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喜初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含量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四个中医证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是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02例老年人血浆中ADM进行含量测定(其中肝火亢盛证20例、阴虚阳亢证19例、痰湿壅盛证22例、阴阳两虚证21例,健康老年人20例);结果:各组间血浆ADM水平比较发现: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健康老年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血浆ADM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中含量差异显著,并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张辉;杨蕊琳;郭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系统、连续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预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重症患者焦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思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研究声门下吸引与普通吸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门下吸引与普通吸引患者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16.1%)低于对照组(48.5%),两组VAP发生率、MV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可以降低VAP发生率,减少MV及住院时间。
作者:袁文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服务。结果肺部感染率:观察组患者术后未见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率为0.00%;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7例,肺部感染率23.33%。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预防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玉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胃癌新辅助化疗中三药与两药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的60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方案治疗,即采用400mg/m2的5-氟尿嘧啶(5-Fu)与400mg/m2亚叶酸钙(CF);观察组采用60mg/m2多西他赛(PTX)、30mg/m2顺铂(CDDP)、40mg/d替吉奥(GOPC)三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缓解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Karnofsky评分、手术情况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根治手术切除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P<0.05);(2)观察组缓解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3)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IgG、IgM、Ig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下地活动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1、2、3、4、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7)两组毒副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消化道反应、肾衰竭及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OLFOX两药方案相比,胃癌新辅助化疗中三药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佳,但二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杨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肺纤维化是尘肺等多种肺部疾病的转归,而尘肺是一类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威胁着粉尘接触工人的健康,多年来,肺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医学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在其发病中发挥了主要作用,TGF-β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之一。本文对TGF-β1与肺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作为研究肺纤维化致病机制的参考。
作者:赫金凤;朱紫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普通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接诊的64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人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32人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出血量、康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方面也比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更理想,不良反应更少,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金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普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及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法,两组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护理干预后SAS 及SDS 评分相比,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护理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患者心理状况显著改善,且患者血压及心率未见显著性改变,应加以推广及普及。
作者:周颖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梅毒呈上升趋势,苄星青霉素主要用于早期梅毒的首选治疗。在临床实践中,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极易造成针头堵塞,需更换7号以上针头进行二次注射,这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造成药液和材料的浪费。为此,探讨苄星青霉素肌注的技巧,不仅避免针头堵塞,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节约材料,提高了注射的工作效率。
作者:张学玲;张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例产后出血并发DIC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产后出血并发DIC患者成功抢救13例,2例抢救后因并发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积极治疗产后出血,早期诊断、早治疗,去除病因,果断切除子宫,积极补充凝血因子,慎重使用肝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黎;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急诊科留观输液治疗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因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开展。结果运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在留置的时间、并发症的预防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等均获得成功。结论静脉留置针的输液应用,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节约支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李定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分析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根据临床观察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护理人员加强安全、法律及职业道德培训、加强规范化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护士素质、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等。结果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护理技术提高、护患关系和谐。结论耳鼻喉科护理中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善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可有效地规避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袁素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自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并且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人的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的效果和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昏迷的病人在鼻饲并发症的护理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的质量,不断的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贾克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诊治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针对48例(52只眼)患者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情况,采用颞侧隧道式切口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随访7个月。结果: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均不同程度有所提高,术后视力≥0.2者达到74.4%,眼压平均12.53mmHg±3.16mmHg(1mmHg=0.133Kpa)。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瘢痕化。结论:熟练掌握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方法,针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颞侧隧道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滤过功能。
作者:任娜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心理失衡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29例,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A组患者在B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失衡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A组患者的心理失衡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心理失衡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失衡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整体效果较好。
作者:杨幼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源于儿童早期的、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功能障碍,言语交流的困难以及固定刻板的行为模式或兴趣。本文拟报告一例儿童孤独症*行系统化个训家家庭心理治疗个案方法:采用行为治疗方法,个体化训练结合集体训练进行为期3个月的强化训练,在治疗中分别从情感沟,简单行为、基本语言等阶段进行引导和帮助。实现患者逐步达到适应社会能力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目地。
作者:彭纯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认知状况,并指出其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方法:对我院的100名护理人员进行不记名式问卷调查,共有20个问题,每题1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倒扣分,记录所有参与调查人员的得分并进行统计。结果:其中得分0~5的11例,得分5~10分的38例,得分10~15分的护理人员38例,得分高的人群有12例;网络和与同事交谈成为被调查者获取临床护理路径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占57.0%和49.0%;工作太忙和信息来源太少则成为阻碍临床护理路径知识传播的主要因素,分别为90.0%和75.0%。结论: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知识了解过少,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没有得到推广,应通过加强医院的重视,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有效推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
作者:曹雅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搜集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共71例82眼,?用羊膜移植治疗,术中使用丝裂霉素棉片浸润巩膜暴露区疗效好,现报到如下。
作者:任锡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血必净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曲肽和血必净联用)(n=48)、对照组(单用奥曲肽)(n=48)。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体征减轻、血尿淀粉酶(AMS)下降时间、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奥曲肽和血必净联用能更快缓解临床症状及控制病情,缩短治疗时间。结论奥曲肽和血必净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
作者:汪中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便携式化疗泵行氟尿嘧啶化疗的护理。方法:对49位胃肠道术后初次化疗患者使用化疗泵行氟尿嘧啶持续化疗,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按无菌技术正确冲配化疗泵,做好化疗泵护理及化疗不良反应护理。结果:49位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计划,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蔚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