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华;肖婷
目的:分析总结透明质酸在鼻面部注射时引发缺血性障碍并发症的治疗体会,观察治疗效果。方法:从2012年6月到2013年2月于我院门诊治疗因鼻面部注射透明质酸引发缺血性障碍并发症的患者中选取6例病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抗炎扩血管对症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抗炎扩血管治疗后,于1周时间炎症及脓肿均基本消除,局部存在少量结痂,经预防瘢痕护理后,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不存在有明显疤痕的病例。结论:透明质酸应用于鼻面部美容时,可导致缺血性障碍等并发症,及时对患者采取抗炎扩血管对症治疗,可有效消除炎症,避免明显瘢痕产生。
作者:陈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中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建立护理风险评价体系及科学的管理机制,研讨防范护理风险对策,提高抗风险意识。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改善了护患关系,加强了整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结论:内科病房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高龄人群(年龄≥65岁)患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病率日趋增加。有资料显示[1],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50%,其中超过1/3有严重的症状,7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80%,且基本上均有疼痛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选择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进行治疗为终极治疗手段,而只有正确、系统、科学的围手术期康复锻炼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TKA 的远期疗效[2]。为此,我们借鉴既往经验,提出了多模式康复锻炼的综合康复方案,包括术前康复教育、术后康复锻练以及出院后的锻炼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凌艳燕;刘艳;韦燕萍;赵婷婷;黎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选择不同切口对乳腺癌根治术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在我院使用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患68人,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34人,为治疗组中的病患使用横行切口,为对照组中的病患使用纵行切口,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中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中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横行切口手术适合使用在各分期乳腺癌病患中,可以满足各种根治要求,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为术后病患乳房再创造提供良好条件,在临床治疗中应推广使用。
作者:倪曙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超声检查技术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患者二维声像图特点,分析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并综合手术病理结果予以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3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3例宫角妊娠,13例宫颈妊娠,24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符合86例,误诊6例,其中29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1例宫角妊娠,13例宫颈妊娠,24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应用价值。
作者:欧江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在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逐步攀升。作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地区,乡镇卫生院由于其医疗条件以及设备的不足对于高血压无法做到全面、有效的防治工作,因此我国乡镇地区的高血压发病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笔者结合现阶段乡镇卫生院的高血压防治工作现状,分析了有效开展乡镇卫生院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并对该工作的工作效果通过案例分析了其效果。
作者:王绍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和传统护理方法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中的运用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1月期间神经内科因脑梗塞入住治疗患者126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63例,分别在其恢复期予以康复护理(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法(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依赖87.3%明显高于对照组41.3%,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90.5%明显高于对照组42.9%,0不满意明显低于对照组38.1%。结论: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恢复期中应用疗效显著,满意度极高,适合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粟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及时解除患者痛苦、药物镇痛、技术性镇痛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住院时间、VAS 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研究组实施疼痛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的天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成观察组(预后不良)和对照组(预后良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脑出血量、发病至入院时间等情况,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脑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血肿破入脑室例数均比对照组等各项数据均比对照组患者更加严重(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患者较多,患者发病时的意识障碍程度,脑出血量多少,发病至入院时间的长短,病变时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患者预后,临床治疗时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王国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重度宫颈糜烂,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并与宫颈癌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给予积极治疗宫颈糜烂,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有重大的意义。2003年1至2006年12月我院采取康妇特栓联合激光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瑞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部队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年来明确诊断精神病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终以各种量表及部队人员反馈情况评定他们的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对恢复部队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增强。
作者:谢荣仙;龚进红;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不规范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检验质量,使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水平降低,甚至有可能造成医疗事故,从而引起医患纠纷。因此,医院的检验部门负责人员应该对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进行重视和规范,以便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报告给临床,本文总结了关于检验样品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影响检验结果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给医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医学检验数据应应该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用检验质量控制来证实检验结果是真实的。检验工作中,只要检验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的业务及专业水平,就能推动检验医学不断进步,使临床医学得到发展。
作者:陈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34例患者,留置双腔导管时间9-48个月,平均时间为(30.1±3.5)个月,血液透析中血液流量平均为210mL/min,其中1例患者出现隧道口皮肤炎症反应,经局部给药处理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炎症消除,可继续血液透析。结论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少,操作方便,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改善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阿奇霉素实施治疗,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70例患儿为参照对象,给予其红霉素治疗,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4.29%、72.8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22.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以阿奇霉素为支原体肺炎患儿施治,具有较高疗效及安全度。
作者:苏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再次发作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脑钠肽的浓度,对80例患者进行随访,直至心绞痛再发。结果在80例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再发,发生率为15%;而68例未再发心绞痛的患者,在治疗后脑钠肽的浓度要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再发心绞痛的患者治疗后脑钠浓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临床进行了积极合理的治疗后,其脑钠肽水平是显著低于治疗前,因此通过对脑钠肽水平的监测可以一定程度的预测心绞痛再发几率,意义重大,值得肯定。
作者:高三亮;杨春光;靳国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现代临床诊疗中尿液分析仪广泛应用不应忽略与显微镜检测法相结合的重要性。方法对300列尿标本用 UriTeK -151型尿11项分析仪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同时进行检测,并对其两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与尿液镜检有明显差异。两者结果相符均为阴性的有246列;占82%。两者结论不符的有54列,占18%。结论尿液分析仪不能完全替代尿液检测;对可疑及阳性标本应与尿液沉渣镜检相结合非常重要,避免临床诊疗中漏诊误诊的出现。
作者:祁贺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设计一套适合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肢体锻炼的渐进式康复操,并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对渐进式康复护理改善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上肢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和生命质量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3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配对原则分为两组,康复护理组术后当天即开始早期康复护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3~5天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两组在年龄、疾病类型、分级、是否接受放化疗、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等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康复护理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结合心理社会干预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自我效能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作者:赵丽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合并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 pertension syndrome,PIH)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将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采用硫酸镁、心痛定、倍他乐克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硫酸镁、心痛定、倍他乐克加用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t =0.32、0.64,P >0.05)。在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t =3.99、3.31、4.01、3.05,P <0.05);但是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t =2.88、3.11,P <0.05)。研究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22.50%)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15,P <0.05)。结论:在解痉降压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传统方法疗效更佳,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切口瘢痕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剖宫产切口瘢痕早期妊娠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彩超图像特征、临床转归、预后等情况。结果:本组22例诊断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19例为瘢痕妊娠,诊断灵敏度为86.36%。超声图像特征:8例单纯孕囊型患者表现为子宫增大、子宫下段切口处能见妊娠囊声像,且呈双环征。11例不均质团块型患者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能见到杂乱性回声团,其内能见到片状无回声区,且团块与肌层之间分界不清、回声非常紊乱。血流特征:7例患者血流丰富,其中6例频谱表现为高速低阻。6例患者团块及其周边探测到少许血流信号,6例患者未探测到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为制定临床干预措施提供有效指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第一线,以病人多,急、重、危、人流量大、工作量繁重为特点,护患之间容易引起摩擦。此外患者及家属对急救知识缺乏,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由此决定急诊科护理具有高风险性,也是护患纠纷高发区,怎样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需要医院管理层和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分析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
作者:郭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