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质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李丽琼;李宣;王余燕;屈泽;黄元芳;刘艳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 银质针, 中药
摘要:目地:探讨颈部银质针治疗在颈源性头痛中的作用。方法:对2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160例,对照组例:采用中药通窍活血汤治疗40例。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自觉症状(疼痛消失、好转、显效、无效)情况。结果显示:用银质针治疗治愈率为75%,中药药物治疗治愈率为37.5%。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胃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通过实验分组的方式来探讨中医辨证疗法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西医治疗同中医辨证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而参照组采用的是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9%,而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的疗法来治疗慢性胃炎,可以减少治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和可靠,进一步地对治疗效果进行改善,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庹进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毒宁胶囊中的绿原酸

    目的:建立丹毒宁胶囊中绿原酸的测定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Agilent TG -C18(250mm ×4.6mm,5μm);检测波长324n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比例为12:88:1;柱温30℃;体积流量为1.0mL /min。结果:在0。1267-0.760μg 上绿原酸线性关系良好,RSD 为0.6%,回收率为98.6%。结论:在对丹毒宁胶囊绿原酸进行测定时,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具有重现性好,准确、简便等多种优点,适用于丹毒宁胶囊的绿原酸测定。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雾化吸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雾化组与对照组各50例,雾化组给予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过系统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雾化组的显效率为68%(34/50),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6%(23/50),总有效率为82%(41/50),雾化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超声雾化吸入,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给予正确、规范的护理,可以够提高雾化治疗的效果,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秦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使用正压接头的优势

    正压接头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静脉留置针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抢救病人时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为确保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安全又能延长留置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物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护理干预[1]。

    作者:池佳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叶性肺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流行病特点以及致病源等,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资料。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大叶性肺炎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流行病特点以及致病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患儿其中呼吸急促的患儿15例,占37.5%;胸痛患儿有7例,占17.5%;咳嗽的患儿有32例,占80%;40例患儿经过病毒检测、痰培养检测以及支原体抗体检测,共有27例阳性,占67.5%,肺炎支原体抗体共有20例患儿,痰培养阳性的患儿有3例,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有5例,混合感染的患儿有8例;4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39例患儿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肺部湿哕音、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逐渐消失,直至出院,1例患儿肺不张转上级医院治疗。讨论:肺炎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及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之一,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类型之一,因此应对大叶性肺炎提起重视,临床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运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疾病之一,老年人更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对于老年人自身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地危害。在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中,患者自身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对于疾病的康复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极大的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有效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如此,本文阐述并研究了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能够引起相应的思考,并提供一定得借鉴和思路。

    作者:邵缀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胸片的临床投照方法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投照方法应用于小儿胸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3年12月诊治的190例受检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研究组95例,采用 CR 投照方法,对照组95例,采用传统屏胶片投照方法,并分析两组受检小儿相关胸片投照情况。结果:研究组投照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胸片图像资料均存在诸多影响问题(P >0.05)。结论:小儿胸片应用 CR 投照方法效果显著,废片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邓景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实抓医院党建工作,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疗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医院的党建工作也面临了更多的机遇以及任务,所以对医院党建工作中的核心进行有效的把握,了解在党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这样才可以使党建工作具有的真正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医院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肖正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00例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4年1月~2014年4月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采用四君子汤加味内服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美沙拉嗪栓纳肛法,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君子汤加减内服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有推广前景。

    作者:张茹;余海平;李春耕;张拉春;单利芳;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正畸治疗3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至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牙周病至前牙移位患者,均在基础治疗后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本组30例患者通过口腔正畸治疗后,全部矫正成功。且与治疗前相比,在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前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以及牙周出血指数等方面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能够改善牙齿松动程度,复位效果显著,保持牙齿美观大方。

    作者:张万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论泌尿内科疾病脾虚气虚证量表的研究

    脾虚气虚是较为常见的中医泌尿科疾病,该类疾病根源多来自脾肾和肝肾。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型的用于诊断的泌尿内科疾病脾虚气虚证量表,因此,制定标准、规范的泌尿内科脾肾气虚证量表意义重大,可使脾虚气虚疾病的诊断客观化、定量化,为中医学发展开创新天地。

    作者:丁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在急性肠胃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于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本院医治急性肠胃炎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奥美拉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症状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适宜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急性肠胃炎的病情缓解会更有效果。

    作者:乌云塔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发性创伤的急诊护理研究

    多发性创伤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多发性创伤主要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人体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的脏器受到了损坏,是一种很严重的创伤。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多发性创伤的诊断护理已经有所进步,但还是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多发性创伤的临床资料、并发原因以及诊断失误的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急诊护理措施,加强多发性创伤护理的力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小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人际沟通技巧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量也有所增加。在体检护理过程中,沟通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实现与体检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郑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关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不安全事件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干预措施。结果本次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共28例(35.0%),患儿自身因素共25例(31.25%),医疗设备因素共11例(13.75%),沟通因素共10例(12.5%),其他因素共6例(7.5%)。结论儿科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好儿童、家长、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责任心,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何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尖锐湿疣复发与其皮损中Li vi n表达的关系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复发与其皮损中Livin表达的关系,探讨CA的复发机制。方法根据CA患者治疗后的转归,将CA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蛋白在22例复发组CA患者的复发疣体组织中的表达,并与24例未复发组CA患者和复发组CA患者的初发皮损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复发组CA患者的复发疣体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5.45%(21,22),未复发组CA患者和复发组CA患者的初发皮损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83%(17,24)、72.73%(16,22),前者与后两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CA患者的复发疣体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多为(++)~(+++),未复发组CA患者和复发组CA患者的初发皮损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分别多为(+)~(++),前者与后两组的阳性表达强度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CA患者和复发组CA患者的初发皮损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83%(17,24)、72.73%(16,22),阳性表达强度分别均多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复发患者皮损组织中存在Livin过表达,提示CA的复发可能与其皮损组织中存在Livin过表达有一定关系。

    作者:赵卫华;罗立勇;解士海;黄小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抗衰老与延缓衰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验证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延缓衰老的疗效,并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衰老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并与针刺拔罐不发泡疗法及针刺治疗组随机对照观察,10天为1个疗程。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针刺拔罐不发泡疗法组为70.0%,针刺组62.5%,后两组间比较,P >0.05,后两组与前一组比较,0.005<P <0.01。结论: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延缓衰老明显优于针刺拔罐不发泡疗法及针刺治疗法。

    作者:刘一儒;黄孔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6月~2012年4月收住入院行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治疗的106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47.4±19.3分。结果:术后106例获随访1~38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6±10.6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膝关节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志;张明;卓祥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90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手术方法需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及癌灶发病的部位而定,对于右半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 I 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对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实施Ⅱ期吻合术。术后对断端可在使用碘伏消毒后行断端吻合术即可。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治疗,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3.4±39.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6.7±26.8) ml。其中有82例患者行 I 期肠切除吻合术,其概率为91.11%;其余8例患者行Ⅱ期吻合术,其概率为8.89%。3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其死亡率为3.33%;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结论:在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时,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赵健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提高,现代化医院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由原来的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在护理工作中逐步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目前,手术室作为医院多学科病人抢救治疗的特殊工作场所,其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接触人员多,工作环节复杂,护理人员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1],因此,加强手术室管理是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护理管理者应该探讨的重要课题。2012年我们把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余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