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列拥挤的矫治现状

马小雯;王小琴

关键词:牙列拥挤, 正畸学, 矫治
摘要:目的:牙列拥挤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表现,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以遗传因素为主,受环境因素以及牙齿大小与牙弓大小不协调所致为其主要原因。其矫治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颌面部发育状况、牙列拥挤程度及咬合关系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矫治方案,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药典2010年版、2005年版一部收载毒性中药材与饮片比较分析

    本文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2005年版毒性中药、中药材与饮片收载情况与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毒性中药材禁用、忌用和慎用与剂量和注意事项的关系,总结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王晓燕;李梅;韩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6月~2012年4月收住入院行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治疗的106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47.4±19.3分。结果:术后106例获随访1~38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6±10.6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膝关节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志;张明;卓祥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是21世纪主要的人类杀手之一,要想关注人类的健康就必须要关注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这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本研究对心血管疾病概述、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发展状况、优势以及局限性分析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乐春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超复检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B超复检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13例B超复检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诊断肝破裂例、脾破裂例、肾破裂例、胰腺损伤例、小肠损伤例、膀胱破裂例、卵巢囊肿破裂例,误诊1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7.35%,高于单次B超检查的82.8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复检能准确地判断腹部的损伤程度和性质,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呼吸道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上呼吸感染并发低钾血症的病因及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低钾血症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了解上呼吸道并发低钾血症的原因与特征。结果通过治疗之后,全部患者的低钾血症的临床症状皆于24h之内消失;在接受48h的治疗之后,有26例患者的血钾回到正常范围,所占比例为57.8%,48~72h内,有13例血钾回到正常范围,所占比例为28.9%,72h后有6例血钾恢复正常,所占比例为13.3%。结论上呼吸感染患者并发低钾血症,与多种原因有关,加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前的血钾检查,对预防低钾血症是极为关键的。

    作者:普布卓玛;蒋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过程中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86%;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2.86%,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加味保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加味保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应用加味保元汤治疗。对比两组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所有患者 LVEF、FS 均有所上升,其中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0.05)。结论应用加味保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汤守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在重症胸外伤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机械通气对于重症胸外伤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中选取30例因胸外伤致 ARDS 病例,通过机械通气对该组患者进行抢救,观察应用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6.67%,死亡患者均为多器官及循环系统功能衰竭伴有弥漫性出血,引发败血症致死。结论:有效及时的机械通气及全身综合治疗可有效提升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广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放射性瘢痕18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鉴别

    目的:探析乳腺放射性瘢痕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鉴别。方法我院2005年-2013年收治乳腺放射性瘢痕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结果乳腺放射性瘢痕患者的中间年龄是48岁(23-75岁),有6例患者因乳腺肿块就诊;在18例患者中,单纯性的乳腺放射性瘢痕2例(11.1%),伴有其他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7例(38.9%),伴有乳腺癌的患者9例(50.0%)。单纯和伴良性病变的患者4例给予超声检查,5例给予 X 线检查,临床初诊的误诊率55.6%,超声诊断的误诊率33.3%,X 线检查的误诊率37.5%,冰冻病理诊断的符合率100%。伴乳腺癌的患者给予各种辅助检查,均显示为乳腺癌。18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手段治疗,术后进行随访6-60个月,患者均健在,无局部的复发及继发乳腺恶性病变。结论乳腺放射性瘢痕患者临床上多伴有其他的乳腺疾病,术前检查容易与乳腺癌混淆,目前与乳腺癌的关系不明确,局部的手术切除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

    通过对1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用药观察、心理干预、基础护理、呼吸机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终康复出院。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病情的预后及康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康复快,为类似病例的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付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发展中的难题和对策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手术通路、器械等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虽然已经逐步发展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但仍存在一些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这种方法为患者大大减轻手术痛苦和风险,并且使术者的操作简单化。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单孔腹腔镜技术乃至整个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会推动微创医疗技术的进步。

    作者:刘沛锭;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与影响因素,为有针对的进行职业心理干预,改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倦怠状况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采取 Maslach 职业倦怠量表对我市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结果被调查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类别低、参与工作时间短、收入低、工作压力大、单位管理制度差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结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尤其是情绪衰竭上,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职业倦怠程度严重的人员,需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

    作者:周维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给予心理护理和环境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助产质量、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提高助产质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利于产后快速恢复。

    作者:丁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给予护理干预,再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具有人性化、个体化、精细化理念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腹部手术中时,可明显的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一步地为促进患者术后的伤口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谢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第一线,以病人多,急、重、危、人流量大、工作量繁重为特点,护患之间容易引起摩擦。此外患者及家属对急救知识缺乏,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由此决定急诊科护理具有高风险性,也是护患纠纷高发区,怎样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需要医院管理层和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分析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

    作者:郭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胸部X线癌诊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胸部 X 线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胸部 X 线、CT 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0例肺癌患者中胸部 X 线诊出26例,诊出率为65%,其中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75%,中央型肺癌诊断准确率为63.67%。CT 诊出36例,诊出率90%。CT 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胸部 X 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部 X 线主要用于肺癌初诊,需结合 CT 检查进一步诊断,提高肺癌临床诊断准确率,为肺癌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

    例1.患者,23岁,未婚。因急性左下腹痛1天于2011年10月5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既往体健,否认性生活史一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区触及约直径10 cm 包块,压痛明显,B 超检查示:子宫左侧弱回声区,大小108 mm ×101mm ×95 mm,部分呈中等回声,周边见彩色血流,提示子宫左侧囊性为主混合块,附件来源可能。肿瘤标志物血清学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前诊断:腹痛待查,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可能。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子宫前壁下段官颈峡部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处约直径10 cm 大小囊性肿块,呈灰黄灰白色,局部见暗褐色陈旧性出血,双侧卵巢输卵管外观无异常。遂行腹腔镜下子宫肿块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示:纤维组织性囊壁组织,未见恶性病变。术后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肿瘤细胞多呈圆形,部分为梭形;细胞形态较规则,异型性不明显;细胞质部分透亮,有的为淡嗜酸性颗粒状,核仁不明显,肿瘤间质玻璃样变性,未见核分裂象,未见坏死及血管浸润。免疫组化:HMB45(+++),Desmin(+).Ki -67(2%,+),P53(一),Vimentin(一),CDl0(-),CD34(一),ER(一), AEl /AE3(一)。病理诊断:(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术后5天痊愈出院。未行放化疗,术后随访11个月,未见疾病复发转移。

    作者:王怀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管结石22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胰管结石的临床诊治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22例胰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胰管结石的具体部位将患者分为4种类型,I 型:结石主要集中于胰体头部,共9例;II 型:主要集中于胰体部主胰管,共7例;Ⅲ型:结石主要集中于胰体尾部,共4例;Ⅳ型:广泛分布在胰体头部、体部、尾部,共2例。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结石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22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采取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 Roux-en-Y 吻合术的患者13例;单行胰体尾部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激光碎石2例;其余2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全部患者均治疗效果良好,症状缓解后出院。讨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应证和治疗方式。

    作者:黄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拟癌热清汤剂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癌热清汤剂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的癌性发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萘普生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癌热清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停药7天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停药14天患者复发率为12.5%,停药7天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7.5%,停药14天患者复发率为37.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癌热清汤剂对癌性发热治疗效果确切,复发少,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800例婴幼儿啼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800例婴幼儿的啼哭现象,探索其啼哭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800例婴幼儿,认真观察记录其啼哭的过程现象,探讨其原因和护理方法。结果:病理性的原因可能引起婴幼儿的啼哭,生理性的原因也可能引起婴幼儿的啼哭,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啼哭现象有所缓解。结论:婴幼儿的啼哭主要由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原因引起,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婴幼儿的啼哭现象。

    作者:向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