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亚菲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和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公众形象,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护理服务质量是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成员,其情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能否真正做到关心、同情、理解、宽容病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社会医疗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门诊医疗,在医院,患者首先接触到的是门诊分诊护士,他们的言谈举止、人格素质会给患者留下第一印象,门诊护士除了具备高尚的爱岗敬业精神,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外,还必须注重情商的培养,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杨梅;张雪芹;杨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01月-2013年l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瘢痕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医药业是带有我国显著民族特色的传统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占据独特国际优势的产业,但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加大中医药研究力度的背景下,严重削弱了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笔者认为技术创新是改善中医药业发展格局,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文章在阐述我国中医药业创新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希望能够能够给予相关领域工作者一些借鉴,或者引导他们正视自身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善。
作者:林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间门诊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基础上结合中医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体有效率为50.00%、97.8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炳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2013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6例一般护理及整体护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般护理组40例,再出血7例,脑血管痉挛8例,死亡12例,死亡率30%,整体护理组46例,再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2例,死亡4例,死亡率8.7%结论整体护理有利于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减少脑血管痉挛,降低死亡率。
作者:何会;青绍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分析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术中与术后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将入住的16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分别为84例和83例。在疗效、并发症和药物副作用方面进行研究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由于接受了预见性护理,发生冠脉痉挛26例、血压升高4例、血压下降7例、心率失常8例、冠脉闭塞2例,并发症的患者数量远远低于接受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结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对鼻咽癌细胞(CNE2)在体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能量密度的氦氖激光对添加不同浓度光敏剂5-ALA的鼻咽癌细胞进行照射,用MTT比色法检测光动力疗法对体外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经0.1、0.5、1.0、2.0、2.5和3.0mmol/L的5-ALA孵育的鼻咽癌细胞在氦氖激光辐照强度2mW15S、30S、60s、120s、300s照射后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随着照射强度和5-ALA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在5-ALA剂量大于2mmol/L后5-ALA的影响作用不明显(P>0.05)。
作者:李兰;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SMBG行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SMBG行为的改变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变化。方法:对56例我院收治的使用血糖仪进行SMBG的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场指导教育及电话回访教育,将教育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0)。结论:对糖尿病患者SMBG行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护理干预在家庭自我血糖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脑梗死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或软化灶),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组在6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为女性的2~6倍。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于12小时至3天达到高峰。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1病因相关因素①常见为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管腔闭塞产生腔隙性病变:有资料认为,单一腔隙病灶与高血压无显著相关性,舒张压增高是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主要原因:②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及形成小血栓阻塞深穿支动脉可导致腔隙性梗死:③血流动力学异常如血压突然下降使已严重狭窄动脉远端血流明显减少而形成微小梗死:④各类小栓子,如红细胞、纤维蛋白、胆固醇、空气及动脉粥样硬化斑等阻塞小动脉,有报道在视网膜动脉(50~150μm)和脑小动脉发现栓子,颈动脉系统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是微栓子常见来源,心脏病和真菌性动脉瘤也是栓子可能来源:⑤血液异常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和高凝状态等也可能对发病起作用。
作者:徐春燕;梁程;杨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62例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1例观察组与31例参照组,均给予62例患者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全过程中采用干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有效性(100%)高于参照组(93.5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在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许宏;赵郡;刘茜;刘华柱;章静;陈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奥伦自理模式,将人看成一个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及不同自理能力的整体。护理是预防自理缺陷发展并为有自理缺陷者提供治疗性自理活动。本文就2013年5月,我应用奥伦自理模式,对1例IDDM儿童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招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通过对临产妇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临产妇心理状态的变化对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轻临产妇精神压力,调动临产妇主观能动性,提高临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提倡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建立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从而适应社会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服务的综合需求。
作者:花春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5~12岁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12岁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头孢二代药物联合红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联合红霉素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如退热、止咳平喘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联合红霉素治疗5-12岁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医疗模式转变和医院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维权意识也不逐步增强,护理纠纷也日渐增多。神经内科病房主要收治脑中风患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致残率高。护理中不安全的隐患随时可能发生,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重要职责,现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1容易发生安全问题1.1跌倒、坠床中风病人因偏瘫,行动不便或共济失调,出现行走不便,步态不稳,脚抬不高等,或因视力减退、眩晕等,易在行走、洗澡时跌倒,也有的因为便秘久蹲而夫人搀扶易体位性低血压或因偏瘫不能下蹲或下蹲后不能自行站立,无支撑物而容易跌倒;病床过高,过于高估自己能力,在床上远距离取物,或有些家属不在身边,病人擅自下床解便而重心不稳而坠床,或者是因床轮固定不稳,患者靠床而坐时全身力量推动床铺而易发生摔倒;或夏天使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而坠床。躁动患者予这床桩防护、约束带约束肢体,家属对使用这床栏和约束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擅自取下而导致患者烦躁时坠床。
作者:华丽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游离皮瓣手术后护理干预对治疗下肢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宗旨对我科19例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下肢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1例术后感染,2例出现血管危象,其余皮瓣均成活,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实施正确而全面的护理措施对确保手术成功及患肢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陈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静脉留置针俗称套管针,拥有操作简单、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破坏血管等优点,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长期置管也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反应,那么,如何减少和预防那些不良反应呢?正确的使用方法、精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着重谈一下这几个方面:1静脉留置针使用方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型号的留置针,选择好血管,皮肤常规消毒,松动套管,操作者手持留置针与皮肤成15-30°进行穿刺,见回血后退针芯1-2cm至外套管内,再将外套管慢慢送入血管内,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穿刺成功后将无菌敷贴固定在穿刺部位,敷贴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旁2cm处,或从左将敷贴与皮肤拉紧,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将敷贴另一端紧贴在皮肤上,拉紧进针松弛的皮肤,使留置针固定更牢固,连接克莱夫密闭式接头。
作者:杨琴;陶娴;张晓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脑卒中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收集脑卒中伴有肩关节半脱位病人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8例和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组(治疗组):4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做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前后对患者肩痛VA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结果常规康复治疗能对肩痛有效,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上肢部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等够更加有效的治疗卒中肩痛,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黄蕾;刘佳;方翠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佳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设计法,以溶媒用量、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回流次数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人参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不同条件,人参皂苷含量不一样。结论取人参粗粉,加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30min。
作者:孙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的妇科手术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84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丙泊酚镇静,研究组42例,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流动脉学指标情况与镇静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的妇科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显著,促进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闰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肾上腺皮质激素极其广泛,错用滥用非常普遍,笔者就肾上腺皮质激素误用现象引发部分思考与几点建议体会。
作者:陈俊毅;王楠楠;周平安;杨苗;黄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