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茜;郦永平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病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腹外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实施护理,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 P <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丽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膳食平衡是饮食治疗的根本要求。饮食治疗的原则和内容有热能供给,蛋白质每日摄入量,脂肪供给量,摄入糖类的质量,维持适宜血糖,维生素、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膳食纤维的摄入,餐次分配,食材称重。糖尿病人还要对饮食中的一些误区加以注意。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BNP、hs -CRP 水平的影响。方法:对90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连续静脉应用1周,比较两组患者 BNP、hs -CRP 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的 BNP、hs -CRP 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 BNP、hs -CRP 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潘欢军;徐丹蕾;徐云根;林扬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 min内尚不能建立规则有效的自主呼吸,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其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及时地抢救窒息新生儿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新生儿后遗症的关键。近年来国内报道其发生率占活产数的5%~l0%目。
作者:梁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分别口服米非司酮,每日5mg,连续服用6个月,并且对比分析患者服药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患者的痛经的疼痛程度、影响活动程度以及痛经分级等指标具有明显地下降。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以及经期等指标具有明显地下降,且趋于正常水平。两组数据经过分析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超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肛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治疗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及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柏硝祛毒洗剂熏洗坐浴并配合相应护理,疗程10天,治疗结束后观察创面水肿指标,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9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9.5%,对照组痊愈101例,显效52例,总有效率76.5%。经χ2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柏硝祛毒洗剂熏洗坐浴对治疗肛肠术后肛缘水肿有较好疗效,良好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小静;丛坤;戴毓;李春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8.9%(32/36),其中显效18例,有效14例,对照组有效率为69.4%(25/36),显效10例,有效15例,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呕心、头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比保守治疗更具临床价值,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1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用药观察、心理干预、基础护理、呼吸机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终康复出院。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病情的预后及康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康复快,为类似病例的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付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临床妇产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纠纷事件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1.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症状。方法回顾从2004年2月至2011年8月所治疗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的资料,并以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对照组,以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主要从性别差异、疾病的诱发因素、高脂血症以及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并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和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的比较发现,女性的发病率较低,诱发因素较多,两组的合并高脂血症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青年组与老年组的急性心肌梗死各有特点,在青年组中常出现持续性的胸痛,在常规的检测中应该做好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从而更好地诊断该病。要针对心肌梗死发病诱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工作。
作者:吕从改;孙明宇;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脐带扭转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发生脐带扭转85例的病人资料。结果:85例脐带扭转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共30例,出现羊水粪染(II /III 度)13例,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胎死宫内5例,行剖宫产40例,因胎儿窘迫剖宫产17例,产钳助娩11例,因胎儿窘迫行产钳术6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例。结论:脐带扭转对围产期有一定影响,对围生儿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宜提高对脐带扭转的认识,积极发现影响围产儿预后的不良因素,进一步降低围产儿不良预后。
作者:朱丽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六神丸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份到7月份收取的80例口腔溃疡患者,对其分别通过涂抹六神丸和服用维生素 C 治疗。涂抹六神丸组为实验组,共40例患者,口服维生素 C 组为对照组,共40例患者。两组患者接受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患者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实验组治疗期间,患者溃疡面积不断缩小,一个疗程后有24例患者溃疡面消失,疼痛消失,10例患者有明显好转,治疗无效患者只有6例,总体有效率达到了85%。对照组患者痊愈只有12例,有效有9例,无效19例,总体有效率52.5%。两组患者治愈效果差异显著,实验组治愈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神丸在治疗口腔溃疡上能够促进溃疡面愈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勇;戴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损伤控制骨科在骨科损伤患者70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到我院骨科收治的骨科损害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损伤控制骨科,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的天数、死亡率、伤口愈合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的时间以及 ISS 评分等指标的比较中,研究组住院的天数、死亡率、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 IS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对骨科损伤患者,尤其是比较严重且大出血的骨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升其手术的耐受性,降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曹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静滴阿奇霉素进行临床小儿肺炎治疗,对照组静滴红霉素进行临床小儿肺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阿奇霉素进行临床治疗的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红霉素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任建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自体肋软骨联合 Medpor 耳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例先天性小儿畸形行耳廓再造术的患者,术前进行耳部皮肤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密切观察患者术区伤口敷料及负压引流管的情况,以及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宣教。结果:18例患者的再造耳均成活,术后效果满意。另2例中有1例因对 Medpor 耳支架产生排异反应,再造耳未能成活;1例因为患者瘢痕体质导致术后瘢痕增生,耳廓形态不佳。结论:自体肋软骨联合 Medpor 耳支架行耳廓再造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则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朱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后护理方法对产妇生理、心理的积极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52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结果及时、科学、人性化的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能够有效的减缓剖宫产手术给产妇带来的不利影响。结论剖宫产术后护理有效措施的使用,保证了产妇的安全恢复,婴儿的健康生长。
作者:李万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总结40例晚期卵巢癌病人腹腔化疗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化疗前的心理护理、腹腔化疗中的观察和护理、化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及相关的健康指导。通过精心的护理,40例病人腹腔化疗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劳志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交流总结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使用规范的健康教育,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促进伤口一期愈合。方法;针对患者诊疗时间短、对健康知识渴求强烈的特点,对患者有步骤地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290例清创缝合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术后相关知识掌握率达93%,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投诉减少。结论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清创缝合患者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和自护能力,同时能提升护士知识架构,丰富了急诊特色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经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讨论化疗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根据肿瘤有无发生转移分为2组,转移组32例,无转移组48例,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80例,将其定为对照组,分析对比各组患者化疗前后的各项凝血指标浓度。结果:转移组 FIB 化疗后为(3.22±0.74)g/L,化疗前为(3.92±1.02)g/L,无转移组 FIB 化疗后为(2.55±0.73)g/L,化疗前为(3.06±0.71)g/L,两组化疗后 FIB 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 <0.05),转移组 FIB、D -D高于无转移组(P <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具有显著高凝状态,随着出现转移灶可导致高凝状态加重,化疗可导致血栓形成出现一过性增加的风险,应明确患者高凝状态变化以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具有的临床特征。方法:26名病人在选择住院治疗的2周内都进行二维超声心电图诊断,对病人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开展严密观察,通过 NYHA 分级标准对病人的住院以及出院的心功能状况进行等级评定。结果:26名中,急性非 Q 波性梗死的病人有22(92.31%),无痛性梗死的患者有20(76.92%),有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有3例(11.54%);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中 LVEF 不小于40%的有12例,小于40%的9例。对其中的15例病人进行随访,有5名病人在半年里死亡,占11.54%。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多属于无痛性梗死,在检测心电图时大部分患者的图像显示为急性非 Q 波性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的机制是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的功能遭到很大的损害。
作者:陈业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