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才德;包金莲;于灵芝;宋建成;周承蕊;田瑞瑞;侯玉玲;艾庆娟;赵惠;程涛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本次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所接诊的108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为论文样本,主要针对行PCNL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加强对患者的各项护理,减少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莫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跟踪干预对提高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掌握的效果。方法采取医务人员与糖尿病高危对象结对,每2个月一次上门进行一般体检和生活方式指导并记录。结果通过跟踪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防控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59.1%上升至91.4%,合理膳食、运动锻炼比率均有上升,BMI>24比率下降6.5%。结论糖尿病高危人群跟踪干预是社区防控糖尿病的一项投资少、效果好的社区防病保健措施。
作者:詹旭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运动护理模式对养老院高龄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影响,探讨适合养老院高龄老人的佳运动护理模式。方法:将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养老院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选取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干预组老人按活动能力分为3级,每级老人采用不同运动处方护理,对照组老人给予常规护理。6个月后用WHO-QOL-BREF量表对两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老人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运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高龄失能老年人生存质量。
作者:张洪;曹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颈椎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方法将23例急性颈椎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了解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3例患者在接护理后21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好转,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3%;1例患者并发肺部栓塞,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均为发生。18例患者的脊椎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4例患者脊椎损伤没有发生变。结论做好术前的体位护理和观察生命体征以及术后的预防并发症和感染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孙瑞;郝改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标准三联疗法以及序贯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使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分析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胃溃疡实际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采用序贯疗法的幽门螺杆菌实际治疗有效率达到96.43%;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的实际治疗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使用序贯疗法后患者的胃溃疡痊愈例数为12例,显效例数为10例,有效例数为5例,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率达到了96.43%;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后患者的胃溃疡痊愈例数为2例,显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0例,有效率为64.29%。结论:序贯疗法作为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创新方法,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如今的耐药菌株较少,可以进行临床大规模使用。
作者:吕佳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体的下肢的外周神经阻滞十分适用于人体髋关节以下部分的下肢手术,此举安全系数很高,而且相应带来的并发症也较少,并且操作较为简单便意,同时麻醉的效果也十分的确切,一般手术之后的镇痛效果也十分优良。近几年以来,各处医疗机构将神经刺激仪定位技术运用到了相关的的临床医疗中,大幅的提高了对患者外周神经阻滞的相关准确系数与相关阻滞的效果。与过去传统的方式,即,椎管内麻醉,在手术中具有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的作用、而且对患者的胃肠道的功能也豪无影响、并且没有脊麻后头痛的症状、手术之后也不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更可喜的是在手术之后患者不需要忌口等诸多优点。我处至2012年4月开始,在对60例单侧大隐静脉的手术中各自采取了神经刺激仪的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的相关方法,并观测相对比较其方法的相关麻醉的效果。
作者:李永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与急诊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9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手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给予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吻合口出血、口瘘,腹腔、切口及肺部感染情况较少,且住院时间较短,腹腔引流量较少,p<0.05。结论:给予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相较于急诊手术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传统讲授法授课与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临床系本科学生随机地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66),分别采用传统讲授法授课与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比较两组临床考核评分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病人体位、穿刺点定位、穿刺操作、无菌概念、人文精神及理论基础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注意力、有助于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及有助于学习方法培养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讲授法授课相比,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学生满意度更大,应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针对久病卧床病人,找出临床预防褥疮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定临床长期卧床病患200例,对其因病适宜的采取定时翻身、皮肤清洁护理、局部按摩、局部加垫保护、鼓励病人主动运动及主动进食提高营养等护理措施。通过观察病人病程中褥疮发生病例的情况来鉴定设定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200例选定病例无一例并发褥疮,其中4例病程中发生红斑性皮肤改变,立即解除局部压迫,并辅以局部按摩,1天局部症状消失。结论如正文报告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褥疮的发生,有利病人病情的康复,是我们医护人员应该掌握的护理措施。
作者:杨小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颌面部外伤的急诊整容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颌面部伤患者112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清创、骨折复位固定等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普外科颌面部外伤处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取急诊整容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对颌面部预后的总满意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急诊整容处理可以有效恢复颌面部外伤患者的组织功能,提高美观度,减少瘢痕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应用推广于临床。
作者:张成书;崔树英;张功宝;刘伟;程定;李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例产后出血并发DIC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产后出血并发DIC患者成功抢救13例,2例抢救后因并发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积极治疗产后出血,早期诊断、早治疗,去除病因,果断切除子宫,积极补充凝血因子,慎重使用肝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黎;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3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蓝色染料法检测前哨淋巴结并清扫腋窝淋巴结,手术完毕后观察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本研究中136例患者检测出前哨淋巴结128例,检测成功率为94.12%。其中假阴性5例,假阴性率为3.91%,未发现假阳性。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的敏感性达96.09%。结论:前哨淋巴结使用蓝色染料法可以比较精确的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江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前在器官移植以及器官大手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近年来许多研究均表明COX-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许多刺激因子的作用下COX-2表达增加并导致更多炎症因子表达进而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现就COX-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靳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肿瘤患者因为疼痛和心理恐惧,给自身带来极大的压力,带来一定的心理障碍,不利于肿瘤治疗。目前的医学模式越来越重视患者心理上的问题。医患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减轻患者的压力,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相对提高。
作者:金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强度的急诊科工作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强的心理压力,全面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对急救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胜男;方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出院8个月后MCMQ各项因子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精引发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能提高患者与家属满意度。
作者:肖远奇;许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脱水剂及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的30例DED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脱水剂及外科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GCS评分情况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1)治疗前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数分别为8、16及6例,治疗后分别为14、12及4例,本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PT、TT及APTT分别为(10.29±1.22)s、(19.02±3.86)s及(34.04±6.72)s,显著大于治疗后[分别为(8.16±0.87)s、(13.87±2.25)s及(28.01±5.24)s](P<0.05)。结论:脱水剂及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具有积极的影响,凝血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普及。
作者:杨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式个体化选择、补片大小、人造可吸收线固定补片可行性。方式:2012年对50多例例腹股沟疝个体化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电话随访,时间术后12~24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结果:无切口感染、无术后疝复发。结论:可吸收缝线在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论证。
作者:罗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发生的病因,总结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置胎盘的主要病因是流产史、剖腹产史、多产、高龄、多次刮宫等。出血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附着面出血、胎盘粘连及植入等。结论:有效避孕,减少人流及引产,减少子宫内膜损伤和发生子宫内膜炎,避免多产,按时产检,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实行计划生育,注意生殖卫生等是防止发生前置胎盘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生物补片内口封闭瘘道填塞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肛瘘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生物补片内口封闭瘘道填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损伤率及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补片内口封闭瘘道填塞术治疗肛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仕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