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学东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10个月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10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硬化的各项指标和血压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群中实施护理干预可延缓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并且有利于稳定血压。
作者:魏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神经内科中应用风险评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患者2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针对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特点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105例患者中,68例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32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满意率达到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神经内科中常见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管理,对于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高职护理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对象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40例研究对象则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实习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实习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小千;卢淑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醒脾泄热颗粒剂对“脾虚胃热组”和“其他组别”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研究的患者辨证分型,证候属“脾虚胃热”者为观察组(16例);其他组别(肺热津伤、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为对照组(27例)。观察2组血糖达标时间、空腹及餐后2小时 C 肽变化的区别。结果:1)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小时 C 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作者:李伟;丁煜;苏兆田;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同期化放疗所致白细胞严重减少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5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研究发现,实施同期放化疗后,有82例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现象,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将其作为常规组,42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白细胞变化情况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白细胞数量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4.8%;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0.0%,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咽癌同期化放疗所致白细胞严重减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胸腔镜辅助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组数相当,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置管引流天数较对照组少,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靳振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面部外伤中应用美容缝合技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3年10月接诊的面部外伤患者390例作为研究对象,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200例)与对照组(190例),研究组采取美容缝合技术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缝合技术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甲级愈合率、伤口感染率及随访期需二期整形手术率的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随访期需二期整形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面部外伤属于头面部常见的损伤,采取美容缝合技术处理,能明显减轻术区瘢痕程度,大限度的恢复了患者面部形态,值得推广。
作者:刘强;苏德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进行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者为11例,治疗有效者为13例,治疗无效患者6例。2组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者为21例,治疗有效者为6例,治疗无效者为3例。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风险较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黄文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而又十分复杂的病症,对急腹症要尽量明确其原因,积极抢救重症病人,诊断未清楚前禁止使用止痛剂,给予禁食补液是必要的,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早期诊断和予以正确的治疗,这对降低死亡率、及早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子宫肌瘤、畸胎瘤等疾病,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而通过有效的护理,会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任忠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然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结合临床,借助实验室的多项辅助检查诊断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建立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儿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124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2例,予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62例,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达标率和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达标率和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儿科护理示范病房的建立,具一定推广和研究价值。
作者:杨青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多有常年的高血压病史,有肾小球、肾小管的损害,临床可出现血压高伴随双下肢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症状,日久失治,将会出现心脑血管的损害及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之险症,该病可归属于中医的“水肿”“眩晕”“心悸”“虚劳”等范畴,多表现为阳亢于上而阴亏或阴脱于下致阴阳不相携之态,病因多端,有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湿热瘀阻等等,或虚、或实、或虚实夹杂,笔者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多采用近代中医学大家张锡纯先生自创之既济汤进行加减,以制已亢之阳,敛既脱之阴,达阴阳既济之的,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呈现于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艳萍;洪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内科护理学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整体性强,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学校的扩建和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出现了临床见习不足、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使以临床见习为主要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建立能适应新型医疗形势的临床专业课实践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
作者:赵喜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椎间盘病变的确诊率,分析和研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X 线和 CT 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来我院就诊的92例考虑椎间盘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 CT 组(观察组)和 X 线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全部为传统的 X 线检查结果,而观察组为所有患者均采取螺旋 CT检查的结果,对比和分析两组方法的准确率及在诊断结果的诊断评分。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诊断的终确诊率(92.86%)和对照组的终确诊率(87.50%)相比明显占优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诊断平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椎间盘病变患者的诊断中,CT 检查可放在第一位,不仅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操作简单,利于医师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宁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了解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对53例因药物性肝病住院和门诊病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呈多样性,其中23例(43.3%)为抗结核药物所致,11例(20.7%)为抗肿瘤药引起,余19例为各类其它药物所致。27例(50.9%)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均有乙型肝炎慢性感染病史。结论:使用损肝药物要严密监测肝功能。
作者:李范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对除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50例均经胃镜诊断、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及14C 尿素呼吸实验(14C -UBT)均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四环素,甲硝唑四联治疗2-4周,于治疗2周、4周及治疗结束后1一6个月复查内镜及14C -UBT,判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溃疡愈合率70%,HP 转阴率84%;治疗4周溃疡愈合率84%,HP 转阴率92%。停药后1一6个月复查溃疡无一例复发,溃疡总治愈率88%,HP 终根除率达90%。结论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四环素、甲硝唑四联治疗 HP 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HP 根除率均较理想,尤其适用于阿莫西林过敏的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盖艳;史衍杰;张通普;李晓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的观察与护理,降低并发性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扩大手术的成功率。方法:选择近期100例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进行介入性治疗手,做出后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中有4例患者发生出血或渗血、血栓,5例患者发生尿潴留,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当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在术后进行精确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性反应的发生,提高术后患者的恢复能力。
作者:董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腔镜腔镜下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10例患者术前做好全面的宣教和准备工作,术后作好病情观察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出血量约45~9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4-6天出院,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加上术后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展,是成功手术的保证。
作者:马加红;陈柏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实习带教是毕业生从学校迈向社会工作的桥梁,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做好护生带教工作已经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课题。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本文对如何做好实习生的带教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温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