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英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夹对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测内镜下止血夹止血成功率。结果首次止血成功率百分之百,使用止血夹147枚,在完成止血的七十二小时中出现再出血患者2例,再出血率3.33%,所有患者皆未转自外科治疗,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消化道出血通过内镜下止血夹实施止血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再出血率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有效提升止血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红;徐银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将80例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给予催产素,实验组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再给予米索前列醇,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产后出血率、产后不同时间的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上的差异。结果结果比较发现,实验组的产后出血率和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三产程的时间上也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临床中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的方法,对于预防产后出血以及控制出血量上都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缓解胃肠扩张,有效控制肠管内体液,同时增强胃肠蠕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玄翠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扶正安神通督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病例,观察组采用扶正安神通督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3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采用扶正安神通督针刺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定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壳聚糖口腔生物敷料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各类口腔溃疡患者共1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用壳聚糖口腔生物敷料治疗。对照组6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5.1%。结论本品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给药方便、使用安全。口腔溃疡是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常以口服或外擦抗炎药物治疗,但由于病灶局部药物浓度低或药物在溃疡部位停留时间短,疗效均不理想。以抗菌、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增强免疫功能药物为依据,制备的壳聚糖口腔溃疡膜,临床治疗87例口腔溃疡患者,总有效率达85.1%,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巧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阑尾炎性包块的经典观点主张非手术治疗2~3个月后再择期手术。但其存在炎症消散时间长、易复发、需再次手术等情况。但主要认为是由于阑尾急性炎症反应后阑尾周围出现脓肿和炎性包块,多由细菌感染。阑尾炎性包块粘连型、脓肿型和肿块型。一般临床诊断较为容易,患者多有转移的疼痛,且腹痛是常见的早症状、胃肠道症状、乏力、发热,且病程在48h 以上者,经查体可触及右下腹包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阑尾炎性包块治愈的关键。本院为加强临床诊治手段,对30例阑尾炎包块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险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不同时机运用中医补益法协同化疗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80只裸鼠实施人结肠癌LoVo细胞移植手术,建立裸鼠结肠癌模型。经过8天的培养成瘤后,随机选取移植成功的60只结肠癌裸鼠,并随机分为六个不同的组别: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提前干预组,同步干预组,延后干预组。在16~23天给予中药组补益汤方剂的中药治疗;给予化疗组,提前干预组,同步干预组,延后干预组5-Fu腹内注射的化疗;另外,在8~15天给予提前干预组补益汤方剂的中药治疗,在16~23天给予同步干预组化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治疗,在24~31天给予延后干预组中药治疗;同时给予模型组腹内注射生理盐水。用药结束后,在第32天,选取所有小组的裸鼠各一半,摘除眼球法处死,分理出体内的结肠肿瘤,测量每组裸鼠肿瘤的平均体积,平均体重,肿瘤组织经处理后做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测其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光密度。剩余的裸鼠继续观察其生命体征,记录其平均生存期。结果:肿瘤的平均体积结果显示,除了中药组外,其他组的平均体积都明显小于模型组,而且有提前干预组和延后干预组要明显小于化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的平均重量比较显示,除了中药组外,其他组的平均重量都小于模型组,延后干预组要明显小于化疗组;各组的生存期比较显示,除中药组外,其他各组生存期都长于模型组,以延后干预组和提前干预组为长;对于相关凋亡蛋白光密度的测定,除中药组外,其他组的都与模型组有差别,提前干预组和延后干预组与化疗组和同步干预组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以化疗作为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时,以中医补益法在化疗前后进行协同治疗能够抑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其机制可能与中药治疗提高了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崔娜妮;侯瑶;佘俐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例1.患者,23岁,未婚。因急性左下腹痛1天于2011年10月5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既往体健,否认性生活史一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区触及约直径10 cm 包块,压痛明显,B 超检查示:子宫左侧弱回声区,大小108 mm ×101mm ×95 mm,部分呈中等回声,周边见彩色血流,提示子宫左侧囊性为主混合块,附件来源可能。肿瘤标志物血清学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前诊断:腹痛待查,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可能。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子宫前壁下段官颈峡部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处约直径10 cm 大小囊性肿块,呈灰黄灰白色,局部见暗褐色陈旧性出血,双侧卵巢输卵管外观无异常。遂行腹腔镜下子宫肿块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示:纤维组织性囊壁组织,未见恶性病变。术后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肿瘤细胞多呈圆形,部分为梭形;细胞形态较规则,异型性不明显;细胞质部分透亮,有的为淡嗜酸性颗粒状,核仁不明显,肿瘤间质玻璃样变性,未见核分裂象,未见坏死及血管浸润。免疫组化:HMB45(+++),Desmin(+).Ki -67(2%,+),P53(一),Vimentin(一),CDl0(-),CD34(一),ER(一), AEl /AE3(一)。病理诊断:(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术后5天痊愈出院。未行放化疗,术后随访11个月,未见疾病复发转移。
作者:王怀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学生是校园环保的生力军。环境保护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对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校园环保教育也应是环保教育的一部分。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环保的现状,增强大学生对校园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肖亮亮;刘汉群;郭晨微;康亚斌;钟韵;郝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30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服务方式,观察组的产妇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是责任护理的助产方式,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产妇的剖腹产率及胎吸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产妇的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生产之后的出血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结论:产科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责任制助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剖腹产数量,对于改善母婴结局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严重多发伤患者合并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肾损伤38例临床资料,总结多发伤合并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结果本组38例闭合性肾损伤中,肾挫伤21例,肾裂伤12例,肾蒂血管伤1例,其他4例,38例均伴其他重要脏器损伤。血尿36例,占94.74%,B 超阳性率84.21%,CT 阳性率100%。保守治疗32例,手术治疗6例,死亡8例。结论严重多发伤合并肾损伤易忽视,抢救时应常规留置导尿,尿液检查,床旁 B 超检查应作为诊断和筛查肾损伤的常规检查方法,病情允许 CT 是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肾脏损伤类型、伤情程度及合并伤情况。保守治疗是多发伤合并肾损伤重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莫志强;李玉玲;韩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乳腺叶状肿瘤 X 线、超声及 MRI 的检查,分析探讨其各自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影像学表现:其中23例均行超声检查、15例行 X 线检查、MRI 超声检查8例。结果:23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9例,交界性6例,恶性8例;15例 X 线检查: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2例)及分叶状(13例),密度较均匀的致密影、边缘清晰的分叶状肿块12例,2例肿块内见钙化灶;23例超声不均匀中低回声18例,血流较丰富、,8例 MRI 检查平扫 T1WI 均呈等信号或较低信号,T2WI 及 DWI 均呈高信号,2例呈低信号分隔。
作者:周飞;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大出血或体液丢失,或体液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发生微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障碍。由于其病理过程能够迅速引起或导致引起神经、内分泌、循环和代谢等重要功能紊乱或障碍,故休克又可称为是一种全身细胞急性缺氧的综合征[1]。低血容量性休克为外、妇科常见病例,具有病情危重、失血量大、进展迅速等特点,而抢救有效的手段是尽早手术止血[2]。手术室作为救治休克患者重要的部门,伤后得到救治时间的长短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短时间内予以救命性治疗与系统性病因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3],现将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杨兰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微创小切口埋线法重睑术形成机制及适应症。方法采用微创切口对32例患者实施手术。结果32例患者术后肿胀反应轻,形态满意者30例。较满意者2例。结论此手术方式损伤小,恢复快,效果自然。
作者:马良;胡志奇;张立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1例被山林野猪咬伤致头面部皮肤严重毁损伴脑外伤的病人,行吻合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手术一期修复创面,预防因创面暴露而致的局部和颅内感染,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耿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便秘是以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大便间隔时间延长,常伴有排便不尽感及肛门下坠感为主要表现。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手术,及环境改变等原因使便秘的发生率达90%,而便秘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麦海芬;欧艳;李尔勤;全小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乳腺放射性瘢痕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鉴别。方法我院2005年-2013年收治乳腺放射性瘢痕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结果乳腺放射性瘢痕患者的中间年龄是48岁(23-75岁),有6例患者因乳腺肿块就诊;在18例患者中,单纯性的乳腺放射性瘢痕2例(11.1%),伴有其他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7例(38.9%),伴有乳腺癌的患者9例(50.0%)。单纯和伴良性病变的患者4例给予超声检查,5例给予 X 线检查,临床初诊的误诊率55.6%,超声诊断的误诊率33.3%,X 线检查的误诊率37.5%,冰冻病理诊断的符合率100%。伴乳腺癌的患者给予各种辅助检查,均显示为乳腺癌。18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手段治疗,术后进行随访6-60个月,患者均健在,无局部的复发及继发乳腺恶性病变。结论乳腺放射性瘢痕患者临床上多伴有其他的乳腺疾病,术前检查容易与乳腺癌混淆,目前与乳腺癌的关系不明确,局部的手术切除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对医学及其人文性的思考越来越多,对于生命的思考越来越深刻。人体解剖学不仅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课堂。本文将就临床医学专业的《人体解剖学》在教学中结合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作者:王艳秋;曹园园;刘;王玮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在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导学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结果发现试验班与对照班成绩有显著差异,试验班成绩频率分布和平均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此方法具有一定运用价值。
作者:赵家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众多疾病的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因子激活,微血管中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终出现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等综合征[1]。DIC 引起的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并不高,但该病变化快、病程异常凶险,母婴病死率极高。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有15例患者出现产科 DIC,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重点介绍如下。
作者:颜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归纳并总结小儿颅脑损伤并发癫痫的引发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在本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小儿颅脑损伤并发癫痫症患者当中选取30例患者的治疗资料作为分析对象。结果:所选患者在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与治疗下,其病情均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并给与相应的护理与指导,对控制患者的病情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
作者:王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