和皮肤等变化进行记录。结果:实验表明,舒适护理组中足月低质量儿的患病几率,也就是新生儿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几率同普通护理组中新生儿相比较明显较低,此外舒适护理组中的新生儿的体质量增加率同普通护理组相比较则明显增高。结论:由于足月低质量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对他们进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地将他们的患病率降低,这一护理方式应该成为今后对新生儿护理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彦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足、踝部软组织缺损94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47例,治疗组予以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皮肤创面常规植皮术,术后随访4个月,观察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1%、5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为I期愈合,未发生显著肿胀及静脉危象情况,全部供区植皮成活,术后随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部位皮肤与皮瓣质地、色泽相近。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皮瓣修复法,可有效降低术后发生静脉危象,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细心、细致的护理,充分的临床观察,妥善的护理措施,全部康复出院,顺利生产。结论:通过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其临床表现,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注重患者的心理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争取及早确诊及时处理,能避免因治疗护理不及时延误患者病情,可实时监测胎儿胎心,保证母婴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
作者:刘梦莹;汪雪娇;杨利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黄褐斑中医内服方剂组方的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黄褐斑中医治疗的用药特点。方法:对2000年10月到2013年2月中医治疗黄褐斑的内服方剂共506首进行收集和整理,采用医药类方的方法,按照功能和作用对方剂中的药物进行分类,并统计每一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总结其五脏归经。结果: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是黄褐斑中医内服方剂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其中补虚药使用频次多,活血化瘀药次之;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入肝经频次高;甘味药出现的频次高,药味数也多。结论:黄褐斑的主要病机是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中医内服方剂以疏肝健脾补肾、养血活血为主。
作者:宋学山;吴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骨盆骨折多系高能量外力所致,交通伤是骨盆伤的重要伤因。在以前的手术治疗中,骨盆前侧入路多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这种入路在处理骨盆前环和髋臼骨折时,经常陷入困境。我院自2003.01-2004.01采用改良stoppa手术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5例,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周仲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作者针对糖尿病病人在饮食方面的护理进行了探索。
作者:宋莹莹;何迎杰;高梓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受体抑制剂 LY2109761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对细胞核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抗衰老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利用MTT法筛选适宜浓度的LY2109761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用Western-blot、RT-PCR检测对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受体抑制剂LY2109761能显著增加PPARγ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效应。与对照组相比,LY2109761处理组PPARγ的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且LY2109761处理组的PPAR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TGFβ1受体抑制剂LY2109761可诱导PPARγ的表达增多,具有一定潜在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朱美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的原因、与产妇难产关系及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到我院治疗的48例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48例健康产妇,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产妇产褥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的难产率以及母婴并发症较非胎膜早破者明显升高,应注意加强监测产妇胎位情况,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加强胎膜早破患者的孕期保健工作,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王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参丹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给予三参丹饮,3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分级、心电图疗效、血尿常规及肝肾功指标等变化。结果1.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均有减少,减少率为100%,心绞痛分级较治疗前有47.5%提高1级,33.75%提高2级,13.75%提高3级,无分级降低的病例。2.改善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率达到77.5%,无心电图加重病例。3.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三参丹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明哲;韩淑丽;段富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鼻内镜手术的3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67例。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全程规范的护理,按照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病人出院后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统计处理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鼻内镜围手术期的护理和远期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30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对其行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在7~10d拔管,未见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梗阻性肾病患者,给予经皮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怀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90名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尿毒症患者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可能引发真菌感染,其中主要的是胃肠道、血管通路以及呼吸道,另外还有泌尿道、口腔、皮肤软组织、生殖道等等;在所有的感染真菌中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约占据所有感染真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包含众多,比如患者的年龄,年龄越高,感染率也就越高,患者的身体其他合并疾病越多,感染率也就随之增多;除此之外,还与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诊疗过程的不合理用药等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尿毒症患者会受到自身及外界各种因素而发生真菌感染,因此医护人员要引起重视,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减少感染事件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十堰市老年群体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知晓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十堰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十堰市各社区对老年人进行调查,收回问卷472份,有效问卷422份。结果男女之间差别显著(x2=22.67、p =0.00),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性(x2=12.85、p=0.05),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性(x2=107.65、p =0.00),不同职业群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性(x2=98.18、p =0.00);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和职业都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的因素,女性、高龄者、文化程度较低者和农民应该是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重点对象。
作者:余亚平;张璇;张炜禞;张帅;王建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站收治的绝经后妇女取IUD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取器7天前口服尼尔雌醇片4mg,取器前2~3 h阴道塞人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按常规行取器术。结果:观察组在宫颈软化程度、疼痛情况、取器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成功率高、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兴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