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进行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者为11例,治疗有效者为13例,治疗无效患者6例。2组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者为21例,治疗有效者为6例,治疗无效者为3例。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风险较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黄文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癌症疼痛护理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癌症病人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研究癌症疼痛护理的具体对策。结果:经一系列针对性疼痛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所有病人的疼痛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且在面对自身疾病时的心态较好,能够乐观、积极的配合医师治疗。结论:给予癌症病人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对策,能有效降低病人身体与心理方面的压力,对于改善其生存现状与生活质量都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肾穿刺术是目前较普及的肾活检方法,它是通过穿刺取适量的肾组织做病理活检,以确定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对协助肾脏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1]。肾活检为又创性检查,可发生损伤、出血或感染,故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显得尤其重要。传统观念要求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4h,术前6h必须仰卧于硬板床上,不可翻身。但是,临床上患者如果严格按照上述方法去做,往往感到非常的不舒适,且一个部位连续受压超过2h,就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如何能够在不增加出血率的基础上,既让患者感到大的舒适又能预防压疮的发生,我院肾内科于2013年1~12月对30例肾穿刺术后24h内的患者采用被动翻身的方式进行护理,效果较好。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听芹;撒志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疾病的痛苦及后果对一个人生活、事业、家庭、经济等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悲伤、无助、自责、内疚、抱怨、生活无意义等负性情绪对本次疾病的康复,以及今后他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护士应用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及技能,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渡过心理危机,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正确对待疾病,正确面对疾病,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投入生活、融入社会。心理护理就是要起到调节患者社会角的作用,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调节其情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性能力。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和内涵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也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患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如何让患者得到佳的心理护理,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
作者:党茂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damon 自锁托槽在矫治双颌前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进行双颌前突矫治的12例患者,将其予以自锁托槽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定期随访,观察矫治前后上下颌的尖牙与磨牙的深度、宽度变化情况。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患者上下颌的尖牙、磨牙无论是深度还是宽度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amon 自锁托槽矫治器可对于双颌前突患者的上下牙弓具有较好的扩弓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宏锦;盘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眼部整形美容术后冷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行眼部整形美容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90例术后均采用冷疗法,对照组术后仅予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率、术后肿胀及淤血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无明显疼痛或仅有局部轻微疼痛,基本不需口服止痛药,术后需1-2周肿胀及淤血完全消退;对照组术后2小时局部疼痛明显,大部分需用止痛药,术后需1-2月肿胀及瘀血完全消除,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率、术后肿胀及淤血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眼部整形美容手术后冷疗具有止痛、减轻组织肿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且使用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童大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就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51例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患儿,本组全部患儿都符合脑室管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且经3-5天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病情进展。51例患儿依家属依从性分为两组,全部患者都先行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所选用的种类基于病史情况进行选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等。实验组经家属知情同意,在此基础上鞘内注射1~2 mg/次地塞米松+5~10mg/次万古霉素或头孢曲松(罗氏芬)+5ml 生理盐水,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2-5次。对照组为不同意鞘内注射患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脑脊液血细胞降至正常时间、周围血象降至正常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都明显更加短一些,病死率明显降低,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有效,很少出现后遗症,基本也不会出现呼吸困难、抽搐、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
作者:蔡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乳突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耳鼻喉科收治的86例(168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中耳乳突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乳突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48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肾功能衰竭、昏迷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三项分值都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健康宣教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常见的异常表现,近年来,随着体检时影像学诊断应用到甲状腺的检查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影像诊断方法常用的有超声、及 MRI,这2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本文将就超声及 MRI 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琼;何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静脉注封免疫球蛋白(IvI)G 无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探讨 IvGI 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对238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VIG 无反应型川崎病37例,发生率16.67%。IVIG 无反应型川崎病男女性别比与 IVIG 反应型川崎病男女别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但发病年龄明显低于 IVIG 反应型川崎病(尸<0.05)。WIG 无反应型与有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在热程、皮疹、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口腔及四肢改变无明显差别。但冠状动脉损及合并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血白细胞数特别是中性拉细差异有显著性(P <0.仍)。L〕gistic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小,血沉、C 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拉细胞计数堆高、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是 IVIG 无反应的危险因素。IVIG 单次较分次用药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低。联合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IVIG 无反应型川崎病不少见。年龄较小、白细胞及中性拉细胞计数、ESR 及 CRP 显著升高,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明显降低是发生 IVIG 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危险因素,初治中宜采取 IVIG 单次治疗方法。无反应型性川崎病患儿在继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中可重复应用大剂量 IVIG,仍无效可并用皮质激素。
作者:罗刚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513例患者中的100例,并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早切组和非早切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结果:早切组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sgow Coma Scale,GCS)(7.41±2.09)高于非早切组(6.13±1.71),早切组低氧血症比率(14.0%)低于非早切组(34.0%),早切组肺部感染率(22.0%)低于非早切组(44.0%),早切组死亡率(16.0%)低于非早切组(36.0%)。结论: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型脑外伤患者住院时间、术后 GCS 评分、肺部感染率及死亡率有直接影响,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术对患者术后治疗和护理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临床护理教学也应有更高的要求,如何为医院临床输送合格优秀的护理人才,培养学员的正确审美理念尤为重要。
作者:于华明;侯佃波;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免疫接种现状、伤者伤口处理方式等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狂犬病发病率。方法:选择我门诊处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47例犬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犬伤人群大多分布于青壮年,受伤区域主要以主城区为主,147例占124例(84.4%),受伤后12h 内就诊患者98例(66.7%),犬类伤害占82.3%,受伤部位主要在四肢,III 级暴露是普遍受伤程度。结论:暴露后采取规范化处理措施,对患者采取规范化处理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基础免疫力和免疫依从性,加强落实狂犬病健康教育,为对狂犬病实施预防的关键。
作者:宋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中应用解毒剂、复能剂与积极的护理措施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5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6%以上。结论:对口服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与细致的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裕红;黄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手术室教学质量,促进护理学生尽快掌握手术室护理技能。方法:对我院2013年到2014年的护理学生进行新的带教模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及人际关系。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后,护理学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增加。结论:通过带教模式改革的实行,使在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学生取得了很好实行成绩,同时使老师的带教水平也不断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为临床培养优秀的护理实用人才。
作者:肖志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行腹腔内卵巢移位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均予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同时行腹腔内卵巢移位术。同时选取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行宫颈癌根治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原位保留卵巢,术后未行放疗、化疗等任何治疗。术后随访并比较2组患者卵巢功能变化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1)研究组80.8%(21/26)患者保留了卵巢功能,对照组96.7%(29/30)患者保留了卵巢功能,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 >0.05)。(2)单侧和双侧卵巢移位术、左侧和右侧卵巢移位术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3)研究组有15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33.3%(5/15)出现了围绝经期症状,均伴血清 FSH 异常,4例 E2异常;未行辅助放疗的患者11例,没有人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卵巢移位术后行辅助放疗和未行辅助放疗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4)15例行辅助放疗的患者中,14例测量了移位卵巢的位置,位于脐上3 cm 水平以下的4例患者均出现了围绝经期症状,而位于脐上3 cm 水平以上的1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术后行辅助放疗患者移位卵巢位置位于脐上3 cm 以上者和位于脐上3 cm 以下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5)研究组和对照组保留卵巢的并发症及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内卵巢移位术保留的卵巢功能与原位卵巢功能基本一致,提高了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将卵巢移位于脐上3 cm 以上水平,可防止术后放疗损伤卵巢功能。
作者:韦露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妊娠期糖尿病是导致不良围生结局的常见原因,妊娠期血糖高可降低胎盘对胎儿血氧的供给,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使胎儿耗氧量增多,致胎儿缺氧,严重时死胎。妊娠期糖尿病(GDM)并发酮症时,酮体进入胎儿体内,减少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加重胎儿缺氧和酸中毒。GDM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增加也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1]。GDM患者围生期胎儿宫内安危情况的判断对提高围生儿质量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用胎心监测、生物物理评分等监测 GDM胎儿宫内情况,用这些指标判断胎儿宫内安危时经常出现与临床不符的情况,误诊率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A)阻力指标,用于 GDM患者围生期胎儿宫内情况的预测及判断,旨在探索一条与临床符合性高的监测途径,为临床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周菊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持续进展,终至慢性肾功能衰竭[1]。慢性肾炎根据其临床表现,辨病属于中医的“虚劳”、“水肿”、“腰痛”、“血尿”等范畴,主要病因为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多方面的失调。中医学在《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金匾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热在下焦者,则尿血。”又名溺血、溲血,如《素问·气厥论》有:“胞移热于膀肤,则癃,溺血。”中医近年对其颇有研究,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到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都有大量的文献报导,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立媛;张春艳;郑金梅;吴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为适应人们的健康要求,开展及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知识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对临床专业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提出改善预防医学教学的措施,以期对预防医学教学有借鉴作用。
作者:赫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