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观察技巧和护理方法

张嘉欢

关键词: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观察技巧, 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观察技巧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实习期间所护理的6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资料,通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咳嗽、咳痰情况,掌握本病的重要特征在痰液中出现条索状管型痰栓,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6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抢救窒息是关键。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体检者脂肪肝B超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统计体检者脂肪肝通过B超的检出情况,并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了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我院体检患者共196例,对其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对B超检出脂肪肝的情况进行全面统计记录。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196例患者中共检出脂肪肝患者38例,检出率为19.3%,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其中重度9例,中度15例,轻度14例。进一步对确诊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发现脂肪肝检出患者与年龄、酗酒、运动情况等影响因素有密切相关。B超检查资料显示各级脂肪肝在形态、大小以及回声具有差异。结论: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可通过B超检查来进行诊断和判别,并对其病变程度进行检测,以便医师尽早的进行对症治疗,更好的预防和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以免病情的加重。

    作者:江雪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治疗的镇静效果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的妇科手术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84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丙泊酚镇静,研究组42例,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流动脉学指标情况与镇静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的妇科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显著,促进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闰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31 I治疗Graves病受TRAb等因素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TRAb等因素对131I治疗Graves病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Graves病患者,对其采取131I治疗,在吸碘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将其分成痊愈组、未愈组以及甲减组,对比分析各组TRAb检测结果。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显著,TRAb等因素会对临床疗效产生影响,及时检测TRAb水平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黎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与应用新进展

    在如今医疗体系发展的过程中,青霉素酰化酶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到了抗生素制备体系中,以及一些多肽合成体系中。高效的青霉素酰化酶使用,能够大限度的提升酶本身在PH值、溶剂极性、温度等各个方面适用效果大幅度提高,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青霉素酰化酶在如今工业体系中应用的关键。本篇文章着重针对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以及应用进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作者:万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对12例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12例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现第二次发病。结论护理措施得当对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何婷;蒙婷;杨志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89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研究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表现来分析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因此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89例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的资料中,随机分配成人数基本均衡的两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5人进行了常规的护理干预外,并且加强护理深度,进行特殊护理干预,如加入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的44人则只进行一般的护理干预。结果:进行了特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住院患者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短,平均为30天,只有一个患者发生了压疮症状。其余患者均已康复出院。只使用了一般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平均出院时间比观察组延长5天时间,并且出现两例患者产生压疮症状。两组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承担的医疗费用,减少患者因住院产生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达到佳预期效果,带有心理护理干预的特殊护理干预方法较一般传统护理方法在治疗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方面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临床效果,所以有必要积极的推广应用。

    作者:孙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处方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处方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处方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一年内疾病复发率比较、知识掌握优秀比较、及格比较、不及格比较、护理总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健康教育处方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防止疾病的复发,同时整体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永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体会。方法在临床实习期间,全面配合医生的工作,并提供优质的、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指导、观察阴道流血量、颜色和性状。收集会阴垫以正确评估出血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了解有无头晕、眼花等症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和宫缩剂;必要时输血、补液、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叮嘱患者勤换会阴垫等,做好每个细节工作,并观察其效果,总结其护理体会。

    作者:李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探讨(附300例)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的手术方式与临床疗效。方法:以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治疗的300例肾脏相关疾病患者为造瘘术组,以前期应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2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评定两组疗效。结果:造瘘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肾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快速安全,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龙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菌类型及感染情况,为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妇科及门诊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送检的1000例妇科疾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BV试验及妇科白带染色多项速测等。结果:1000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有655例,占总数的65.5%;细菌性感染210例,占总数的21.0%;滴虫性感染数量为172例,占总数的17.2%;239例真菌性感染,占总数的23.9%;混合型感染24例,占总数的2.4%。淋菌性感染10例,占总数的1.0%。结论:导致妇女罹患阴道炎的致病菌种类较多,其中占有较大比例的为真菌、细菌、及阴道滴虫,对其进行检验分析很有必要。

    作者:谢露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小儿疝气的自愈机制

    目的:该课题主要采用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组织学的角度对小儿疝气的发生、发展及自愈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疝囊颈部的例鞘膜积液鞘膜囊,并借助HE染色观察标本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实验的终数据结果采用的是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常规病理:对照组正常腹膜表面被覆一层间皮,其下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血管等组成。斜疝组和鞘膜积液组中,在23%病例中可见有炎症细胞浸润:14%病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伴玻璃样变,另外,还有部分疝囊中看到平滑肌的存在。在2例疝囊仅见腹膜微绒毛完全消失,但是间皮细胞尚完整;在5例疝囊中可见间皮细胞脱落,仅见基底膜或其下纤维结缔组织。结论转化生长因子与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发生、发展可能不存在直接关系。未闭合鞘状突结构的变化可能与其闭合过程有关,在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自愈过程中发挥作用。这可能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疝囊上平滑肌的发育异常可能与小儿疝气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明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32例的护理

    支原体肺炎(MP)是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常见疾病,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9.6%~66.7%[1]。其起病隐匿病程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且MP感染除呼吸道受累外,心、肺、肾、脑、血液、免疫等系统亦可受累。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是治疗本病及防止其他器官受累的关键。

    作者:蔡丽;周燕萍;黄兵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血病肛周感染的护理进展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病之一,其主要通过多种药物联合在一起进行化疗,而化疗后由于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身体各部位常常会引起感染。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肛周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白血病肛周感染的护理进展从①肛周感染的诱因.②主要临床表现.③肛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62例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1例观察组与31例参照组,均给予62例患者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全过程中采用干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有效性(100%)高于参照组(93.5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在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许宏;赵郡;刘茜;刘华柱;章静;陈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现场初级心肺复苏术(CPR)的详述

    心肺复苏术主要是针对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病人采取的即时抢救措施,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生死存亡的重要技术,主要包括现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及胸外除颤(除颤器和锤击)。它要求实施者能够按照正确的抢救步骤进行操作,做到有条不紊,并能很好的注意到决定整个操作成功与否的细节,这样才能很好的起到抢救作用。所以,此篇文章重点详述了怎样按照正确的顺序对一个院外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进行抢救,并注重其细节的陈述。

    作者:司金春;赫连智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期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8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2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作者:魏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与实践体会,加强社区医护人员在糖尿病防治工作的经验交流,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意识,使其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方法:对辖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随访6个月,经过系统健康教育,本组115患者均能在半年内合理饮食,并发症明显减少,血糖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加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对于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小结报告

    本文报道了我院药剂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两年期间开展药学服务管理工作的方法及效果体会。我们科学合理规范地开展药学服务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

    作者:李昌红;张宝林;刘耀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72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选择同期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72例(72眼)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眼部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比较(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前房波动小、不塌陷等特点,用于治疗白内障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傅情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