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静脉溶栓治疗41例体会

袁伟;靳国田;杨春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静脉溶栓, 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急诊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会、疗效。方法:对于2010-2013年到我院急诊的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前三天300mg/d),用生理盐水溶解尿激酶(100ml :150万 U),静脉滴注30分钟;6h 后注射低分子肝素(7500U /次/12)h 一周;第四天开始持续性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d);复查心肌酶(1次/周)、心电图(1次/天),观察其变化;计算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溶栓后,41例患者中,冠脉再通率为80.49%(33/41),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的护理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老年人群中是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OVCF 引起的顽固性腰痛和背部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手术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在脊柱外科也提出一种新的微创手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33例骨 OVCF 患者采取 PKP 治疗,经过细心、完善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倩;杨颖;陈曙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频彩超在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在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的功效和价值,总结经验,提高实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高频彩超在某院临床检查的50例患者并发症情况的综合收集和整理,确定隆乳充填物的不同表现,并根据此制定手术方案,其得出的结果和高频彩超检查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看高频彩超实际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的超频彩超检查结果的分类整理发现,在全部患者中,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为丰乳填充物的15例(20只)患者乳房出现明显变硬感,10例(12只)患者左右乳房出现不对称,注射的填充物出现了位移现象。13例(20只)患者乳房局部区域出现了硬结。采用硅凝胶作为填充物的隆乳患者中假体纤维出现囊性薄膜挛缩7例,硅凝胶填充物假体囊破裂3例,填充物位移患者2例。结论:高频彩超在对上述患者的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硅凝胶假体)术后的并发症诊断结果和实际手术记过吻合,是诊治隆胸术后并发症有效科学的方法,能够为临床检查提供准确直观的诊治依据。

    作者:任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的观察与护理,降低并发性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扩大手术的成功率。方法:选择近期100例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进行介入性治疗手,做出后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中有4例患者发生出血或渗血、血栓,5例患者发生尿潴留,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当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在术后进行精确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性反应的发生,提高术后患者的恢复能力。

    作者:董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不同治疗方式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40例,按手术方式差异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定位后息肉钳夹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手术效果更佳,实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月经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坚;林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应用于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应用于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纤维瘤切除术30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传统手术方式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腺体,切除纤维瘤,观察组采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超声引导定位下使用空心针微创活检术摘除纤维瘤,对比观察分析两组病人术中精确定位率、创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瘢痕、美容效果、切口愈合情况等多项指标。结果:(1)两组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呼吸均无明显差异,切口甲级愈合率均达到100%。(2)观察组在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率高出14%,平均每台术中出血量减少约14ml、创口长度约短36mm、手术时间节约10min,3月后门诊随访,对照组术后瘢痕长宽均值与切口长度相当,观察组部分病人切口瘢痕不明显、部分病人与切口长度相当,总体美观性较佳。结论: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术中定位精确、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切口微小,美容效果好。

    作者:黄登会;李时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卵巢囊肿扭转坏死1例

    病例:冯×,女,9岁,持续性腹痛2+天,行口服药物及肌注止痛治疗无明显好转于2014年1月26日16时入院。体检:无特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64×109L,血小板计数435×109L,腹部彩超提示:双侧卵巢显示不清,盆腔宫旁6.4×4.1×3.6cm囊性团块,全腹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子宫后方囊性占位,囊壁较厚并局部钙化及周围渗出、积液,考虑右侧卵巢囊肿,不除外合并感染或扭转。临床诊断:卵巢囊肿扭转。1月16日20时在全麻下接受剖腹探查,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护理主要针对预防感染、疼痛对症治疗和促舒适。

    作者:颜艳;黄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 CT 影像学表现

    目的:通过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 CT 影像学特征,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56例,通过对 CT 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共有65例病灶,病灶位于右肾上腺34枚,左侧肾上腺21例,双侧肾上腺10例,其中良性嗜铬细胞瘤35例,病灶平均直径为3.5cm,以圆形或卵圆形病灶居多,瘤体内坏死16枚,无坏死9枚,瘤体内钙化7枚,恶性嗜铬细胞瘤21例共22枚,平均直径7.9 cm,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11枚,不规则形10枚,瘤体均发生坏死及包膜浸润,不同程度瘤体内钙化,平扫均可见低密度区,瘤体包膜完整且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瘤体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瘤体强化持续但较动脉期略有减退,所有瘤体均可见1条或多条动脉血管供血。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 CT 影像学有特异性表现,通过对肾上腺区瘤体的大小、形态、坏死、周围浸润及转移情况进行 CT 扫面分析,能够精确定位并准确诊断疾病。

    作者:陈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钠肽在预测心绞痛再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再次发作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脑钠肽的浓度,对80例患者进行随访,直至心绞痛再发。结果在80例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再发,发生率为15%;而68例未再发心绞痛的患者,在治疗后脑钠肽的浓度要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再发心绞痛的患者治疗后脑钠浓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临床进行了积极合理的治疗后,其脑钠肽水平是显著低于治疗前,因此通过对脑钠肽水平的监测可以一定程度的预测心绞痛再发几率,意义重大,值得肯定。

    作者:高三亮;杨春光;靳国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80例患者并无1例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其中患侧上肢淋巴结水肿2例,皮瓣坏死2例,皮下积液5例。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血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入院率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钾水平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及其预后的关系,有助于老年人健康指导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12月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年龄在65~92岁老年住院患者入院首次的血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平均血钾水平为3.66±0.45 mmol /L,数值在正常范围;结论血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值得临床医生高度关注。

    作者:王光辉;丁赛良;周熹;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09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常规降压治疗,血压稳定后离院。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在治疗前和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差距。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与生存质量上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的延续护理方案,能够有效调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态,同时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纪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多西紫杉醇治疗。结果观察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的为27例,有效率为87.1%,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5例,一年生存率为80.6%,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为24例,有效率为77.4%,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0例,一年生存率为64.5%,15例出现不良反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164例(312颗牙)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手术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 Dyract AP 复合体修复技术,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结果:对照组患者前牙牙冠修复成功率为70.73%,龋洞修复成功率87.80%,牙间隙修复成功率76.35%,观察组三项指标分别为90.24%、92.68%、82.9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操作难度小,是目前前牙美学修复临床手术中的理想修复技术。

    作者:蔡毅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心理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前列腺增生理想的治疗是手术摘除,主要方法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我院为山区基层医院,目前主要采用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笔者经过对我院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观察,发现患者多数来自农村,普遍存在对疾病缺乏知识,心理负担重,忧虑,精神紧张,经济条件差,担心术后效果等情况。经过我们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韩志香;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康教育作为传播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增进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护理作用为了使健康教育发挥治疗效果并融于护理职责中,近年来我院更新观念,大胆实践,将工作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上来,建立起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健康教育的人文理念,运用相应的护理程序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将护理学知识融于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治疗、护理全过程,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每一名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帮助患者大限度地达到生理与心理、社会的平衡与适应。在护理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麻杏汤治疗慢性咽炎100例临床观察

    慢性咽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治疗方法及治疗药物很多。2013年笔者应用自制的麻杏汤治疗慢性咽炎取得较好效果。1、对象和方法共治疗100例,女性71例,男性29例,年龄17-77岁,平均47岁。病程长短不一,长者达一年余。主要症状为咽痒,咽干不适,异物感,干咳或少量白痰。方法:治疗时停用其它药物,给予麻杏汤50毫升,一天四次含服,即分次缓慢咽下使其在咽部稍有停留。用药时间为3-15天。疗效观察:显效65例,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局部体征明显减轻;有效30例,自觉症状减轻,局部体征减轻;无效5例,自觉症状及体征无减轻。

    作者:张显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基层卫生院的实施

    实现精细化护理管理,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是现代医院的必然要求。在现实护理过程中碰到的护理事故、纠纷、护理投诉不断增多。推行精细化护理管理,通过强化理念,优化工作流程,坚持护理安全,提升专业知识,坚持奖惩分明,文明语言等方法,终实现“以人为本”的优质化护理服务。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对78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对症护理、一般护理、冠脉介入手术护理,总结经验。结果78例合并糖尿病的 UAP 患者均好转出院或达到临床治愈,未发现发生严重并发症。26例患者进行冠脉介入诊疗,无明显出血及渗血情况于血管穿刺部位,愈合情况良好。结论通过一般护理、整个过程观察各项体征、对症护理、冠脉介入手术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心绞痛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大限度预防,使介入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亚红;赵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X线检查防护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已及各项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人们在医疗诊断过程中对 X 线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也就意味着在接受诊断检查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仅能够利用 X 线起到治疗的作用,同时受到 X 线的辐射作用也会随之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儿童接受 X 线诊断治疗的病例越来越多,儿童对于 X 线较成人更为敏感,加上医院防护措施的不完善,增加了儿童受 X 线辐射的危害几率。因此本文就 X 线对于儿童不同部位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阐述,并且寻找出有效的 X 线防护措施,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赵洪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 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对 ICU 护理风险事件以及相应的防范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ICU 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临床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原因,总结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包括:管道脱落、意外拔管,意外受伤,发生压疮,药物使用不当,输液泵使用不当以及护患纠纷等。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强化,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从而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

    作者:刘俊英;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