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苑
目的:探讨自拟癌热清汤剂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的癌性发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萘普生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癌热清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停药7天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停药14天患者复发率为12.5%,停药7天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7.5%,停药14天患者复发率为37.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癌热清汤剂对癌性发热治疗效果确切,复发少,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旨在深入研究风险管理和流程优化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3月做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563例,总结风险管理和流程优化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352例患者的检查中患者投诉率和风险性降低为零。结论运用风险管理和流程优化在此项检查中,有效地降低了风险系数,提高工作效益,使就诊患者得到安全、优质的治疗护理,体现了我院医疗护理的质量和综合实力。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教训与经验,以提高对该病护理质量水平,提高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的 SAP 患者,观察并记录护理过程及措施,然后作出分析。结果: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成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给予正确治疗方法及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过程中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86%;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2.86%,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固定矫治器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固定矫治器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治疗。采用Downs 头影测量分析法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ANB、SNA、SNB、NA-PA、Y轴角、Mp-FH、U1-AN值。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矫正治疗后,反颌关系均解除,牙列排列整齐,上前牙唇倾度恢复正常,前牙覆颌覆盖恢复正常。后牙呈中性关系25例,偏近中关系5例。患者矫治治疗后较治疗前,ANB、SNA、SNB、NA-PA、Y轴角、Mp-FH、U1-AN的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下颌骨向前生长,且促进上颌骨的发育,从而纠正错颌。
作者:葛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蒙医药浴是蒙医临床外治法重要疗法之一,以冬青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所组成称为五味甘露浴。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长久以来经久不衰而不断发展,特别是蒙医经典《甘露点滴》及《蒙医药选编》等著作对五味甘露浴的传统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它适应症和禁忌症作了明确记载。近年来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册》对五味甘露浴的配伍、加减、施治操作等方法作了详细叙述。药浴所用的五味蒙药材,分别来自冬青叶为杜鹃花科植物照山白 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或兴安杜鹃 Rhododendron dauaicum L.的干燥枝梢及叶;刺柏叶为柏科植物杜松 Juniperus rigida Sieb.et Zucc.的细枝及叶;水柏枝为柽柳科植物河柏 Myricaria alopecuroides Schrenk.的干燥嫩枝及叶;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 Ephedra eguiseti-na Bunge 或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ink et C.A.Mey.的干燥草质茎;小白蒿为菊科植物冷蒿 Artemisia frigda WaLLd.的干燥地上部分。
作者:孙义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除2例合并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8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为90%。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极高,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稳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作者:康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乳突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耳鼻喉科收治的86例(168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中耳乳突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乳突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根据本文的资料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位患者,对他们均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而单独对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恢复良好,但两组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观察组只有5例出现了感染情况,而对照组有多达15例出现了感染。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后,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陆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计划免疫是我们国家从根本上防治传染病的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对儿童实施计划免疫是开展免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儿童计划免疫的内容包括多种,一般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开展的比较全面和顺利,当然影响接种率的因素依然存在。本文将从儿童计划免疫的内容和步骤、免疫合格标准及疫苗的接种率、影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分析几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李景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胸腔镜辅助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组数相当,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置管引流天数较对照组少,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靳振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性难治性疾病,是人类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原因,也是我国国民死因的首位。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明显改变,加上我国即将严重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将进一步上升,且发病年龄渐趋于低龄化,形势非常严峻。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脑卒中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但并不能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国内外研究证明,脑卒中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有效的预防是降低脑卒中负担的佳途径,而一级预防值得关注[1],脑卒中一级预防干预的主要措施是健康教育,本文作者从目前脑卒中健康教育的定义;实施机构、人员;接受脑卒中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脑卒中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场所等方面对脑卒中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王雪芹;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 min内尚不能建立规则有效的自主呼吸,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其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及时地抢救窒息新生儿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新生儿后遗症的关键。近年来国内报道其发生率占活产数的5%~l0%目。
作者:梁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不同手术时机行老年颅脑外伤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颅脑外伤疾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患者出现昏迷、瞳孔散大时进行手术,实验组在患者昏迷前、瞳孔未改变时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致残率与死亡率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1.91%),且实验组患者的致残率(7.14%)与致死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致残率(35.71%)与致死率(28.5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颅脑外伤患者在患者昏迷前、瞳孔未改变时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壳聚糖口腔生物敷料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各类口腔溃疡患者共1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用壳聚糖口腔生物敷料治疗。对照组6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5.1%。结论本品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给药方便、使用安全。口腔溃疡是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常以口服或外擦抗炎药物治疗,但由于病灶局部药物浓度低或药物在溃疡部位停留时间短,疗效均不理想。以抗菌、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增强免疫功能药物为依据,制备的壳聚糖口腔溃疡膜,临床治疗87例口腔溃疡患者,总有效率达85.1%,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巧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常见的异常表现,近年来,随着体检时影像学诊断应用到甲状腺的检查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影像诊断方法常用的有超声、及 MRI,这2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本文将就超声及 MRI 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琼;何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进行的管理以及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被确诊的、管理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在患者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进行强化指导,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及一般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结果:经过管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对 TC、TG、HDL -C 等糖尿病指征方面的控制要好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费用为(192.3±26.5)元,对照组为(257.8±23.9)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要比对照组治疗费用少,P <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管理治疗,并在心理、饮食和运动等方面进行强化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庭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荨麻疹就是我们俗称的风疹块,它是皮肤黏膜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很多种因素都会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从而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表现在皮肤上就是一个个淡红色的风团,它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仅有10%~20%的患者能够明确病因,可以归总为:内源性与外源性。内源性因素指遗传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神经精神因素,外源性因素指药物,食物,环境中吸入性接触物质,物理、生物感染因素,临床上以皮肤、粘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中医学一般认为慢性荨麻疹系体内风邪炽盛,风善行面数变,发之于表,故成“风团”,风团者,游走不定之团块也。急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比较简单,主要为风邪内袭,风善行,发于皮肤,是为“风团”,中医称为“瘾疹”。而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发病机理为风邪炽盛,风善行而数变,易阻滞气机,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滞则血瘀,血瘀则脏腑功能失调,终致机体正气受损、阴气耗散,无力驱逐内袭之风,使风邪留恋不去,终致“风团”迁延不愈,既西医所讲慢性荨麻疹。目前发现西医西药治疗荨麻疹极容易复发,尤其是气滞血瘀型荨麻疹,西医药物治疗能够带来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的很多副作用,如抗组胺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但也存在着各种副作用,尤其高空作业的工人、驾驶员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作者:黄玲娟;钟江;王艺;冯杲;吴志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特征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首先都应用利巴韦林、清热解毒口服液,然后对实验组的30名患者增加去刺的仙人掌、冰片,搅碎伴水调匀后敷在腮腺处。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好于对照组,且无任何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彭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氟喹诺酮类(FQNS)药物是一类全合成的杀菌剂。具有抗菌谱广、药代动力学特性好、作用机制独特、高效低毒等特点,因此其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对我院门诊2012年5月至10月不合理使用该类药物处方作统计分析,以便为门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
作者:岳翠云;陆启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