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平
目的:研究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CT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急诊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平扫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CT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92例患者里明确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100例次,8例次腰椎骨折患者全部确诊,没有漏诊准确率100%;33例次肝脏损伤经CT确诊31例次,准确率93.94%;20例次脾脏损伤经CT确诊19例次,准确率95.00%;22例次肾脏损伤经CT确诊21例次,准确率95.45%;17例次胰部损伤经CT确诊16例次,准确率94.12%;CT总计准确率95.00%。肝脏损伤+脾脏损伤合并2例次,肝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3例次,脾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2例次,胰部损伤+脾脏损伤1例次。结论:CT检查检测准确度较高,而且没有开放性创伤,安全,对腹水、腰椎骨折等能准确显示,可以作为检查的首要手段。
作者:钟锦建;李梅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人在生病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心情焦躁、烦闷不安的情况,这是很容易引起病情加重和影响术后恢复的。在护理恶性肿瘤病患者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尽量使患者保持平稳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这样不仅不会加重病情恶化还会有助于术后的恢复。保持心情愉快是很必要的一方面,除此之外也要遵医嘱注意护理上的其它注意事项。
作者:吴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特定对象人群的抗体水平分析,可以评估出该地域特定对象人群麻疹感染的机率。对我市城区范围类的1-15岁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抗体总体阳性率基本维持在95.02%以上,在各年龄组之间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X2=2.31 P>0.05),为今后指导我市城区麻疹的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倪明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中医骨科疾病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规律加以研究、认识和掌握,对于骨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论是从发生、发展、诊断还是治疗,中医骨科疾病与解剖学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对于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等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规律给予分析,对且基于现在解剖学相关理论对于易发部位和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吴沿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行胃镜检查的病人用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插入电子胃镜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检查时,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能缓解病人的焦虑心理,缩短检查时间,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胡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联合清创胶治疗溃疡期压疮。方法对11例住院的溃疡期压疮患者应用惠尔渗液吸收贴联合清创胶治疗,并结合全身支持疗法。结果溃疡期压疮患者11例治愈率100%。结论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联合清创胶治疗溃疡期压疮,是以压疮的湿性愈合理论为依据采取的湿性疗法,微创少痛,治愈率高,治愈时间短,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益,也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文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对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主要疗法,因此根管治疗术的效果受到医患的共同关注。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感染坏死物质,进行适当消毒,并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但很多病例在根管治疗术中或术后发生的疼痛和肿胀反应,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究其原因,归纳出以下几方面。
作者:满都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某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治疗72例心衰患者随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治疗,实验组除开使用医院常规治疗外,另外使用倍他乐克,治疗时间均为半年,半年后通过临床数据来对比两组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将治疗的结果分为显著、有效和无效三个阶段。实验组的31名患者中,治疗结果显效的患者有20例,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9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有效人数所占比例为93.55%;对照组的31名患者中,治疗结果显效的患者有15例,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有效人数所占比例为80.64%。结论: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倍他乐克治疗的患者与未使用倍他乐克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提升的现象,因此倍他乐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腹部创伤的急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1月的所收治的2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2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经过及时地抢救治疗以及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及时且合理的急诊护理,可加速患者康复的速速度,使患者尽早得以痊愈。在严重腹部创伤急诊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全面且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腹部创伤专科技能以及理论,增强自身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在手术的配合上做到准确且到位,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欧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应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方法选取我院86例儿童肺炎患儿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中,43例患儿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例及76.7%,治疗组疗效更为突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3例关节炎,1例脑炎,2例心肌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3.9%,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例、0例和1例及4.7%,治疗组对于并发症的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用于治疗儿童肺炎较红霉素静脉滴注疗法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创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奥伦自理模式,将人看成一个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及不同自理能力的整体。护理是预防自理缺陷发展并为有自理缺陷者提供治疗性自理活动。本文就2013年5月,我应用奥伦自理模式,对1例IDDM儿童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招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9月~2012年10月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6例,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静脉复合吸入的麻醉方式,给予实验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意识状态(OA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更佳。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角度看,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从意识状态角度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方式,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半月板手术患者89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5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将两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手术患者的治疗中,在确保护理质量前提下,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对减轻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肖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研究中药坐浴对混合痔手术后疾病恢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混合痔手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A、B两组。A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中医熏洗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各类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患者应用针刺穴位联合中药熏洗做鱼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使用常规药物患者总有效率90%(P<0.05)。B组患者各类不适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药坐浴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并促进水肿消退。通过药物熏洗坐浴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创面以发挥药效。可促进创面局部气血经络温通,改善局部功能并加快受损创面修复。
作者:顾荣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策略在防治ICU患者失禁性皮炎(IAD)中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12月入院的69例IAD高危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1月至12月入院75例IAD高危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传统临床经验进行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管理策略,包括护理人员培训,建立IAD上报及登记制度,制定IAD护理规范等,比较两组间在防治IAD的效果。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IAD,发生率为9.3%,对照组69例患者中有30例发生IAD,发生率43.5%,观擦组IA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管理策略能有效降低IAD的发生率。
作者:李铁花;程文燕;曾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3年10月收集患者资料,将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梦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盐酸金刚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62例老年帕金森病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1例治疗组和31例参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参照组患者加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盐酸金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评分均比参照组低,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金刚治疗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何钰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盐水灌注导管肾动脉消融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实施肾动脉消融治疗的22例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及相关结果。结果:经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2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导管肾动脉消融手术顺利、安全实施。除术中有轻微疼痛不适外,术后无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全部病例达到预期治疗目标而安全出院。结论:充分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等肾动脉消融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保证肾动脉消融治疗的安全进行、术后的顺利康复,避免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
作者:张长志;杨晓渝;张芙蓉;陈伟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现代医学界对高血压病是这样定义的,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