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予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由传统中药引起的 ADR 也日渐增多。因此,开展中药注射剂 ADR 的监测,定期对收集到得 ADR 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有利于提高医院的临床安全用药水平,减少 ADR 的发生。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九寨沟县2008~2012年血液应用和管理情况。方法对九寨沟县五年的成分血使用和血液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九寨沟县五年的成分血输注率逐年递增,近三年达到100%;血液报废率较高,平均年报废达25.14%。结论九寨沟县成分输血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品种应用、血液管理等方面依然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作者:张佳春;阮开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观察与急救护理、策略。结合我院从2005年至2013年4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其结果是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做好孕期保健、重视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和优质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锦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疗效。方法将130例2008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65例。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不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显著优于 B 组。结论小剂量使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治疗更年期功血症状,疗效显著、效果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好的缓解病人身体及心理上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婷;段然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通过对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从而揭示氨甲环酸具有治疗黄褐斑的作用。结果在治疗黄褐斑的时候氨甲环酸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其能够使酪氨酸酶失去活性,终能够实现使色素消退并且使黄褐斑得到治疗的目的。结论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05月-2013年09月间收治的5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5至14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愈合时间为5至6个月,未出现感染、畸形愈合、骨不愈合和肢体短缩等症状。根据相关评定标准,治疗后运用功能优的有41例,运动功能良有12例,运用功能一般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运用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顺应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实际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观察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后,我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70%提升至92.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发挥其才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人性化管理理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推广。
作者:向娅;赵永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甲状腺肿瘤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度进行分析,并对患者住院时间给予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还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杨丽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妊娠期糖尿病是导致不良围生结局的常见原因,妊娠期血糖高可降低胎盘对胎儿血氧的供给,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使胎儿耗氧量增多,致胎儿缺氧,严重时死胎。妊娠期糖尿病(GDM)并发酮症时,酮体进入胎儿体内,减少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加重胎儿缺氧和酸中毒。GDM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增加也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1]。GDM患者围生期胎儿宫内安危情况的判断对提高围生儿质量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用胎心监测、生物物理评分等监测 GDM胎儿宫内情况,用这些指标判断胎儿宫内安危时经常出现与临床不符的情况,误诊率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A)阻力指标,用于 GDM患者围生期胎儿宫内情况的预测及判断,旨在探索一条与临床符合性高的监测途径,为临床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周菊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注射微整形技术在颌面部软组织缺陷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125例颌面部软组织缺陷求美患者回顾分析,对其按治疗注射材料不同分组为1组肉毒杆菌毒素、2组透明质酸、3组自体脂肪、4组肉毒杆菌毒素+透明质酸、5组肉毒杆菌毒素+自体脂肪,进行微注射并对其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1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4%,2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72%,3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0%。4组满意度96%,5组满意度96%。结论:1.微注射整形能够为面部畸形患者带来美的需求,且此术创伤小修复快在目前及未来颌面部软组织缺陷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2.联合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明显较单一治疗方式高。
作者:崔永芳;罗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 ICU 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诊的110例 ICU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 GRV 测定,管路维护,观察并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1%明显低于对照组61.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合理的的管路维护及监测 GRV 可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有助于 ICU 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作用。方法:临床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上饮食护理,对两组患者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平稳度、血糖平稳度以及生活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实施饮食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良好的改善,帮助患者构建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确保其血压和血糖的稳定性。
作者:庞彩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疼痛既是主观的不适感,又是一种保护机制,还是患者向医护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在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心理、生理反应就是术后疼痛,是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术后没有得到缓解的一些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严重影响,使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伴随现代护理的观念不断更新,怎样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患者进行舒适的护理,是外科医护者长期以来需要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刘亚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和对照组(术毕前30min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30min(T2)、拔管后1h(T3)各时点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拔管后T2、T3时刻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0、T1、T2、T3各时点的HR、DBP、SBP等指标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T2、T3时点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配合盐酸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的作用显著,患者的应激反应较小,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道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定位选择佳穿刺点、进针方向和深度,常规消毒铺巾,再次确认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点。结果212例315个囊肿均采用无水乙醇行硬化治疗,经随访长达3年,短3个月。3个月 B 超复查囊肿消失278个,3个月治愈率88%,6个月治愈率100%,无1例复发,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肝囊肿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费用低廉、简便易行,是治疗肝囊肿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玲;赵迎忠;帕提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对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的重要,但是通过相关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还存在管理率低、管理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儿童保健工作关系着国计民生大事,我国政府应该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提高我国基层儿童保健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改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
作者:陈维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临床护理护理中,熟练掌握无菌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对于护士来说是非常重要一项必备职业技能,同时也是护士必须掌握且必须要非常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作者从评估环境;入手并逐一对操作和使用物品等做了详细阐述,希望可以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唐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4℃生理盐水冷敷减轻眼睑拆线疼痛的效果。方法术后5天,将69例双侧眼睑术者左右眼睑随机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温生理盐水湿敷10min拆线,观察组4℃生理盐水湿敷10min拆线,根据WHO疼痛分级,由患者自己评估两侧眼睑拆线疼痛情况并记录。结果观察组和的对照组拆线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99 P =0.0OO)。结论4℃生理盐水冷敷可减轻眼睑拆线疼痛程度。
作者:邹富珍;范鹏举;胡平成;曾智辉;吴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症候和 X 线表现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胃脘痛患者,对所有胃脘痛患者行 X 线检查,检查前先确定中医症候,并记录 X 线表现,对 X 线诊断和中医症候进行对比。结果:临床辨证脾胃不和11例,肝胃不和15例,肝胃不和兼血瘀6例,脾胃不和兼血瘀5例,肝胃不和兼湿阻6例,脾胃不和兼湿阻5例,其他证候2例,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不和两证,又分为无兼证、兼血瘀、兼湿阻等3兼证。X 线诊断,慢性胃炎35例,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胃癌3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肝胃不和与脾胃不和证候差异显著,能支持临床上对两大主证分类,是辩证时主要依据。而胃下垂、胃溃疡和脾胃不和较为多见,在兼血瘀证占有较大比例,可作为中医临床辩证依据。
作者:樊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梗阻引发肾脓肿早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重要性。方法:通过我科对43例脓肾患者早期治疗实施相应心理、饮食、对症及肾造瘘等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减少脓肾患者肾切除发生和脓肾复发率。讨论:脓肾患者只有早期的正规治疗护理,才能减少脓肾患者肾切除发生和降低脓肾复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沈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