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00例婴幼儿啼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探讨

向玉萍

关键词:婴幼儿啼哭, 临床观察, 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800例婴幼儿的啼哭现象,探索其啼哭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800例婴幼儿,认真观察记录其啼哭的过程现象,探讨其原因和护理方法。结果:病理性的原因可能引起婴幼儿的啼哭,生理性的原因也可能引起婴幼儿的啼哭,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啼哭现象有所缓解。结论:婴幼儿的啼哭主要由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原因引起,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婴幼儿的啼哭现象。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五官科门诊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官科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五官科门诊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方法,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结论五官科门诊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问题,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让病人不仅身体疾病得到治疗,而且得到心理指导。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发展中的难题和对策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手术通路、器械等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虽然已经逐步发展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但仍存在一些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这种方法为患者大大减轻手术痛苦和风险,并且使术者的操作简单化。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单孔腹腔镜技术乃至整个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会推动微创医疗技术的进步。

    作者:刘沛锭;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抑郁心理的影响

    目的:分析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56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6周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刘丽;黄胜平;陈文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 CT 影像学表现

    目的:通过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 CT 影像学特征,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56例,通过对 CT 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共有65例病灶,病灶位于右肾上腺34枚,左侧肾上腺21例,双侧肾上腺10例,其中良性嗜铬细胞瘤35例,病灶平均直径为3.5cm,以圆形或卵圆形病灶居多,瘤体内坏死16枚,无坏死9枚,瘤体内钙化7枚,恶性嗜铬细胞瘤21例共22枚,平均直径7.9 cm,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11枚,不规则形10枚,瘤体均发生坏死及包膜浸润,不同程度瘤体内钙化,平扫均可见低密度区,瘤体包膜完整且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瘤体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瘤体强化持续但较动脉期略有减退,所有瘤体均可见1条或多条动脉血管供血。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 CT 影像学有特异性表现,通过对肾上腺区瘤体的大小、形态、坏死、周围浸润及转移情况进行 CT 扫面分析,能够精确定位并准确诊断疾病。

    作者:陈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感染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反流性疾病的关系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反流病的关系,总结相应的减少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1254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及胃粘膜组织学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和14C-尿素呼气检验,统计分析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1254例患Hp阳性率65.56%,其中慢性胃炎69.26%,十二指肠溃疡68.37%,胃反流性疾病65.81%,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结论:Hp感染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反流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临床治疗中应加强护理措施,以达到根除Hp的目标。

    作者:高泽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放疗患者的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对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期间采取科学的饮食护理及心理疏导。结果106例患者中除6例患者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100例患者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顺利完成了放射治疗。结论在放疗期间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放疗反应,增强机体抵抗力,使放射治疗能顺利完成。

    作者:王咏梅;张勤;毕祥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关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不安全事件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干预措施。结果本次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共28例(35.0%),患儿自身因素共25例(31.25%),医疗设备因素共11例(13.75%),沟通因素共10例(12.5%),其他因素共6例(7.5%)。结论儿科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好儿童、家长、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责任心,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何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联合应用顺尔宁与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顺尔宁片口服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于抗炎、止咳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顺尔宁片1片(10mg),一次晚服,同时给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一日两次。观察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咳嗽发作次数、发作程度以及肺功能的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咳嗽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明显减轻,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顺尔宁片口服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贾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症状。方法回顾从2004年2月至2011年8月所治疗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的资料,并以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对照组,以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主要从性别差异、疾病的诱发因素、高脂血症以及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并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和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的比较发现,女性的发病率较低,诱发因素较多,两组的合并高脂血症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青年组与老年组的急性心肌梗死各有特点,在青年组中常出现持续性的胸痛,在常规的检测中应该做好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从而更好地诊断该病。要针对心肌梗死发病诱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工作。

    作者:吕从改;孙明宇;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取癌栓术,其中30例患者手术后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观察组,另外1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31.25%、12.5%、6.25%,观察组为85%、60%、46.67%、26.67%,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9年,观察组患者为2.22年,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的肿瘤复发率为50%,对照组为30%,两组差异显著(P <0.05)。4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采取肝癌切除术联合门静脉取癌栓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术后继续接受 TACE,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春城;卢艳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甲状腺肿瘤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度进行分析,并对患者住院时间给予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还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杨丽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四指推法推拿结合刮痧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5例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皮神经炎。主要症状为大腿外侧面感觉异常,如蚁走感、烧灼感或麻木感、针刺感等,也可出现局部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或疼痛。笔者自2012年以来临床采用四指推法推拿结合中医刮痧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石龙;陈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分析关于医院人事工作的改进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对各种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资金投入,如教育、就业医疗等。医院作为一种公共事业服务场所,其主要职能是为人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几年,随着国家人事制度和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医院人事工作也被提上日程。人事工作是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聘用、调动、辞退、离职、退休等工作。医院人事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工作,应引起医院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针对目前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提出改进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谢丹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对78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对症护理、一般护理、冠脉介入手术护理,总结经验。结果78例合并糖尿病的 UAP 患者均好转出院或达到临床治愈,未发现发生严重并发症。26例患者进行冠脉介入诊疗,无明显出血及渗血情况于血管穿刺部位,愈合情况良好。结论通过一般护理、整个过程观察各项体征、对症护理、冠脉介入手术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心绞痛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大限度预防,使介入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亚红;赵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破坏机制的研究进展

    OPG/RANKL /RANK 系统信号通路对调节破骨细胞分化与骨吸收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破骨细胞形成、分化和骨吸收调节的关键调节物 OPG/RANKL /RANK 系统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骨硬化病、类风湿性关节炎、Paget’s 病、牙周病以及口腔正畸牙移动等生理或病理过程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作者:敏杰;达林泰;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超前镇痛作用

    目的:探讨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和对照组(术毕前30min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30min(T2)、拔管后1h(T3)各时点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拔管后T2、T3时刻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0、T1、T2、T3各时点的HR、DBP、SBP等指标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T2、T3时点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配合盐酸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的作用显著,患者的应激反应较小,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道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白内障盲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白内障临床路径用于基层医院的价值,探索适合基层医院的白内障临床路径设计、组织和实施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0.8-2011.8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2011.8-2013.5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250例作为实验组,通过对比两组平均住院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日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数据,评价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成效和质量,同时分析路径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异的原因。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为(4.75+0.05)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为(6.87+0.03)天,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30.1776,P =0.0000);实验组平均住院费用为(4150.3+18.78)元,对照组为(4430.2+16.63)元,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0.5188,P =0.0000);实验组的合并并发症5例,对照组的合并并发症3例,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值=0.0000,P =1.0000);实验组与对照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例因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异而改变治疗方案退出临床路径,退出率32%。与患者主观因素有关的变异13例,占16.25%,与患者病情有关的变异67例,占83.75%。结论:在基层医院白内障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安全有效,但是实施过程中存在变异,需要多方面配合不断完善优化。

    作者:武荣;胡亭;闫常玉;刘永跃;张敬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晚孕妊高征患者抗凝血纤溶指标检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征晚期妊娠孕妇抗凝血酶Ⅲ(AT -Ⅲ)、D -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健康非孕女性、正常临产孕妇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孕妇各65例 AT -Ⅲ、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正常临产孕妇组、妊高征孕妇组 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健康非孕组,AT -Ⅲ活性则低于健康非孕组(P <0.05)。妊高征孕妇组与正常临产孕妇组比较,AT -Ⅲ、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产孕妇 AT -Ⅲ、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性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绝育术后13年宫内宫外同时受孕一例

    患者42岁,以停经53天,下腹痛7天,加重3小时入院于2013年5月6日,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3年3月23日,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于7天前无诱因自觉右下腹撕裂样疼痛,后渐感整个下腹胀痛,于2小时后略有缓解。于当地私人诊所诊断盆腔炎给予静点抗生素7天,自觉仍下腹疼痛,于3小时前自觉疼痛加剧,伴肛门坠胀感急来我院。病来无头晕、心悸、晕厥、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婚育史:23岁结婚,顺产二次,子女体健。29岁行绝育术。体格检查 T.36.8℃,P.96次/分,R.23次/分,BP.100/80mmHg.痛苦面容,扶入病室,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肌紧张阳性,肝脾未触及,整个下腹压痛阳性,以右下腹为著。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白带稍黄,无血,后穹隆饱满,宫颈光滑,举痛摆痛均阳性,子宫前位增大约孕50天,于右下腹接上及条索状包块4.03.0cm 大小,压痛显著。辅助检查:尿 HCG 阳性,血 HCG 待回报,WBC:14.6109/L,血小板216109/L,血红蛋白83g/L,凝血指标正常,给予后穹窿穿刺,抽出5ml 不凝血。妇科彩超回报:子宫前位略大,宫腔内可见3.02.5cm 大小妊娠囊,可见胎芽及胎心搏动,右附件区可见4.22.6cm 大小混合性包块,血流丰富,盆腔积血5.36.8cm.提示:早孕,附件区混合性包块--异位妊娠待除外,盆腔积血。入院诊断:宫内宫外同时妊娠。诊疗计划:立即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因患者无生育要求,要求同时行人工流产术。腹腔镜术中所见:腹腔内积血及凝血块约800ml,子宫前位增大孕50天大小,左侧附件正常,右侧卵巢正常,右侧输卵管壶腹部4.03.0cm 大小包块,表面紫蓝色,可见一破裂口活动性出血。术中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纵向切开输卵管可见完整绒毛组织。同时给予人工流产术,可见另一个完整绒毛组织。标本皆送病理,病理回报:右侧输卵管妊娠,宫内妊娠。

    作者:王雅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社区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3.06-2014.06期间在我社区接受护理干预的76例患者,通过规避诱因、饮食护理、环境护理、运动锻炼、引导用药以及健康教育等方法,实施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本组76例患者中,12例患者病情得到稳定控制哮喘未复发,64例患者哮喘病情获得显著性改善,哮喘发作的频率明显降低,而且发作时症状也极大程度减轻。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佳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