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平
膝关节内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由于损伤涉及关节面,常对膝关节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限。近年来,微创膝关节镜下监测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内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能早期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我院在膝关节镜下监测治疗膝关节关节内骨折60例,制定并实施了手术前康复训练计划,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君霞;田文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实习带教是毕业生从学校迈向社会工作的桥梁,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做好护生带教工作已经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课题。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本文对如何做好实习生的带教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温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诊治的74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将其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来曲唑治疗,对对照组采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的转化率及副作用三方面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情况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治愈和好转的忠者例数多于对照组,有效率较高。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确切,适宜推广。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消渴目病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致盲性眼病,是消渴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以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纤维化甚至牵引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对病人及家属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针对本病特点实施辨证护理,对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又称消耗性凝血病,去纤维蛋白综合征。DIC 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为常见和严重的凝血疾病。可发生在许多疾病过程中,有些致病因素激活体内凝血系统,导致微循环系统发生广泛的微血栓,由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消耗,临床上出现严重的出血倾向和血管内溶血。并因微血栓形成导致受损脏器功能障碍,进而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加重出血。
作者:林文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商环吻合器进行包皮环切术进行在儿童组与成年组之间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统计分析82例成人及222例儿童使用商环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治疗情况,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中疼痛程度、手术后疼痛程度、外观满意率的情况。结果与成年组比较,儿童组进行商环吻合器包皮环切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及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术后疼痛更轻,切口愈合时间更短。结论儿童应用商环吻合器进行包皮环切术相对于成人具有愈合快,术后疼痛轻的优点,值得在儿童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涂旦;廖跃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蒙医药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蒙医药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作者:朝格吉布胡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牙列拥挤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表现,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以遗传因素为主,受环境因素以及牙齿大小与牙弓大小不协调所致为其主要原因。其矫治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颌面部发育状况、牙列拥挤程度及咬合关系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矫治方案,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小雯;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在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的功效和价值,总结经验,提高实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高频彩超在某院临床检查的50例患者并发症情况的综合收集和整理,确定隆乳充填物的不同表现,并根据此制定手术方案,其得出的结果和高频彩超检查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看高频彩超实际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的超频彩超检查结果的分类整理发现,在全部患者中,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为丰乳填充物的15例(20只)患者乳房出现明显变硬感,10例(12只)患者左右乳房出现不对称,注射的填充物出现了位移现象。13例(20只)患者乳房局部区域出现了硬结。采用硅凝胶作为填充物的隆乳患者中假体纤维出现囊性薄膜挛缩7例,硅凝胶填充物假体囊破裂3例,填充物位移患者2例。结论:高频彩超在对上述患者的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硅凝胶假体)术后的并发症诊断结果和实际手术记过吻合,是诊治隆胸术后并发症有效科学的方法,能够为临床检查提供准确直观的诊治依据。
作者:任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内科护理学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整体性强,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学校的扩建和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出现了临床见习不足、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使以临床见习为主要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建立能适应新型医疗形势的临床专业课实践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
作者:赵喜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中医美容行业的发展,在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中医美容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医美容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中医美容领域的良好发展。
作者:孙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健康健康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10%)、复发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复发,是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韩丹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5%ALA 外敷于面部皮损处,全面部封包1小时,后用635nm 半导体激光器照射,输出功率100mW/cm2,照射总能量50~60J/cm2,治疗3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7~14天。结果:32例患者中23例经 ALA -PDT 治疗有效,5例治疗后好转,2例无明显疗效,2例治疗1次后因各种原因失访。有效率86.67%。结论:低浓度5-ALA、短时间封包、红光为光源的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是一种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的治疗新途径。
作者:孙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及对其预后造成影响。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共100例。使用免疫组化SP法对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的淋巴管密度进行检测并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远期存活率等指标。应用Kaplan-Meier法以及Log0rank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肿瘤周边微淋巴管密度与肿瘤中心微淋巴管密度同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激素受体及基层侵袭无明显关联。肿瘤周边区为淋巴管密度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管转移情况有关。结论淋巴管密度是造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作者:廖凌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评价蓝光联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经临床确诊的寻常型痤疮患者15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给予蓝光联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外涂。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皮损均有明显好转,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82.90%,对照组为55.5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蓝光联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冯华;倪文琼;陈自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外套管柔韧、刺激性小,不易刺破血管,可随意弯曲、不易脱出,便于肢体活动,在临床上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对病人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有利于危重病人的临床用药和抢救,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已越来越被广大病人及护士所接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预防医学课程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学科。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采取老师讲授、实训操作、期末考核的方式。多年的预防医学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讲授知识,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形式单调,学生只是听课、记笔记,被动学习,师生间、同学间无良好交流互动,教学效果差,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已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了使学生将新的的知识信息同先前的医学知识有机结合,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郑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儿童发热临床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取得的疗效。方法:选取近来两年多来到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就诊观察的发热症状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 AB两组,其中 A 组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B 组应用乙酰氨基酚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 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B 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 B 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发热儿童临床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退热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各医疗机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武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超声检查技术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患者二维声像图特点,分析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并综合手术病理结果予以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3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3例宫角妊娠,13例宫颈妊娠,24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符合86例,误诊6例,其中29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1例宫角妊娠,13例宫颈妊娠,24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应用价值。
作者:欧江凯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