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唐素春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弹性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晚期肿瘤癌患者50例,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I,Q -C30),分析对比在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弹性后,50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在给予心理弹性后,肺癌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而症状及特异性项目减轻。结论: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及沟通技巧,及时发现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心理弹性措施,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唐明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实习带教是毕业生从学校迈向社会工作的桥梁,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做好护生带教工作已经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课题。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本文对如何做好实习生的带教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温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运用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先天性听力损伤通过早期发现、早期确认和干预,降低和减少病残率。
作者:胡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JAK 家族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STATS 家族是 JAKs 激酶的底物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Jak /STAT 在介导的生长因子和炎性因子信号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1]。
作者:葛世杰;顾立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皮多种介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 CT 引导多种介入(经皮肺穿刺微波靶向消融、无水乙醇靶向消融)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结果25例不愿或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7个病灶(直径2-6CM)接受了介入联合化疗治疗。31个病灶完全坏死,坏死达83%,6个有部分残留的肿块均为直径较大且贴近或侵犯纵膈、心包或者肺门的。无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少量咯血,少量气胸,少量胸腔积液,低热,给予对症支持处理后均缓解。所有病人均行 GP 方案化疗。治疗后1月增强 CT 显示瘤体缩小,31个完全坏死病灶无强化。6个病灶部分强化,显示残留。3月后,瘤体进一步缩小,一年后完全消融病灶部位仅见少量纤维化影。未完全消融坏死者部分病灶增大。随访3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结论多种介入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张正信;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及MRI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8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进行头颅CT及MRI检查,分析影像结果。结果:CT检查诊断脑梗塞的概率为78.57%,MRI检查诊断脑梗塞的概率为96.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明显优于CT,特别是超急性期或者早期脑梗塞患者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段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30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服务方式,观察组的产妇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是责任护理的助产方式,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产妇的剖腹产率及胎吸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产妇的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生产之后的出血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结论:产科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责任制助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剖腹产数量,对于改善母婴结局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的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的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治愈成功29例,1例因病情过重治疗无效死亡。对照组30例治愈26例,4例治疗无效死亡。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时血液透析是使患者心衰症状快速改善的有效方法,同时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起到了纠正作用,加强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得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燕;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逐步提高,护理工作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所谓舒适就是指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感觉。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模式”引起了护理界的重视,减轻病人痛苦,增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促进病人的舒适度,是目前护士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效、直接的办法,这也是是护理学面临的重大考研,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50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陶娴;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冯×,女,9岁,持续性腹痛2+天,行口服药物及肌注止痛治疗无明显好转于2014年1月26日16时入院。体检:无特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64×109L,血小板计数435×109L,腹部彩超提示:双侧卵巢显示不清,盆腔宫旁6.4×4.1×3.6cm囊性团块,全腹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子宫后方囊性占位,囊壁较厚并局部钙化及周围渗出、积液,考虑右侧卵巢囊肿,不除外合并感染或扭转。临床诊断:卵巢囊肿扭转。1月16日20时在全麻下接受剖腹探查,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护理主要针对预防感染、疼痛对症治疗和促舒适。
作者:颜艳;黄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至2012年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2012年后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科室满意度、清洗合格率、交接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相较实施前科室满意度、清洗合格率及交接准确率均大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消毒质量,提高科室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价值。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孕16~28周引产患者3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利凡诺尔100mg 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实验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 ,bidx2天(总量200mg ),同时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100mg。结果: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术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宫颈裂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较利凡诺尔单一用药效果好、安全有效。
作者:徐硝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创伤骨科患者78例,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创伤骨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为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方式在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96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PBL 教学组)及对照组(常规教学组),每组均为48名。观察组采取 PBL 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两组不同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 PBL 教学法教学后护理安全考试总分为(88.35±4.67),对照组常规教学教学后护理安全考试总分为(72.98±3.85),两组成绩差异明显(P <0.05);两组护生的满意程度差异明显(P <0.05)。结论 PBL 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护理安全教学的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林晓燕;邓秋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患者,研究组进行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从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和疗效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无死亡例数,成功率达80%,对照组有2例死亡,成功率是6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药物治疗结合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相对安全。
作者:赵琳;李岚;贾晓炜;贾贺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硫糖铝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18岁至60岁之间成人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咪替丁0.2g/次,4次/d,睡前加倍剂量;阿莫西林0.25g/次,3次/d;两种药物均是餐后服用。观察组40例,给予硫糖铝1g/次,4次/d,空腹口服;阿莫西林0.25g/次,3次/d,餐后服用,疗程为一个星期。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观察组有效率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此试验中并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硫糖铝比西咪替丁联合阿莫西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进行规范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住院患者84例,为康复组,给予系统康复训练程序;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住院患者74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及随意的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价恢复优良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作者:朱乐全;何德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康教育作为传播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增进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护理作用为了使健康教育发挥治疗效果并融于护理职责中,近年来我院更新观念,大胆实践,将工作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上来,建立起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健康教育的人文理念,运用相应的护理程序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将护理学知识融于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治疗、护理全过程,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每一名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帮助患者大限度地达到生理与心理、社会的平衡与适应。在护理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丹毒宁胶囊中绿原酸的测定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Agilent TG -C18(250mm ×4.6mm,5μm);检测波长324n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比例为12:88:1;柱温30℃;体积流量为1.0mL /min。结果:在0。1267-0.760μg 上绿原酸线性关系良好,RSD 为0.6%,回收率为98.6%。结论:在对丹毒宁胶囊绿原酸进行测定时,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具有重现性好,准确、简便等多种优点,适用于丹毒宁胶囊的绿原酸测定。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帮助剖宫分娩妇女缓解手术疼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2年6月-2013年3月间到我院接受剖宫分娩手术的妇女74例,将这些产妇平均分入观察、对照两组,给观察组妇女进行优质护理,给对照组妇女进行常规护理。收集74例妇女接受护理后的疼痛评级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妇女的疼痛感明显缓解,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给接受剖宫分娩手术的妇女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妇女的术后痛感,应于妇科病房中全面普及。
作者:丁垠竹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