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丁康钰;张斌霞

关键词: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辩证治疗, 综述
摘要:本文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阐述了近5年来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研究进展。病因病机分3方面:先有消渴后产生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两者常互相影响,相互为患;分阶段阐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逐步加重的过程。辩证论治中列举了近来常用的治疗方药及针灸,推拿治疗。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药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差错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是指已经发生在患者身上,但未造成后果(如漏服维生素),或虽有不良后果但不严重(如错点散瞳剂,但未引起失明)的现象。在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时有发生,对患者和家属及经济利益和对护理人员的形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举证倒置的实施,社会对医院增多了关注,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防范护理差错,改善医患关系,取得社会信赖,让病人放心治疗和护理,成为护理管理者所面对现实问题,因此,全面分析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香;杨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对急性脑出血应用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详细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包括心理护理、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多种护理方法,总结在急性脑出血中应用这些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66例急性脑出血通过急救和护理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63例(95.5%),死亡3例(4.5%)。死亡原因以脑疝(1例,占1.5%)和脑干出血(2例,占3%)两种。治疗过程中有7例出现发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0.6%。所有患者短住院时间(13.5±2.9),长住院时间(26.1±1.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出血过程中能够给予针对性且有效的护理服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疾病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应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它的主要危害在于其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可以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更常见而且重要的是引起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鉴于其危害性,我们更要关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作者:王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重耐药菌患者临床感染情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院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RB)患者感染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及护理对策,以减少患者多重耐药菌临床感染情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患者中出现 MRB 感染的病例进行全程追踪调查,回顾性搜集分析2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的分布、感染发生部位、科室来源等信息,并随机抽取我院的20名护理人员对其掌握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情况进行调查。资料处理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6例 MRB 感染患者平均住院24天,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21d,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治疗性用药70%,预防性用药30%;病源菌多为大肠埃希氏菌15株(57.7%)和铜绿假单孢菌6株(23.1%);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泌尿道,其中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3例(50.0%),泌尿道感染的患者11例(42.3%);MRB 感染患者多源于我院的内科系统,占76.9%;20名护理人员掌握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情况较好。结论加强 MDR 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从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 MDR 的传播,对全院的医护人员做相关的感染防范知识教育,不断提高 MRB 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误区及干预措施

    维生素D(VitD)是一组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类固醇衍生物,主要是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两者。[1]维生素D受体在全身许多组织细胞表达,维生素D缺乏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紊乱,导致儿童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目前很多人包括临床医生均认为儿童的佝偻病在我国已经逐渐控制,儿童佝偻病不存在了。目前临床上典型的佝偻病的确很少见,但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特别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儿童仍然大量存在。所以预防佝偻病,应引起全社会重视,只有婴幼儿家长及儿保医生都了解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并做到“抓早、抓小、抓彻底”,才能减少和避免此病的发生。[2]

    作者:黄晓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的癌症,这种病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随着医学技术地不断发展,可以选择佳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起到很好地治疗效果,本研究将分析下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希望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详审病机,小儿感冒三步论治

    小儿感冒是小儿常见病,目前大多以风热、风寒论治;但笔者认为因为小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和社会的变迁,小儿感冒不能简单以风热、风寒治疗,而应根据小儿的生理特性,辩证用药,笔者以疏风、清热、健脾益气三步论治治疗小儿感冒,效果良好。

    作者:张国辉;聂忠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饮食对常见疾病药物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饮食在常见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以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对临床中常见的疾病治疗及饮食疗效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饮食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机理,并总结不同饮食对药物产生的疗效影响。结果饮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机理主要表现为:对药物的促进作用,增加药物疗效;对药物作用的干扰,降低疗效;对药物排泄的影响,改变药效。结论饮食对药物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干扰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用药特点给予相应的饮食干预。

    作者:张新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40例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情况等情况。结果: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住院天数(13.8±3.4)d,肛门排气(4.3±1.3)d、肛门排便(6.2±1.4)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17.8±6.6)枚,患者系膜根部淋巴结阳性10例。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其远期疗效需更长期的随访来验证。

    作者:杨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放射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前期治疗均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后过渡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方法下的营养支持效果。结果:与联合营养支持前相比,肠梗阻患者生化指标显著升高,支持前后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肠瘘患者联合营养支持前后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 >0.05);与联合营养支持前相比,肠梗阻与肠瘘患者人体测量指标均高于联合营养支持前(P <0.05)。结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法可以切实改善放射性肠炎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营养支持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与护理

    美不过夕阳红,我们常常在文字中在画面里看见这样的句子或景致,我国已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学会了保健自己的身体,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锻炼活动,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促进长寿。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忽略了对口腔的护理保健问题,实际上,口腔对于人的生活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进行口腔的保健与护理就显得很重要了,本文主要讲的就是关于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和护理。

    作者:王士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糖尿病患儿家长中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为1型,病情多较成人重,易引起酮症酸中毒。单纯依赖住院治疗和护理无法长期控制血糖及提高生活质量,而全面有效控制血糖,单靠药物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因此,我们对糖尿病患儿家长加强了健康指导,减轻或避免了患儿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马学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清热燥湿法治疗肛肠科术后排尿困难200例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内服治疗肛肠科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3年11月~2014年6月术后排尿困难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五苓散加味内服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热敷,诱导排尿等物理方法,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五苓散加味治疗肛肠科术后排尿困难疗效肯定,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春耕;李淑娟;袁羽;董惠贤;郝立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Simma 3G 情景教学在急性肺水肿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 Simma 3G 智能模拟人情景教学在急性肺水肿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随机分组为 Simma 3G 情景教学组(简称试验组)和传统以病人为中心的实践组(简称传统组),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进行评价。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问卷调查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 <0.01)并且理论成绩试验组(78.8±10.1分)与传统组(74.2±9.2分)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mma 3G 情景教学能够达到急性肺水肿实践教学的目的,并且具有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改善了教学的效果,克服了教学的瓶颈。

    作者:梁中书;蒋卫红;刘纪实;王二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观察不同时机运用中医补益法协同化疗抗结肠癌的有效性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究在不同时机运用中医补益法协同化疗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80只裸鼠实施人结肠癌LoVo细胞移植手术,建立裸鼠结肠癌模型。经过8天的培养成瘤后,随机选取移植成功的60只结肠癌裸鼠,并随机分为六个不同的组别: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提前干预组,同步干预组,延后干预组。在16~23天给予中药组补益汤方剂的中药治疗;给予化疗组,提前干预组,同步干预组,延后干预组5-Fu腹内注射的化疗;另外,在8~15天给予提前干预组补益汤方剂的中药治疗,在16~23天给予同步干预组化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治疗,在24~31天给予延后干预组中药治疗;同时给予模型组腹内注射生理盐水。用药结束后,在第32天,选取所有小组的裸鼠各一半,摘除眼球法处死,分理出体内的结肠肿瘤,测量每组裸鼠肿瘤的平均体积,平均体重,肿瘤组织经处理后做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测其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光密度。剩余的裸鼠继续观察其生命体征,记录其平均生存期。结果:肿瘤的平均体积结果显示,除了中药组外,其他组的平均体积都明显小于模型组,而且有提前干预组和延后干预组要明显小于化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的平均重量比较显示,除了中药组外,其他组的平均重量都小于模型组,延后干预组要明显小于化疗组;各组的生存期比较显示,除中药组外,其他各组生存期都长于模型组,以延后干预组和提前干预组为长;对于相关凋亡蛋白光密度的测定,除中药组外,其他组的都与模型组有差别,提前干预组和延后干预组与化疗组和同步干预组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以化疗作为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时,以中医补益法在化疗前后进行协同治疗能够抑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其机制可能与中药治疗提高了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崔娜妮;侯瑶;佘俐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发挥临床实验室信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

    临床实验室为人类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重要的、有益的及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的先进仪器和技术的采用,临床实验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实验室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完成医疗任务重要的支持部门之一。很难想象一个医疗机构没有临床实验室提供信息能顺利完成医疗任务。因此,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的完善作为一个科学、准确的临床技术部门必不可少。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须针对全员、全过程。如分析前医生开申请单要规范,标本采集前检验者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输、签收均要规范等。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实验室错误发生在分析前阶段。分析阶段应注重人员、仪表、操作方法及校准等质量管理。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分析后应将结果与临床诊断、项目参考值、患者动态变化等对照。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和咨询服务是检验医学发展的目标,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医疗信息的60%以上。现在的医学检验不应仅限于签发检验报告,还应开展临床咨询活动,加强与临床的沟通,更好地发挥临床实验室信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庞文晶;陈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方法;采取随机分类抽样法,对已经治疗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主,以常规护理为辅;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护理。通过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患者知晓率、自我护理技巧以及自觉遵医行为等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健康知识合格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既有效的提高了医疗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指数。

    作者:梅彩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预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10%)、复发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复发,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林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论宫颈糜烂的护理治疗

    宫颈糜烂是已婚女性常见病及多发病,占妇科门诊的首位,有4.56%的成年妇女患有此病。本文介绍了利普刀和聚焦超声两种治疗方法,并说明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健康指导,配合医护治疗,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内容。

    作者:吴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既济汤治疗高血压肾病之体会

    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多有常年的高血压病史,有肾小球、肾小管的损害,临床可出现血压高伴随双下肢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症状,日久失治,将会出现心脑血管的损害及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之险症,该病可归属于中医的“水肿”“眩晕”“心悸”“虚劳”等范畴,多表现为阳亢于上而阴亏或阴脱于下致阴阳不相携之态,病因多端,有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湿热瘀阻等等,或虚、或实、或虚实夹杂,笔者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多采用近代中医学大家张锡纯先生自创之既济汤进行加减,以制已亢之阳,敛既脱之阴,达阴阳既济之的,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呈现于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艳萍;洪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