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雁
临床路径是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管理工具。2009年我国卫生部开始面向全国医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成功的实施,离不开医院各学科专业人员广泛的合作和密切的配合。本文借鉴国内外实施临床路径的经验,面向护理人员,介绍了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起源与背景,探讨了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及护理人员其中应发挥的作用。
作者:徐春燕;卫金凤;杨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引起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行 HPV 检测阳性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HPV -DNA 阴性患者1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 HC2法进行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单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资料。结果:子宫颈癌高危 HPV 感染同患者职业、社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结婚年龄、卫生习惯、被动吸烟、人工流产及分娩次数等有关。结论:加强人们对于 HPV 感染危险因素的了解,提倡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降低 HPV 感染率以及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作者:楼芬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药免煎颗粒是国内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中药新剂型,能做到辩证施治、随证加减,符合中医特色,具有用药方便、剂量准确等优点。我科医师在临床中摸索出中药颗粒剂的多种应用方法,除了普遍的口服,还研究出外洗、湿敷、面膜、敷脐、绿色染发剂等多种特色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久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双倍组(44例)和常规组(43例),双倍组予以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常规组予以常规剂量,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双倍组治疗效果为95.5%,常规组为81.4%,组间差异(P<0.05)。双倍组治疗后血糖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有效,临床价值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天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做好基层医院感染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本院几年来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采取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消毒隔离管理及开展相关监测等措施。结果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收到一定成效。结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疗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张大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成人扁桃体运用挤切术的临床效果,研究挤切术在扁桃体治疗中的安全性、科学性,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扁桃体患者40例,对其采用扁桃体挤切术,依据扁桃体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挤切刀,术前采用表面麻醉,局部喷以1%丁卡因溶液,取其坐位。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无中转患者,腺体不存在残留的状况,患者在手术中和术后没有强烈的不良反应。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渗血和1例局部残缺,经后期治疗整体治疗效果良好。除外没有一例并发症者,扁桃体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扁桃体挤切术操作方便,器械简便,是目前摘除扁桃体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且并发症例数少,出血少,患者术中痛苦轻,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童玲;朱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化妆品作为一种常见的日用消费品,其作用是很多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过敏的现象。本文对导致化妆品过敏的常见的三种变应原:香料、防腐剂和对苯二胺展开研究,并结合前人的成果介绍了一些诊断的方法。
作者:刘海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前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隐性梅毒作为无临床症状的梅毒携带者,容易被忽视,可运用血清学实验表现梅毒螺旋体抗体(+)。通过一例肺癌合并隐性梅毒术后护理病例,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胸外科常规术后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达到促进康复,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反流病的关系,总结相应的减少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1254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及胃粘膜组织学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和14C-尿素呼气检验,统计分析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1254例患Hp阳性率65.56%,其中慢性胃炎69.26%,十二指肠溃疡68.37%,胃反流性疾病65.81%,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结论:Hp感染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反流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临床治疗中应加强护理措施,以达到根除Hp的目标。
作者:高泽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的观察与护理,降低并发性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扩大手术的成功率。方法:选择近期100例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进行介入性治疗手,做出后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中有4例患者发生出血或渗血、血栓,5例患者发生尿潴留,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当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在术后进行精确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性反应的发生,提高术后患者的恢复能力。
作者:董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肛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治疗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及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柏硝祛毒洗剂熏洗坐浴并配合相应护理,疗程10天,治疗结束后观察创面水肿指标,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9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9.5%,对照组痊愈101例,显效52例,总有效率76.5%。经χ2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柏硝祛毒洗剂熏洗坐浴对治疗肛肠术后肛缘水肿有较好疗效,良好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小静;丛坤;戴毓;李春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6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各33例,前者给予葡萄糖酸钙治疗,后者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自发性疼痛、处压痛、活动痛评分分别为(3.05±1.59)分、(4.27±1.50)分、(2.07±1.49)分低于西药组(4.44±2.58)分、(5.82±1.48)分、(4.20±2.05)分,联合组显效率66.67%、总有效率93.94%高于西药组30.30%、63.64%,无效率3.03%、恶化率0.00%低于西药组24.24%、1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抑制病情进展。
作者:杨玉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症状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18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全部作为观察组。另选在本院治疗妊娠期无贫血病症的1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异常率、胎儿宫内窘迫率、胎膜早破率、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以及病死率等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仅出现5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贫血症状对妊娠结局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对母婴也具有较大的危害,应当进一步改善临床医学治疗措施,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
作者: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休克是一种综合症,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或血管床聚然扩大的一种临床表现,使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表现为循环、内分泌、代谢、神经系统的严重障碍。正确及时地治疗和适当的体位,可以防止由于微循环障碍而导致的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有助于改善病情,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华丽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黔南州43000名自愿孕前检查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黔南州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可以为从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儿提供依据,检出的内科疾病前三次依次为:血糖异常、乙肝病毒感染、肾功能异常。检出的妇科疾病前三位依次为:白带异常,妇科超声常规检查异常。从而得出结论必须大力宣传孕前检查重要性,提高孕前检查的参与率。
作者:杨明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80例患者并无1例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其中患侧上肢淋巴结水肿2例,皮瓣坏死2例,皮下积液5例。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痔是消化外科常见病,Ⅲ、Ⅳ期脱垂性内痔的治疗既往多采取外剥内扎术,术后肛门部位疼痛时间长,创面愈合慢,肛门失禁以及肛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与传统外剥内扎手术相比该手术的大优点是:①由于不切除肛垫,术后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②由于肛门部皮肤及痔核不予切除,肛管及肛门部皮肤没有创面,术后没有传统手术后常见的肛门部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术后患者能够很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因为没有哪一种疼痛比肛门部的疼痛更多样化和更具主观性,患者对减轻疼痛的期望值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下探讨吻合器痔环状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价值和手术技巧。
作者:阿德力·托呼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胎盘早剥症状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临床诊断,总结有效预防及治疗方法,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以及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胎盘早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整理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临床处理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胎盘早剥的主要病因是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脐带异常以及创伤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胎盘早剥常常会发生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围产儿死亡、凝血障碍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及早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围产期的死亡率。
作者:黄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根据本文的资料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位患者,对他们均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而单独对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恢复良好,但两组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观察组只有5例出现了感染情况,而对照组有多达15例出现了感染。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后,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陆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全麻患者插胃管时机选择的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普外科住院需要术前插胃管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麻醉师插入气管导管后,在麻醉师协助下,利用喉镜直视下插胃管,对照组则在麻醉师完成气管插管并妥善固定,接上螺纹管装置供氧后,由护士采取直接置管法即盲插方式插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对照组(P <0.0l);平均插管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 <0.05)。结论:全麻后直视下插胃管的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兰开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