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光;高三亮;袁伟
目的:对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创伤骨科患者78例,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创伤骨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为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产妇泌乳不足状况,究其成因,主要为产妇的身体状况不佳、乳头凹陷、精神状态欠佳、以及一些产妇对哺乳和喂养的技巧掌握不牢等。提出须加强产妇营养的补充,纠正乳头凹陷现象,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及进一步强化母乳喂养常识的宣传工作,以真正解决产妇泌乳不足的问题,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作者:辛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 Schatzker V、VI 型胫骨平台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外侧钢板固定和双侧钢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稳定性及并发症,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18例优、10例良、2例可,膝关节屈曲度75°~130°,胫骨平台内翻角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侧锁定钢板及双钢板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志松;徐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整形美容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过去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围术期患者208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试验组患者96名,对照组患者112名。其中针对试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工作,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工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在满意程度以及恢复时间的具体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试验组病人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的态度方面,都要比对照组表现得要好一些,两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间,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水平,让病人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表示很满意,让患者在短的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这种方法应该在临床实践中普及开来。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与影响因素,为有针对的进行职业心理干预,改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倦怠状况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采取 Maslach 职业倦怠量表对我市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结果被调查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类别低、参与工作时间短、收入低、工作压力大、单位管理制度差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结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尤其是情绪衰竭上,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职业倦怠程度严重的人员,需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
作者:周维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寻找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通过不同的电针波形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对其面神经损伤程度进行测定的方法,为临床提供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11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选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选用:地仓和颧$、阳白和太阳、迎香和鼻通、下关和口禾$、牵正和夹承浆一组,五组同时应用,选用疏密波,频率0.8HZ /100HZ 治疗;对照组选用相同的穴位,穴位不分组,选用连续波,每日一次,留针40min,10次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通过观察患侧口轮匝肌、额肌、提口角肌、面颊肌的收缩,能判断面神经功能,预测周围性面瘫的预后,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疏密波的使用明显优于连续波,即可提高临床疗效,又可预测预测患者恢复情况。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 SPARC 蛋白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标本及5例对照组结膜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胬肉及正常结膜组织内 SPARC 蛋白的表达及空间分布,并探讨 SPARC 蛋白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SPARC 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66.67%,平均计分为2.47±1.30,与结膜组织无显著性差异(U =25.00,P =0.261)。SPARC 分布于结膜组织上皮基底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少量内皮细胞也存在染色。SPARC 与微血管密度存在负相关性(rSPARC =-0.551,P =0.0333)。结论 SPARC 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血管生成。
作者:宋寅伟;陈冬玲;张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瑜伽操与产褥操,护理审美理念,护理干预,肚皮舞操,中医调理,低频脉冲电治疗,益母草颗粒联合生化汤丸,早期康复锻炼,早期进固体饮食,中药足浴,情绪畅快,饮食适度,勤于活动,母乳喂养,科学睡眠有利于产后恢复。
作者:孙淑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柴胡的主要功能是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
作者:郭应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普外科老年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风险因素认知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普外科老年患者中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强患者与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认知程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诊治的74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将其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来曲唑治疗,对对照组采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的转化率及副作用三方面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情况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和直肠给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直肠给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4.12%;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直肠给药中西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切口瘢痕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剖宫产切口瘢痕早期妊娠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彩超图像特征、临床转归、预后等情况。结果:本组22例诊断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19例为瘢痕妊娠,诊断灵敏度为86.36%。超声图像特征:8例单纯孕囊型患者表现为子宫增大、子宫下段切口处能见妊娠囊声像,且呈双环征。11例不均质团块型患者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能见到杂乱性回声团,其内能见到片状无回声区,且团块与肌层之间分界不清、回声非常紊乱。血流特征:7例患者血流丰富,其中6例频谱表现为高速低阻。6例患者团块及其周边探测到少许血流信号,6例患者未探测到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为制定临床干预措施提供有效指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止血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避免了以往需剖宫取胎终止妊娠及子宫切除才能治愈的各种复杂出血疾病,显著的减少了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放射介人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血管介入疗法一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成为治疗产后出血越来越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快速达到止血效果,抢救生命,而且可以保留子宫,避免因子宫切除造成产妇身心创伤[1]。
作者:姜燕;唐素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临床护理护理中,熟练掌握无菌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对于护士来说是非常重要一项必备职业技能,同时也是护士必须掌握且必须要非常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作者从评估环境;入手并逐一对操作和使用物品等做了详细阐述,希望可以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唐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护患的沟通技巧分析。方法:抽取医院急诊输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护理。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输液护理护患的沟通技巧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谭华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颈椎病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又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多见于中年以上年龄。椐中医研究院骨科研究所统计:神经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60%,其中47~70岁年龄段占66%,男女比例为1.27:1。[1]以肩、臂部疼痛,麻木,颈部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疼痛向一侧或双侧上肢放射,多为酸痛,钝痛或刺痛,严重者患肢酸痛无力,握力减弱,肌肉萎缩为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因此气血运行障碍经络阻滞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心环节,现将近年来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报告于后。
作者: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精神疾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入院我院的86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单纯的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护患沟通护理治疗,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变状况和护患关系变化情况。结果:2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能力评定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能力提高幅度更大,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患沟通在精神疾病护理过程中应有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能力评定水平和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孙彩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常见的异常表现,近年来,随着体检时影像学诊断应用到甲状腺的检查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影像诊断方法常用的有超声、及 MRI,这2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本文将就超声及 MRI 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琼;何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进行的管理以及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被确诊的、管理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在患者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进行强化指导,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及一般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结果:经过管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对 TC、TG、HDL -C 等糖尿病指征方面的控制要好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费用为(192.3±26.5)元,对照组为(257.8±23.9)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要比对照组治疗费用少,P <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管理治疗,并在心理、饮食和运动等方面进行强化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庭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