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糖尿病患儿家长中应用

马学利

关键词:健康教育, 儿童糖尿病, 患儿家长, 控制血糖, 酮症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 代谢性疾病, 住院治疗, 生活质量, 健康指导, 健康影响, 全身性, 药物, 护理, 从性, 成人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为1型,病情多较成人重,易引起酮症酸中毒。单纯依赖住院治疗和护理无法长期控制血糖及提高生活质量,而全面有效控制血糖,单靠药物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因此,我们对糖尿病患儿家长加强了健康指导,减轻或避免了患儿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七氟醚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应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及七氟醚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七氟醚麻醉,对照组患者运用异丙酚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血压及心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气管插管之后1分钟、气腹前、气腹后5分钟及手术结束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在拔管时间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上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上相比没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腹腔胆囊切除术麻醉当中,异丙酚和七氟醚均有着显著效果,其中,七氟醚能进一步减小血压和心率剧烈波动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能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减少并发症出现。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核素治疗患者的心理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患者核素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以提高治疗质量。方法:对我科不同疾病患者的核素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找出共性以指导护理工作。结果:针对核素治疗前、中、后找出不同治疗时期的护理方法。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护理可以避免差错、降低患者的恐怖情绪,异常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菊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蒙医药学特点及发展思路

    蒙医药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蒙医药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作者:朝格吉布胡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人员是患者用药的直接执行者,又是药品使用终把关人。护理人员给药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保证医院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对护理人员从医嘱的处理到给药的执行工作链中,对可能出现的给药安全问题进行了浅析,并就如何规范性、合理性的提高临床给药提出了防范措施和护理对策。

    作者:王耿熙;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影响和提高中成药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中成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为临床常用,具有效果显著,服用方便的优点。但随着中成药品种的日益增多,中成药的质量也有着参差不齐,这一问题也影响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笔者就这一问题,总结归纳一下几点因素。

    作者:朱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40例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情况等情况。结果: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住院天数(13.8±3.4)d,肛门排气(4.3±1.3)d、肛门排便(6.2±1.4)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17.8±6.6)枚,患者系膜根部淋巴结阳性10例。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其远期疗效需更长期的随访来验证。

    作者:杨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总动脉与胰背动脉起源异常并交通支一例

    发现:在解剖一具身长66cm 女婴标本时,发现肝总动脉与胰背动脉起源异常并交通支的标本。方法:使用定位针,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长。结果:腹腔干长度7.30mm,腹腔干起始处外径3.62mm。讨论:可见本例标本为肝总动脉与胰背动脉起源变异,并伴有交通支,经查询国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值和临床腹部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作者:王娟;张智锋;肖时美;李俊;王宇龙;田凤娟;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选取本科1025例患者进行分析,1025例患才发生意外跌倒的有20例,意外跌倒的原因主要与患者年龄、疾病及患者家属对跌倒的认知度、病区环境、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等相关。因此,加强安全宣教、减少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加强护士安全防范知识培训等综合措施预防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金婉玲;林莎莎;管君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管结石22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胰管结石的临床诊治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22例胰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胰管结石的具体部位将患者分为4种类型,I 型:结石主要集中于胰体头部,共9例;II 型:主要集中于胰体部主胰管,共7例;Ⅲ型:结石主要集中于胰体尾部,共4例;Ⅳ型:广泛分布在胰体头部、体部、尾部,共2例。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结石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22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采取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 Roux-en-Y 吻合术的患者13例;单行胰体尾部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激光碎石2例;其余2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全部患者均治疗效果良好,症状缓解后出院。讨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应证和治疗方式。

    作者:黄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实际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观察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后,我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70%提升至92.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发挥其才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人性化管理理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推广。

    作者:向娅;赵永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社区预防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社区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将某社区86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干预组实施积极的健康宣传、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等措施,对照组未干预,半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病率。结果干预组心绞痛发生5例,发病率11.62%;对照组心绞痛发生17例,发病率39.53%。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社区的预防和干预,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病率,对患者重拾信心,恢复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德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期对照组应用莫西沙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缓解期均给予流感疫苗注射、呼吸训练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与对照组14.7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防治结合,急性发作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提高疗效,缓解期应做好预防措施,以大限度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张玉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癌症疼痛护理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癌症疼痛护理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癌症病人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研究癌症疼痛护理的具体对策。结果:经一系列针对性疼痛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所有病人的疼痛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且在面对自身疾病时的心态较好,能够乐观、积极的配合医师治疗。结论:给予癌症病人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对策,能有效降低病人身体与心理方面的压力,对于改善其生存现状与生活质量都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论心脑同病

    7本文为探讨心血管病与脑血管病交叉学科形成的心脑同病中医证治规律与特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临床与实践,通过对同时合并出现的心、脑血管这一类病症的临床特点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这一类疾病在临床上存在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与一定的中医证候与治疗规律,总结提出"心脑同病"这一新概念,认为心脑同病的基本或核心病机是风瘀痹阻,治以熄风通络,活血化瘀,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文茜;郦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多西紫杉醇治疗。结果观察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的为27例,有效率为87.1%,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5例,一年生存率为80.6%,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为24例,有效率为77.4%,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0例,一年生存率为64.5%,15例出现不良反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及家属心理弹性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弹性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晚期肿瘤癌患者50例,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I,Q -C30),分析对比在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弹性后,50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在给予心理弹性后,肺癌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而症状及特异性项目减轻。结论: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及沟通技巧,及时发现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心理弹性措施,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唐明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前来就诊的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人,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80人和女性患者70人,年龄范围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2)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85人和女性患者65人,年龄范围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58±2.2)岁,两组患者的平均病程均为5~7年,并且都排除其他重大疾病的干扰。两组患者在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病史因素和病程因素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对基本治疗认知度、护理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方式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据数据统计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通过对我院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微创临床路径介入护理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的有效率,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加大了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

    作者:吴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维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原因及其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维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168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吸烟行为。结果:患者 PANSS 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与 FTND 总分呈负相关,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剂量均与 FTND 总分成正相关。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行为干预应持续进行,同时还应结合正性情绪强化治疗,提高控烟效果。

    作者:孙倩倩;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护理行为和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护理行为及心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笔者对87名手机依赖中学生进行护理行为及心理干预。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行为和心理干预,87名手机依赖中学生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积极的护理行为及心理干预,对出现手机依赖倾向的中学生心理行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霏霏;王卓诣;周能;张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药物性肝病53例病因和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为了了解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对53例因药物性肝病住院和门诊病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呈多样性,其中23例(43.3%)为抗结核药物所致,11例(20.7%)为抗肿瘤药引起,余19例为各类其它药物所致。27例(50.9%)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均有乙型肝炎慢性感染病史。结论:使用损肝药物要严密监测肝功能。

    作者:李范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