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陈芳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至2012年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2012年后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科室满意度、清洗合格率、交接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相较实施前科室满意度、清洗合格率及交接准确率均大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消毒质量,提高科室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价值。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改进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不同固定方法效果的差异。方法观察两种固定方法输液流畅程度、输液渗漏率、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输液流畅度、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渗漏率低于对照组(均 p <0.01)。结论观察组采用的固定方法简单快捷,可以使输液更通畅,患者更满意。

    作者:苏世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法对会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法对会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无保护会阴法组和常规会阴切开方法组共332例产妇的产时及时会阴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保护会阴组在会阴切开率(P <0.05)、会阴疼痛(P <0.05)、产时出血量(P <0.05)、缝合材料用量(P <0.05)等方面明显少于常规会阴切开组;无保护会阴组会阴完整率明显优于常规会阴切开方法组(P <0.05);无保护会阴法组的总裂伤率及 I 度裂伤明显增加;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法产时及时会阴结局总体优于常规会阴切开分娩法。

    作者:王凤琴;张丰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剂量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小剂量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入我院治疗的100例使用小剂量药物联合治疗的高血压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小剂量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存在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有明显变化(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突出,其不但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成本费用较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沙开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牙列拥挤的矫治现状

    目的:牙列拥挤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表现,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以遗传因素为主,受环境因素以及牙齿大小与牙弓大小不协调所致为其主要原因。其矫治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颌面部发育状况、牙列拥挤程度及咬合关系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矫治方案,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小雯;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输液护理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护患的沟通技巧分析。方法:抽取医院急诊输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护理。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输液护理护患的沟通技巧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谭华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替沙星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测定技术分析

    目的:测定注射用加替沙星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C18,ψ(乙腈∶甲醇∶醋酸-三乙胺缓冲液∶十二烷基磺酸钠)=30∶40∶30∶0.25 g 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加替沙星在8.05~161.0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RSD 为0.4%。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可靠,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李锴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持续进展,终至慢性肾功能衰竭[1]。慢性肾炎根据其临床表现,辨病属于中医的“虚劳”、“水肿”、“腰痛”、“血尿”等范畴,主要病因为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多方面的失调。中医学在《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金匾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热在下焦者,则尿血。”又名溺血、溲血,如《素问·气厥论》有:“胞移热于膀肤,则癃,溺血。”中医近年对其颇有研究,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到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都有大量的文献报导,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立媛;张春艳;郑金梅;吴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骨科疼痛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在骨科领域中,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疼痛进行护理时的护理特点。方法:对骨科患者第一时间内采取对症护理,大程度的缓解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患者的疼痛缓解减轻了,身体状态明显得到改善,身体的功能恢复也比较好。结论:及时有效地对骨科患者进行止痛护理能起到很好的成效,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洁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3年宜宾市翠屏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目的:分析宜宾市翠屏区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 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 AEFI 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年共报 AEFI 13例,涉及8种疫苗,其中甲肝疫苗报告发生率高(46.23/10万),反应类型以异常反应为主76.92%(其中过敏性皮疹占异常反应70%)。病例主要发生在1岁组人群(53.85%)。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38.46%)和11月(30.77%),多在接种后24h 内发生(69.23%)。结论翠屏区 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比较高,但仍需要加强 AEFI 监测工作,规范预防接种操作,严格掌握禁忌症,减少 AEFI 发生。

    作者:周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多西紫杉醇治疗。结果观察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的为27例,有效率为87.1%,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5例,一年生存率为80.6%,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为24例,有效率为77.4%,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0例,一年生存率为64.5%,15例出现不良反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科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在产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产科护理的96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温馨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高,试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讨论:产科中应用温馨助产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产程,提高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产后出血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春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i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6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 PEP42例,对停经时间、包块大小、术前血β-HCG 水平、术式、术中使用甲氨蝶呤等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PEP 的发生与停经时间<40天、妊娠包块直径≥2.5cm、术前血β-HCG 水平≥3000mIU /ml、手术方式、术中使用甲氨蝶呤因素相关(P <0.05)。结论: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对有高危因素或术中未找到绒毛组织常规输卵管妊娠局部注射 MTX 可降低 PEP 的发生率,局部注射 MTX 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祖拉牙提·加帕尔;狄丽努尔·热孜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在重症胸外伤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机械通气对于重症胸外伤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中选取30例因胸外伤致 ARDS 病例,通过机械通气对该组患者进行抢救,观察应用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6.67%,死亡患者均为多器官及循环系统功能衰竭伴有弥漫性出血,引发败血症致死。结论:有效及时的机械通气及全身综合治疗可有效提升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广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科住院病人的舒适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逐步提高,护理工作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所谓舒适就是指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感觉。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模式”引起了护理界的重视,减轻病人痛苦,增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促进病人的舒适度,是目前护士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效、直接的办法,这也是是护理学面临的重大考研,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50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陶娴;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近年来我科加强对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排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以加强预防和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结果每月透析550余人次,到目前为止,透析患者未发生1例医院感染,医护人员也无感染发生。结论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提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查找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就能够防患于未然,避免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邵俊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钠肽在预测心绞痛再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再次发作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脑钠肽的浓度,对80例患者进行随访,直至心绞痛再发。结果在80例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再发,发生率为15%;而68例未再发心绞痛的患者,在治疗后脑钠肽的浓度要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再发心绞痛的患者治疗后脑钠浓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临床进行了积极合理的治疗后,其脑钠肽水平是显著低于治疗前,因此通过对脑钠肽水平的监测可以一定程度的预测心绞痛再发几率,意义重大,值得肯定。

    作者:高三亮;杨春光;靳国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呼吸道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上呼吸感染并发低钾血症的病因及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低钾血症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了解上呼吸道并发低钾血症的原因与特征。结果通过治疗之后,全部患者的低钾血症的临床症状皆于24h之内消失;在接受48h的治疗之后,有26例患者的血钾回到正常范围,所占比例为57.8%,48~72h内,有13例血钾回到正常范围,所占比例为28.9%,72h后有6例血钾恢复正常,所占比例为13.3%。结论上呼吸感染患者并发低钾血症,与多种原因有关,加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前的血钾检查,对预防低钾血症是极为关键的。

    作者:普布卓玛;蒋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胫骨 Pilon 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 Pilon 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60例胫骨 Pilon 骨折患者,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n =30)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n =3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仅1例皮肤感染,对照组畸形愈合、骨折移位7例,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胫骨 pilon 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蒋政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例 III ~IV 期带入压疮患者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20例 III ~IV 期带入压疮患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的护理能力,以促进压疮愈合,预防和减少带入压疮的再次发生和加重。

    作者:王巧玲;田美琴;郭金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效急救措施。方法:将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急诊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咳嗽、喘息及肺部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0.00%,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魏文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