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体英
我科自从启用医院信息系统以来,经过不断的磨合,系统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现将我们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作一小结,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麦小凤;梁银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率失常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150mg/d 首次使用剂量,静脉滴注10min 后,将滴速调整为1.0mg/min,静脉滴注6h 后,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可减至0.5mg/min。结果60例快速室上性心率失常中,32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胺碘酮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室上性心率失常,值得推广。
作者:杨春光;高三亮;袁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阐述了近5年来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研究进展。病因病机分3方面:先有消渴后产生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两者常互相影响,相互为患;分阶段阐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逐步加重的过程。辩证论治中列举了近来常用的治疗方药及针灸,推拿治疗。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药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作者:丁康钰;张斌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教训与经验,以提高对该病护理质量水平,提高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的 SAP 患者,观察并记录护理过程及措施,然后作出分析。结果: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成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给予正确治疗方法及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继续教育立法是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各国政府干预、管理和控制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比较欧美主要国家的继续教育立法情况与我国继续教育立法现状,重点阐述了实行继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今后我国继续教育立法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曲素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增多,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也相应升高,患病时有其自身的特点。本人2004.1-2013.12期间收治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7岁。急性阑尾炎8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6例,穿孔性阑尾炎2例。
作者:朱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呼吸机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效护理手段,观察护理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于我院 ICU 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选取70例病例,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及在常规护理中使用并定期更换人工鼻,同时配合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 VAP 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以此观察不同护理方式的预防 VAP 效果,从而找到切实有效的护理手段。结果: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的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其 VAP 发病率为14.29%,远低于对照组的37.14%,此外观察组 ICU 住院时间及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中通过人工鼻的应用及与集束化护理干预的配合,可显著缩短患者呼吸机通气及 ICU 住院时间,并减少 VAP 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预防 VAP 护理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戴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院呼吸内科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 VITEK -2 Compact 系统鉴定细菌,K -B 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老年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1542份痰标本分离出病原菌442株,革兰阴性杆菌332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念珠菌属85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25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复方磺胺甲恶唑都有一定程度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老年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较高,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病患者77例,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干预、健康教育等,与家属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指标等。结果:干预后患者语言(11.2±1.7)分,粗大动作(18.6±0.4)分,精细动作(13.2±0.7)分,生存质量指标(34.2±1.6)分,焦虑-抑郁程度(7.7±0.4)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语言、动作恢复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冷衍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胸腔镜辅助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组数相当,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置管引流天数较对照组少,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靳振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然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结合临床,借助实验室的多项辅助检查诊断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90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手术方法需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及癌灶发病的部位而定,对于右半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 I 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对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实施Ⅱ期吻合术。术后对断端可在使用碘伏消毒后行断端吻合术即可。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治疗,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3.4±39.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6.7±26.8) ml。其中有82例患者行 I 期肠切除吻合术,其概率为91.11%;其余8例患者行Ⅱ期吻合术,其概率为8.89%。3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其死亡率为3.33%;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结论:在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时,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赵健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两处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 LCP 钛板经肩前、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25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进行3~12月的随访,平均5.5月。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肩关节功能按照评分,优10例,良10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两处小切口结合MIPO 技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满意。
作者:郭明锋;王粟;韩秀英;王东军;田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气管切开病人 ICU 内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气管切开 ICU 内出现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并培养所有患者的深部疾液,开展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感染菌种、药敏性及其分布等信息,探究出现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提取并培养深部疾液发现,32例肺炎链球菌,4例溶血性链球菌,10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26例铜绿假单胞菌,4例鲍曼不动杆菌;气管切开患者 ICU 内肺部感染多因 ICU 病房无菌环境平衡状态被打破、呼吸机使用不当、呼吸道内防御系损伤等所;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后,28例治愈,38例显效,10例有效。结论深入探讨气管切开患者 ICU 内肺部感染诱因,强化 ICU 内环境管理,合理应用湿化呼吸机,重视感染预防,有助于防控肺部感染。
作者:刘婵;井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职护理教育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培养适应医院、社区和家庭护理需求,能够从事临床、社区和家庭护理的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改革现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与临床切实对接,是我校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妇产科护理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护理专业主干课程,在示范校课程建设中我们从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作者:马星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准确书写病历主要诊断,确保编码准确性。方法明确目的熟悉原则。结果主要诊断选择不准确,解剖部位描述不清,手术名称、损伤外因、疾病的终末情况做主要诊断等方面问题及对策。结论加强对医师编码员 ICD 相关知识的培训,编码时认真阅读病案,针对问题与医师沟通交流,提高编码人员专业素质,确保疾病分类准确性。
作者:曹丽萍;姚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对2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0~4.5小时内进行阿替普酶(rt -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准备、溶栓中密切配合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溶栓后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中21例患者痊愈。结论严格掌握溶栓指征,缩短脑卒中患者发病至溶栓的时间是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护士在溶栓治疗前后做好护理配合,进行严密观察是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和条件。护士应在溶栓用药期间积极配合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及并发症,提高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对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文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40例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情况等情况。结果: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住院天数(13.8±3.4)d,肛门排气(4.3±1.3)d、肛门排便(6.2±1.4)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17.8±6.6)枚,患者系膜根部淋巴结阳性10例。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其远期疗效需更长期的随访来验证。
作者:杨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夹对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测内镜下止血夹止血成功率。结果首次止血成功率百分之百,使用止血夹147枚,在完成止血的七十二小时中出现再出血患者2例,再出血率3.33%,所有患者皆未转自外科治疗,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消化道出血通过内镜下止血夹实施止血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再出血率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有效提升止血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红;徐银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头癌外科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1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手术治疗组(21例)、姑息性手术组(68例)、手术切除组(23例)。结果手术切除组1、3及4年术后生存率(78.26%、39.13%、17.39%,中位生存时间24.9个月),较姑息性手术组(30.88%、0、0,中位生存时间8.4个月)和非手术治疗组(4.76%、0、0,中位生存时间6.5个月)明显提高。结论外科手术切除主要用于胰头癌的治疗,特别是对性胰十二指肠的切除手术室保障治愈胰头癌治疗的唯一方式,与门静脉或者肠系膜上的静脉连接起来进行手术切除、半肝切除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提升了胰头癌的实质性根治性切除率、增强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加强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贺卓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