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胃癌发病原因与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幽门螺旋菌(Hp)感染有关。近年来发现,胃幽门螺旋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讨论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后护理可帮助患者解除疼痛不适感,指导患者增强体质,加快身体恢复速度,避免并发症。
作者:高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倍频调QNd:YAG激光和IPL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疗程进行观察,对其治疗进行观测分析以探讨治疗雀斑的适宜方案。方法:对58例雀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IPL强脉冲光和倍频调QNd:YAG激光对雀斑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IPL强脉冲光治疗有效率67%,倍频调QNd:YAG激光治疗有效率72%,两者统计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强脉冲光还是激光都对雀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临床治疗时或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李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的急诊接诊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50例严重创伤性气胸病患的急诊接诊护和护理情况。结果:50例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病患经过及时且合理的诊治与护理,有48例病患均痊愈出院,有2例病患因心脏刺伤且伴有心包填塞症状,经过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在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急诊接诊中,采取合理、全面、系统且及时的护理,不仅可使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病患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还可使病死率得到有效地降低。对此在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不仅要做好急诊接诊工作,同时还应加强护理方面的工作,以此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寅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颌面部瘢痕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1月35例颌面部瘢痕整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患者的颌面部瘢痕整形均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诊治之后,35例患者中,32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3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终也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结论经过临床实验证明,在颌面部瘢痕整形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能够充分提升整形治疗的整体效果,改善患者颌面部的容貌外观,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志钢;马昌华;王慕;朱丽倩;荣蓉;游万福;李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MI患者68例,分别使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法检测,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心电图检测,68例MI患者中检测出36例,准确率为52.9%;经超声心动图法检测,68MI患者中检测出54例,准确率达79.4%,超声心电图检查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效果优于心电图,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行颈椎前路术后发生伤口再出血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接收治疗的34例竞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7例治疗组和17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发生伤口再出血并发症,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陈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阴道助产技术与剖宫产之间的关系,科学人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4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技术,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我院医生(基层医院无助产士)对临产后孕妇进入活跃期全程陪护、指导体位调整、指导精神、饮食、睡眠、呼吸,及配合阴道助产新技术的应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剖宫产指征对比宫缩乏力、宫内窘迫、头盆不称、其他原因等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社会因素的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孕妇入院后待产临产及分娩过程中,加强医生亲自陪护、指导及阴道新助产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减少剖宫产率,减少宫缩乏力和胎儿窘迫等剖宫产指征的发生。
作者:易三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及颈淋巴结转移评估中应用的意义。
作者:蒋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背景: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老年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目标,而且严重脑卒中的疗效及预后,因而引起临床广泛重视。方法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规范脑卒中康复的治疗行为,帮助医疗机构按照循证医学支持的治疗方案进行操作,提高康复疗效,使患者获得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大限度的自理能力,并且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结果脑卒中康复治疗可以分为3个目标:1)恢复功能。它指的是,如果脑卒中患者存在功能损害的话,比如说有运动障碍、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精神心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等,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而得到恢复,这个是康复的第一个目标。2)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即提高他的日常生活能力,让患者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我们的运动功能、交流功能等等都是为了日常生活服务的。这样患者可以不用长期卧床,不再需要其他人的照顾,可以自己来管理自己的生活,可以使他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3)“功能-活动-参与”功能的恢复,这就是老年脑卒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能够重返工作岗位,能够重新开始他的工作。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根本目的是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ADL,终使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规范的康复流程和治疗方案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方翠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真菌感染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近几年来医学方面的研究力度逐渐增大,同时研制出很多的新型的治疗方法,其中真菌治疗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然而,随着真菌治疗使用的广泛普及,真菌引起的感染疾病也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极度关注。
作者:王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观察分析该护理方式对患者的效果以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8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速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愈合优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前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后者,各项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切口的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对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工作水平都有积极作用,应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吴海燕;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总结治疗方式,寻找为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记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案例,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儿的恢复速度,寻找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段延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肠道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其腹痛或不适伴随排便或排便习惯的改变,具有排便异常的特征。IBS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占消化道门诊的1/3。对本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国外研究较多,国内近几年已开始进行研究并取得较好成果,仍需进一步研究提高其诊断水平,并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一、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对IBS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精神因素:本病症状发作与加重均与情绪有关。焦虑、激动、抑郁、恐惧等因素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引起结肠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失调。临床上半数以上患者存在睡眠、多梦、易怒、易激动、头晕、头痛等精神症状。
作者:刘凤灵;王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近年来,输尿管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输尿管镜广泛应用于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气压弹道碎石机的碎石过程没有热效应,对组织几乎没有损害,许多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被输尿管镜技术取代。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安全、疗效可靠现总结如下。
作者:阿德力·托呼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38例社区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社区居民中38例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确保适宜的居住环境,饮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吸氧,呼吸道护理,健康指导及药物不良反应指导,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后,20例患者痊愈,占总患者数的52.64%,15例患者好转,占总患者数的39.47%,3例患者病情加剧或死亡,占总患者数的7.89%。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萍;叶勇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为患者提供有效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临床护理有序进行、减少漏项、缩短住院天数、提高质量的管理办法,它充分反应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既使护理工作人性化,能大限度满足肝硬化患者需求和愿望,又增加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现临床上待发放的口服药均是放于服药盒内。我科病人口服药品种繁多,服药时间不一致,每个病人的口服药都是分别放置于一个小服药盒内(图1)所有病人的服药盒有分别放于一个大的服药盘内,挨个放置,密密麻麻,床号标识不醒目,患者信息亦不明显(图2),既不便于查对,也容易出错。现在临床口服药物品种不断增加,病人数量日益增多,上述情况越容易出现。为了避免错误,看起来整齐有序,节省查对者时间,我科使用了一批颜色醒目的床号标识,同时贴上患者信息条。使服药盒表面床号清晰,患者信息明显。便于查对,看起来整洁清晰,使用效果好。
作者:曾焱;张艳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9月我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62例(74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术前视力相比,术后第1d和一周视力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眼有一过性高眼压及角膜水肿,占9.68%(6/62),采用药物治疗方法后自然吸收。12眼有程度不一的虹膜反应,占19.35%(12/62),前房渗出(主要原因是核巨大),对症治疗后吸收。结论: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具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好、费用低廉,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史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人流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为妇产科开展新型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5月收治的80例人工流产孕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措施;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8月收治的80例人工流产孕妇,设为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疼痛程度。结果(1)研究组无痛为0例,轻度疼痛为37例,中度疼痛为35例,重度疼痛为8例,对照组无痛为2例,轻度疼痛为68例,中度疼痛为10例,重度疼痛为0例,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非常满意56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8%,对照组非常满意30例,不满意16例,满意度为80.0%,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人流患者而言,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益,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报道门诊输液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采取的干预措施。分析2011-2012年输液病人中常见的护理风险: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护士在工作中语言不当;输液不良反应处理不及时;穿刺部位血肿。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加强业务技能训练和语言修养;选派综合素质高的护士担任巡回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完善各项制度,改善工作流程;加强法律知识学习,营造良好的输液环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降低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护理纠纷从2011年12起降至2012年2起,护理差错从2012年8起降至2012年2起,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潘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