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复检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刘国强

关键词:损伤, 腹部B超, 复检
摘要:目的:探讨B超复检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13例B超复检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诊断肝破裂例、脾破裂例、肾破裂例、胰腺损伤例、小肠损伤例、膀胱破裂例、卵巢囊肿破裂例,误诊1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7.35%,高于单次B超检查的82.8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复检能准确地判断腹部的损伤程度和性质,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亦有重要价值。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有效应用

    目的:进一步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收集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集的52例骨科创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26对照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26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2%)显著优于对照组(76.9%),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2%)显著优于对照组(76.9%),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几率,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姚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48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分析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经预后处理的客观因素进行探讨,为百草枯中毒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中毒后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中毒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内科的常规治疗即进行彻底的洗胃并在静脉处使用大剂量激素以及抗自由基药物。结果: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26例死亡,22例存活;存活组中中毒距洗胃时间(min)、中毒剂量(ml)、WBC(*109/ML)、BUN(nmol /L)、CO2CP 等指标进行监测。结论:在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的早期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彻底的清理胃肠道内的毒物,尽可能的减少毒物对内脏重要器官的侵害,做好口腔护理工作以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工作,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中毒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贺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前超声诊断58例胎儿肾积水及出生后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积水及出生后动态观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58例(79只肾)的胎儿肾积水发生的时间、肾血管阻力指数(RI)、肾实质的厚度、积水程度、有无伴随畸形及羊水指数等进行随访分析,按肾盂前后径值(APD)法进行分级(I 级-V 级)。结果 I 级33例(41只肾)与 II 级12例(18只肾)积水消退。III 级7例(10只肾)手术治疗。IV 级4例(7只肾)手术治疗。V 级2例(3只肾)手术治疗。结论对于胎儿肾积水产前及产后 I 级、II 级肾积水可自然消退,III 级以上胎儿肾积水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作者:马少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化疗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讨论化疗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根据肿瘤有无发生转移分为2组,转移组32例,无转移组48例,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80例,将其定为对照组,分析对比各组患者化疗前后的各项凝血指标浓度。结果:转移组 FIB 化疗后为(3.22±0.74)g/L,化疗前为(3.92±1.02)g/L,无转移组 FIB 化疗后为(2.55±0.73)g/L,化疗前为(3.06±0.71)g/L,两组化疗后 FIB 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 <0.05),转移组 FIB、D -D高于无转移组(P <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具有显著高凝状态,随着出现转移灶可导致高凝状态加重,化疗可导致血栓形成出现一过性增加的风险,应明确患者高凝状态变化以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纹横小切口45例患者的疝气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腹纹横小切口45例患者的疝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以后的相关临床实践。方法:选取在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住院病人进行腹纹横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及时观察和记录腹纹横小切口进行疝气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在进行腹纹横小切口的疝气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较佳,患者术后恢复比较良好,精神状态也比较好,伤口愈合较快,切口为甲级,在观察和记录术后治疗效果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状。结论:采用腹纹横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疝气,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异常反应,治疗费用较少,切口较小,手术技术较为简便,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的状况,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以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扶正安神通督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8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扶正安神通督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病例,观察组采用扶正安神通督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3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采用扶正安神通督针刺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定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及家属心理弹性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弹性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晚期肿瘤癌患者50例,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I,Q -C30),分析对比在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弹性后,50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在给予心理弹性后,肺癌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而症状及特异性项目减轻。结论: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及沟通技巧,及时发现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心理弹性措施,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唐明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纤维瘤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纤维瘤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50例患者,首先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其次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预组发生术后感染2例,常规组发生术后感染11例;干预组切口一期愈合48例,常规组切口一期愈合33例;干预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常规组发生不良反应24例。干预组患者均对护理较为满意,满意率达100%,常规组患者满意程度为68%。即干预组的临床恢复效果显著,并且普遍好于常规组的临床恢复效果。结论:临床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相比较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及不良反应、感染的发生率均有较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郑静;秦凌云;徐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替沙星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测定技术分析

    目的:测定注射用加替沙星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C18,ψ(乙腈∶甲醇∶醋酸-三乙胺缓冲液∶十二烷基磺酸钠)=30∶40∶30∶0.25 g 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加替沙星在8.05~161.0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RSD 为0.4%。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可靠,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李锴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腋臭手术与电离子治疗腋臭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别使用微创治疗和电离子治疗腋臭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腋臭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在与患者充分有效的沟通之后,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治疗组的患者使用微创的手术方式,而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电离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的治疗有效率,创面的愈合时间。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20/2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16/20),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照组患者有5例复发,治疗组有1例复发,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讨论使用微创的手术方式治疗腋臭不仅具有创伤小易恢复等优点,而且较电离子治疗的手术方式而言更加具有复发率低,治疗率高等优势,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赵文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为(3.3±0.5)d,总有效率为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居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神经生长因子控释凝胶促进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研究

    目的:运用纤维蛋白胶(FG)结合神经生长因子(NGF)包裹 SD 大鼠坐骨神经断端,通过纤维蛋白胶控释 NGF 以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并减少神经吻合口瘢痕形成。方法:SD 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A 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神经外膜直接缝合,然后吻合口包裹 FG/NGF 凝胶,B 组:神经外膜直接缝合,吻合口未包裹凝胶。分别于术后第1、3、5、7周行术侧足迹实验检测,术后2月行术侧三头肌湿重恢复率测量、电生理测定、甲苯胺蓝染色、透射电镜分析等。结果:同一时间段两组间比较,各指标 A 组明显好于 B 组。结论:NGF 缓释凝胶可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损伤的修复并防止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粘连。

    作者:王利兵;敖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质指数(BMI)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按照 BMI 数值,对某体检中心240名人群分为超重组(70名)、肥胖组(85名)和正常组(85名),对两组人群进行 BMI 检测,分析其血糖水平。结果:超重组、肥胖组的酗酒人数明显多于正常组,男性、女性腰围粗于正常组(P <0.05);正常组糖尿病发病率为10%,超重组为44.7%;肥胖组为57.4%;三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随着 BMI 的不断增加,会使糖尿病发生率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肥胖、超重人群的健康教育,有效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做好行为干预活动,使 BMI 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本文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阐述了近5年来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研究进展。病因病机分3方面:先有消渴后产生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两者常互相影响,相互为患;分阶段阐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逐步加重的过程。辩证论治中列举了近来常用的治疗方药及针灸,推拿治疗。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药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作者:丁康钰;张斌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环磷腺苷葡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 BNP 及 hs -CRP 的影响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BNP、hs -CRP 水平的影响。方法:对90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连续静脉应用1周,比较两组患者 BNP、hs -CRP 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的 BNP、hs -CRP 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 BNP、hs -CRP 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潘欢军;徐丹蕾;徐云根;林扬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免疫检查结果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免疫检查结果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患者64例编为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具有蝶形红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症状。另选取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检查指标有差异,P <0.05,治疗组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以上数据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血清指标免疫球蛋白(IgG)、抗核抗体(ANA)、补体3(C3)及抗双链 DNA 抗体(-dsDNA)等免疫检查指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帮助。

    作者:袁福江;周凤伟;张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观察

    有研究认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可有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1〕。但两者复合的适浓度,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结果也不尽相同〔2〕。本文通过近年我院采用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复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观察结果,探讨两者复合的适宜浓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杜诚;王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社区预防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社区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将某社区86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干预组实施积极的健康宣传、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等措施,对照组未干预,半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病率。结果干预组心绞痛发生5例,发病率11.62%;对照组心绞痛发生17例,发病率39.53%。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社区的预防和干预,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病率,对患者重拾信心,恢复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德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过敏性耳鼻咽喉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由于环境的污染造成过敏性疾病增加率越来越高。过敏性疾病的种类很多,而其中为常见的则是呼吸道和皮肤过敏。过敏性耳鼻咽喉眼疾病的症状较为多变且机制也很复杂。本文将对过敏性耳鼻咽喉眼疾病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张福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对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病变的综合征,是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心肌梗死、脑水肿、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和败血症等致命并发症,一旦出现酮症酸中毒,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正确的护理事关重要。

    作者:林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