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临床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和经阴道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O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65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果:65例异位妊娠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腹部超声诊断确诊率为85%,误漏诊率为15%;经阴道超声诊断确诊率为97.5%,误诊率为2.5%。结论:阴道超声探头频率高、分辨力强、图像清晰,临床对于疑似或经腹超声阴性而HCG阳性病例应二者结合,以提高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物技术也随之得到了极大地进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国外的制药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必须正视当前现状,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发展策略。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求能够为学界和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借鉴和思路。
作者:于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起对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加强血管通路的护理,对比加强血管通路护理前后1年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干预前1年内对比,我们发现干预后1年内血透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血管通路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陈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预防其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青年脑梗死患者118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8例青年脑梗死病因多样化,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很多危险因素可以提前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早期干预,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孙玙;王诗成;杨水泉;汪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42例按照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仅使用缩宫素,实验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加用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1h、2h、24h的出血情况和子宫恢复情况的不同。结果:对照组产妇在术后1h、2h、24h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9.2±59.3g,术后两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78.2±13.7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429.3±98.2g;实验组产妇在术后1h的出血量为195.4±45.6g,术后2h的平均出血量为29.6±9.4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321.4±25.1g。对照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6.1±0.35cm、15.2±0.27cm、15.0±0.31cm、15.0±0.15cm;实验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5.9±0.29cm、14.3±0.31cm、13.8±0.51cm、12.9±0.17cm。结论:联合使用缩宫素和益母草胶囊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加快子宫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唐建娣;陆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冬眠疗法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46例,采用冬眠疗法治疗,在基础护理上,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入住ICU时间短,白蛋白指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低,肌肉力量指数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肾功能和血清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在冬眠疗法进行治疗时,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更好,肌肉力量恢复好,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苏泉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在腹股沟疝患者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60例,随机分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手术,30例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术,评价两中术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 VS 93.3%,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3% VS 16.7%,0.0% VS 13.3%,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为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术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佳,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张仁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粒细胞肉瘤(granuloeytic Sarcoma,GS)是一种少见的由原始粒细胞或不成熟粒细胞组成的髓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实质性恶性肿瘤。该肿瘤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就近年来其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包家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外用药方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效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术后给予自拟方坐浴,1日1剂,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日1次。分别观察两组用药后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尿潴留、肛缘水肿、排便困难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这种外用中药方剂有消肿作用,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许定国;刘丽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但操作不当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回顾2010年至2014年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76例腹股沟疝患者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6例,男73例,女3例,20岁-60岁37例,61岁-90岁39例。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12例,前列腺增生症45例,术前开始服用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结果本组7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55 min;患者6~24 h可活动;切口疼痛2-4 d;7~10d出院。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13例,经留置尿管1-2 d恢复自行排尿;阴囊水肿7例;阴囊积液2例,经穿刺抽液1~3次吸收消失;阴囊血肿1例,经及时再手术止血、清除血肿术后恢复良好;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2例,经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对症治疗后1个月疼痛消失;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效果良好。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左尼卡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用治疗尿毒症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收治的4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均于透析下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左尼卡汀静脉推注,参照组未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尼卡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状况,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茂合;秦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和现代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各级医院得到不断的更新和使用,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疗设备在售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如何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三方面做作了阐述。
作者:周慧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探讨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科学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给予患者口服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早起口服,治疗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有显著减低,与治疗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的有效率为9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结论: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能显著降低血压提高临床治疗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沈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背景: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老年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目标,而且严重脑卒中的疗效及预后,因而引起临床广泛重视。方法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规范脑卒中康复的治疗行为,帮助医疗机构按照循证医学支持的治疗方案进行操作,提高康复疗效,使患者获得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大限度的自理能力,并且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结果脑卒中康复治疗可以分为3个目标:1)恢复功能。它指的是,如果脑卒中患者存在功能损害的话,比如说有运动障碍、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精神心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等,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而得到恢复,这个是康复的第一个目标。2)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即提高他的日常生活能力,让患者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我们的运动功能、交流功能等等都是为了日常生活服务的。这样患者可以不用长期卧床,不再需要其他人的照顾,可以自己来管理自己的生活,可以使他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3)“功能-活动-参与”功能的恢复,这就是老年脑卒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能够重返工作岗位,能够重新开始他的工作。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根本目的是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ADL,终使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规范的康复流程和治疗方案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方翠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应用头孢唑肟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头孢唑肟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久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将81例小儿哮喘患儿均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呼气流速平均值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呼气流速回升快。
作者:魏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临床治疗方法与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42例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肠系膜淋巴结炎9例,过敏性紫癜3例在小儿内科治愈出院。急性肠套叠3例,急性阑尾炎8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11岁男孩为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伴阑尾周围脓肿;4例婴幼儿为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肠梗阻5例手术治疗,3例保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2例,转上级医院确认诊断,保守治疗;先天性小肠狭窄1例,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3例,放弃治疗;胆结石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腹股沟斜疝4例手法复位。结论:在小儿急腹症的治疗和诊断上,更重视婴幼儿的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提高对小儿急腹症的认识,克服思维的局限性而满足于小儿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减少小儿急腹症的误诊、漏诊率,尽早确诊,及时转外科治疗。
作者:陈运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高血压患者420例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缬沙坦,疗程6周。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都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中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改善程度更好。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有效果的有20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5.7%;而对照组中治疗效果有效果的有178例,无效患者32例,有效率为84.8%,低于观察组。结果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
作者:葛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患者法律知识的普及,很多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不配合甚至拒绝作为教学对象,从而导致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实施困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探索新型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开展临床实习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研究旨在将护生模拟标准化患者(SSP)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培养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职业素质,为构建新型有效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作者:李潘;张芡;黄红玉;吴晓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