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且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文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作交流。
作者:曾金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口腔美学设计是口腔临床中的热点,在前牙美学修复中,检查获取患者的前牙信息从而分析患者美学缺陷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美学修复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成像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阐述口腔美学设计中数字化设备应用的优势与患者参与设计的必要性,进而对数字化口腔美学设计辅助前牙美学修复的前景。
作者:蔡文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方法对门诊输液室发生23例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结论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沟通技巧,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是防止护理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秀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手术通路、器械等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虽然已经逐步发展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但仍存在一些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这种方法为患者大大减轻手术痛苦和风险,并且使术者的操作简单化。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单孔腹腔镜技术乃至整个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会推动微创医疗技术的进步。
作者:刘沛锭;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由传统中药引起的 ADR 也日渐增多。因此,开展中药注射剂 ADR 的监测,定期对收集到得 ADR 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有利于提高医院的临床安全用药水平,减少 ADR 的发生。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临床上较普遍,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不但有生理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并且大部分存在有机体病理因素,如此极大提高了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几率。进行依照病患跌倒发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闫永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通过对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从而揭示氨甲环酸具有治疗黄褐斑的作用。结果在治疗黄褐斑的时候氨甲环酸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其能够使酪氨酸酶失去活性,终能够实现使色素消退并且使黄褐斑得到治疗的目的。结论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妇科患者的医院护理,从医疗及护理的过程看,包括了入院护理、手术护理、出院护理;就护理本身的内容看,又融临床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为一体。因此妇科的医院护理管理具有综合性的护理特点,对妇科护理的管理己超出单纯的“技术性范畴”,它具有技术一人文的特点。作为医院护理的直接执行者,护士不仅要协助医生给予患者适宜的护理,同时也要面向妇科患者及她们的家属,努力争取她们的支持,本文针对妇科临床护理谈谈自己的工作体会。
作者:雷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胎盘组织液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人胎盘组织液用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结果。结果人胎盘组织液能够有效地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等症。结论人胎盘组织液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等症是安全、快速、有效的。
作者:王玉娟;廖前芬;韩绍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护理,饮食护理、临床观察、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42例心梗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以及护理,31例治愈,9例好转,2例死亡,冶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结论: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其护理,有效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彦;沈永杰;张秀枫;陈艳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肝胆胰腺外科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肝胆胰腺外科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分别为50例。两组病患均进行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82、65、30分。对照组病患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82、72、50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有效减少肝胆胰腺老年患者的心理焦虑感和消极情绪的产生,针对肝胆胰腺外科患者老年患者,有必要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丁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科自从启用医院信息系统以来,经过不断的磨合,系统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现将我们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作一小结,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麦小凤;梁银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实验分组的方式来探讨中医辨证疗法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西医治疗同中医辨证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而参照组采用的是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9%,而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的疗法来治疗慢性胃炎,可以减少治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和可靠,进一步地对治疗效果进行改善,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庹进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多西紫杉醇治疗。结果观察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的为27例,有效率为87.1%,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5例,一年生存率为80.6%,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为24例,有效率为77.4%,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0例,一年生存率为64.5%,15例出现不良反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胎盘早剥症状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临床诊断,总结有效预防及治疗方法,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以及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胎盘早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整理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临床处理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胎盘早剥的主要病因是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脐带异常以及创伤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胎盘早剥常常会发生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围产儿死亡、凝血障碍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及早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围产期的死亡率。
作者:黄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专项知识教育对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产生的主要影响。方法调查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及防护的实际情况,将调查结果作为确定教育内容的依据,并同时在专项教育中重点培训护理人员的防护技能,选择护理人员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知识教育。结果教育前后的职业防护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知识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与能力,可以在供应室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便秘是以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大便间隔时间延长,常伴有排便不尽感及肛门下坠感为主要表现。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手术,及环境改变等原因使便秘的发生率达90%,而便秘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麦海芬;欧艳;李尔勤;全小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大出血或体液丢失,或体液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发生微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障碍。由于其病理过程能够迅速引起或导致引起神经、内分泌、循环和代谢等重要功能紊乱或障碍,故休克又可称为是一种全身细胞急性缺氧的综合征[1]。低血容量性休克为外、妇科常见病例,具有病情危重、失血量大、进展迅速等特点,而抢救有效的手段是尽早手术止血[2]。手术室作为救治休克患者重要的部门,伤后得到救治时间的长短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短时间内予以救命性治疗与系统性病因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3],现将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杨兰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共计7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使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兼顾到治疗影响因素,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异性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异性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在病情康复程度、病情康复速度、患者住院时间等方面,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慢性胃炎治疗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也要重视治疗过程中影响治疗的因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学效果。
作者:王加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独采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加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2例患者中痊愈30例,其痊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8,P <0.05)。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包块直径和血β-hCG 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包块直径和血β-hCG 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另外研究组在治疗后包块直径和血β-hCG 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21、8.92,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严重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而且经肝肾功能检测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氨甲喋呤单次肌注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榴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