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发展中的急诊医学

吕飞静

关键词:急诊医学, 发展方向, 临床决策
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急诊医学就正式进入了专业的医学领域当中,占据了第23个专科位置。80年代初,我国首个急诊科在北京协和医院正式成立,至今还在不断挖掘存在的作用与未来发展方向。在急诊医学的服务体系当中,包括院前急救、灾害医学、院内急诊以及加强治疗等方面,在实际的运用当中能够体现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特点,包括时效性、临床决策特殊性、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关联性等。本文将针对发展当中的急诊医学提出建议,改进政府以及医院运用急诊医学的临床应用举措,通过政策的改良、制度的建立、专业医师的培养、风险的分摊以及保障制度等,将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进行积极的促进与推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就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51例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患儿,本组全部患儿都符合脑室管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且经3-5天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病情进展。51例患儿依家属依从性分为两组,全部患者都先行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所选用的种类基于病史情况进行选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等。实验组经家属知情同意,在此基础上鞘内注射1~2 mg/次地塞米松+5~10mg/次万古霉素或头孢曲松(罗氏芬)+5ml 生理盐水,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2-5次。对照组为不同意鞘内注射患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脑脊液血细胞降至正常时间、周围血象降至正常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都明显更加短一些,病死率明显降低,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有效,很少出现后遗症,基本也不会出现呼吸困难、抽搐、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

    作者:蔡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护理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主要指后循环的 TIA 和脑梗死。

    作者:杨琴;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计划免疫是我们国家从根本上防治传染病的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对儿童实施计划免疫是开展免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儿童计划免疫的内容包括多种,一般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开展的比较全面和顺利,当然影响接种率的因素依然存在。本文将从儿童计划免疫的内容和步骤、免疫合格标准及疫苗的接种率、影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分析几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李景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反流性食管炎中药辅助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采用中药辅助治疗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应用中药辅助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改善明显优于使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辅助治疗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好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思路探讨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路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未用临床路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以及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3例 Pilon 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 Pilon 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要点。方法33例胫骨 Pilon 骨折患者,均手术切开复位,给予钢板内固定或其它手术方法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年,骨折愈合时间大约为8-16周。其中优28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94%。33例胫骨 Pilon 骨折患者中,有1例出现胫前肌腱外露,1例关节僵硬,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胫骨 Pilon 骨折患者要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等情况,经过综合衡量,选取合适的固定方式以及手术时机对预后起十分关键的作用。

    作者:朱军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误区及干预措施

    维生素D(VitD)是一组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类固醇衍生物,主要是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两者。[1]维生素D受体在全身许多组织细胞表达,维生素D缺乏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紊乱,导致儿童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目前很多人包括临床医生均认为儿童的佝偻病在我国已经逐渐控制,儿童佝偻病不存在了。目前临床上典型的佝偻病的确很少见,但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特别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儿童仍然大量存在。所以预防佝偻病,应引起全社会重视,只有婴幼儿家长及儿保医生都了解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并做到“抓早、抓小、抓彻底”,才能减少和避免此病的发生。[2]

    作者:黄晓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34例患者,留置双腔导管时间9-48个月,平均时间为(30.1±3.5)个月,血液透析中血液流量平均为210mL/min,其中1例患者出现隧道口皮肤炎症反应,经局部给药处理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炎症消除,可继续血液透析。结论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少,操作方便,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改善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对终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终有效将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进行提高。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进行具体的研究。根据有关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标本的放置温度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来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终检查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放置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都会对终的血液细胞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比各个组别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进行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因素会对终的检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标本放置的温度、采血的部位以及标本的放置时间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许福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血管理与用血安全

    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输血医学也得到了大幅度进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事业单位对输血管理与用血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临床用血规范化、安全化程度显著的提高。但是,受到工作人员传统输血观念、输血规范的影响,临床输血的管理制度还有待规范、用血安全还有待提高。本文就输血管理与用血安全要点做了详细的探讨,旨在提高血液质量和输血技术,确保血液使用安全。

    作者:迟佳庆;韩丽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且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文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作交流。

    作者:曾金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关节镜下结合内固定技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内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由于损伤涉及关节面,常对膝关节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限。近年来,微创膝关节镜下监测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内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能早期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我院在膝关节镜下监测治疗膝关节关节内骨折60例,制定并实施了手术前康复训练计划,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君霞;田文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与消毒工作研究进展

    托幼机构是指0~6岁婴幼儿数在10人及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公立和私立)场所[1]。托幼机构是机体免疫力及身心各方面均未发育健全的儿童人群集中的场所,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健全,对病原体的免疫力等抵抗力还不强,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极易发生手足口病、流感、水痘、伤寒、菌痢等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群体性暴发、流行。目前,除了免疫预防等措施外,预防性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对消毒效果的监测和正确评价是保障这一措施能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2008年以来在我国出现的手足口病的大规模流行,给婴幼儿群体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主要原因除了病原体(病毒)的致病因素外,与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和消毒工作的有效与否有极大的关系。托幼机构是3~6岁幼儿人群聚集生活、活动、学习的重要场所,应归入公共场所范畴,其卫生保健工作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领域,是我国儿童保健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托幼机构的内、外环境、大型玩具,特别是室内设施、装饰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改变和增加,除了带来各种病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外,还带来了化学性的污染[2,3,4],故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保健工作和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加室内空气污染、微小气候等监测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值和监测管理办法。

    作者:钟柳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菌种管理内容与策略初探

    标准菌种是在卫生检验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标准参考物质,它对提高卫生检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几乎每个检测实验室中都保存着不同类型的标准菌种,以作不同的用途。本文主要针对卫生检验中标准菌种的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标准菌种管理效率的策略。

    作者:向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对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的重要,但是通过相关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还存在管理率低、管理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儿童保健工作关系着国计民生大事,我国政府应该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提高我国基层儿童保健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改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

    作者:陈维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医院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与效果。方法通过建立档案、定期体检、加强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对社区 DM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运动疗法、遵医用药等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康复护理可提高 DM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作者:孙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神丸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六神丸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份到7月份收取的80例口腔溃疡患者,对其分别通过涂抹六神丸和服用维生素 C 治疗。涂抹六神丸组为实验组,共40例患者,口服维生素 C 组为对照组,共40例患者。两组患者接受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患者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实验组治疗期间,患者溃疡面积不断缩小,一个疗程后有24例患者溃疡面消失,疼痛消失,10例患者有明显好转,治疗无效患者只有6例,总体有效率达到了85%。对照组患者痊愈只有12例,有效有9例,无效19例,总体有效率52.5%。两组患者治愈效果差异显著,实验组治愈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神丸在治疗口腔溃疡上能够促进溃疡面愈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勇;戴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6例改良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术体会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正与重睑成形同期完成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眦赘皮的单睑或者内双患者,进行重睑成形术同期联合改良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56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患者内眦处切口均无明显瘢痕,无复发,重睑形态自然美观,患者对上睑外形比较满意。结论改良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术对于美化东方人上睑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取癌栓术,其中30例患者手术后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观察组,另外1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31.25%、12.5%、6.25%,观察组为85%、60%、46.67%、26.67%,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9年,观察组患者为2.22年,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的肿瘤复发率为50%,对照组为30%,两组差异显著(P <0.05)。4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采取肝癌切除术联合门静脉取癌栓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术后继续接受 TACE,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春城;卢艳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康妇特栓联合激光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重度宫颈糜烂,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并与宫颈癌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给予积极治疗宫颈糜烂,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有重大的意义。2003年1至2006年12月我院采取康妇特栓联合激光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瑞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