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服药盒标签在临床上的规范使用

曾焱;张艳琳

关键词:药盒, 标签, 临床, 口服药, 患者信息, 病人, 时间不一致, 药物品种, 标识, 避免错误, 整洁, 药都, 颜色, 表面
摘要:现临床上待发放的口服药均是放于服药盒内。我科病人口服药品种繁多,服药时间不一致,每个病人的口服药都是分别放置于一个小服药盒内(图1)所有病人的服药盒有分别放于一个大的服药盘内,挨个放置,密密麻麻,床号标识不醒目,患者信息亦不明显(图2),既不便于查对,也容易出错。现在临床口服药物品种不断增加,病人数量日益增多,上述情况越容易出现。为了避免错误,看起来整齐有序,节省查对者时间,我科使用了一批颜色醒目的床号标识,同时贴上患者信息条。使服药盒表面床号清晰,患者信息明显。便于查对,看起来整洁清晰,使用效果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觉健康的现状和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以及自觉健康控制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62.82±13.23)分;自觉健康控制评价包括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其各评分分别是(18.45±7.27)分、(25.55±4.38)分,(21.01±5.55)分;自我效能与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差异(P<0.01),与外部命运控制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差异(P<0.01)。结论: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自觉健康控制概念加以强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患者主观控制健康的思想,并提升自我效能。

    作者:陈闯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探讨

    目的:旨在对糖尿病(DM)患病情况和并发糖尿病的原因进行客观性的分析,为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寻求佳方案。方法收集社区糖尿病病患88例作为本文研究资料,同时,按照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4例),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病患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社区内糖尿病辅助治疗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对糖尿病病患的治疗效果,同时对糖尿病的预防也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江建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目的:探讨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与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防止聋哑症发生。方法:选择临床已明确诊断为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65例(65耳),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方法。结果:痊愈达96.9%。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简便,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气道炎症反应为主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喘鸣、气短、胸闷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支气管哮喘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多数支气管患者始发病于1~6岁,3岁以内起病尤其多,因而加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及防治工作,对防治支气管哮喘疾病扩大化具有重大的意义。1临床表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起病表现与其年龄密切相关,低龄的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前1到2天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诸如流清涕、喷嚏、鼻痒、揉鼻子等,伴有刺激性干咳、咽痒及大量白黏痰。稍大点的儿童往往是突然性发病,以间歇性咳嗽开始,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喘息反复发作,呼吸困难,有哮吼声,胸廓饱满,呈吸气状,肺部可闻及喘呜音,全身冒冷汗,气短,吸入变应原皮试常呈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亦可阳性,言语模糊不连续,血清IgE升高,气道高应性高,夜间表现得较为严重,使用平喘药物后有明显地缓解效果。

    作者:吴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对特需病房及其护理特色的研究

    我院特需病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大环境下,随着医院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及队国内外开放的扩大,在病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特需病房建设尚处初创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索对特需病房及其护理特色的研究,是加强特需病房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我院特需病房共有床位64张,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了341名住院病人,通过实施系统特色服务收到满意成效。

    作者:李志春;李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服药盒标签在临床上的规范使用

    现临床上待发放的口服药均是放于服药盒内。我科病人口服药品种繁多,服药时间不一致,每个病人的口服药都是分别放置于一个小服药盒内(图1)所有病人的服药盒有分别放于一个大的服药盘内,挨个放置,密密麻麻,床号标识不醒目,患者信息亦不明显(图2),既不便于查对,也容易出错。现在临床口服药物品种不断增加,病人数量日益增多,上述情况越容易出现。为了避免错误,看起来整齐有序,节省查对者时间,我科使用了一批颜色醒目的床号标识,同时贴上患者信息条。使服药盒表面床号清晰,患者信息明显。便于查对,看起来整洁清晰,使用效果好。

    作者:曾焱;张艳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卵巢癌患者的腹腔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而且由于其播散、转移主要位于腹腔内,很少发生血行转移,故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大,且腹腔内药物浓度低、疗效差。

    作者:孙香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混合痔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痔疮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久坐久站、疲劳过度、生活无规律、房事过度、妊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另有报道,遗传因素与痔疮的发生也有较密切的关系。久蹲、久坐,肛门压力增加,均易诱发痔疮。

    作者:王梅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进食吞咽困难实施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伴进食吞咽困难中的临床应用,并为临床开展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实践性指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且伴有进食吞咽困难,设为对照组。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且伴有进食吞咽困难,设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康复训练。待治疗第4周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吞咽功能情况。结果(1)研究组显效28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效18例,无效1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8.9%,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待康复训练第4周末,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099,P<0.05)。结论对于进食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而言,开展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食物逆流及误吸的危险,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鲜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溃疡胃镜检查及病理分析82例

    目的:研究胃溃疡胃镜检查及病理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1年3月之2012年12月之间。所有患者采用胃镜检查,临床资料完整,对其胃镜检查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82例患者中,胃镜检查提示良性溃疡(IU)65例(79.3%),恶性溃疡(MU)14例(17.1%),检出79例,占96.3%;病理诊断检查结果,提示IU65例(79.3%),MU17例(20.7%),检出82例,检出率100.0%。结论:胃镜检查诊断胃溃疡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配合进行病理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及对良性、恶性的诊断效果。

    作者:谢晋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分析

    目的:研究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9月~2012年10月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6例,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静脉复合吸入的麻醉方式,给予实验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意识状态(OA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更佳。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角度看,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从意识状态角度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方式,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aspase3旁分泌对细胞增殖及组织再生的影响

    蛋白激酶Caspase3是动物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再生。新研究表明Caspase3旁分泌信号可特异性激活其肿瘤发生的潜能,因而搞清Caspase3旁分泌信号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aspase3本文简要回顾了Caspase3的生物性、旁分泌功能、以及与肿瘤的关系,为肿瘤治疗新途径提供思路。

    作者:刘童斌;王晶晶;袁月;林鹏;陈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与关节外科新进展

    本文从人们所关心的身体健康状况出发,简介了骨与关节外科手术及其意义,阐述了如何建立手术规划与手术导航软件开发平台,引入到医疗实践,造福于人类的身体健康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强调手术导航系统应用到骨与关节外科手术中,是骨与关节外科手术的一大新的进展。

    作者:何亮;李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治

    目的:分析近年来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救治的52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超重与肥胖者占总数的76.2%;糖代谢异常者约占总人数的55.3%;脂代谢异常者比例高达69.5%以上。结论:生活方式的改善,如限盐、戒烟、减重、限酒、增加钾摄入量及体力活动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有意义的。

    作者:侯文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由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易发生在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常见于瘫痪和长期卧床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轮廓可呈火山口状或者圆形,边缘质硬而且干燥,无痛。加重时可从表皮漫延至皮下以及深部组织;严重时可侵入肌肉层以及骨面,脓性分泌物增多,发臭,若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

    作者:林文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3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合并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1例股骨头坏死合并骨性关节炎(56髋)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总结手术治疗方法,术后随访12~24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髋关节屈曲、背伸范围、活动总范围大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8髋,良18髋,优良率为82.1%。术后无感染出现,随访期间X线检查未见股骨柄假体松动、假体内外翻。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满意。

    作者:万里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炎性微环境对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肿瘤相关性炎症是肿瘤的第7种特征[1]。在肿瘤微环境中,各种原因可诱导炎症状态的发生。反过来,炎性微环境通过介导复杂的通路,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2]。目前大量研究着眼于阐明肿瘤炎性微环境是如何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本文就此进行综述。1炎症与肿瘤19世纪中叶,病理学家Virchow观察到肿瘤组织中有炎症细胞存在,认为肿瘤可能源自慢性炎症。二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和炎性因子,有相似的致病分子生物学途径。近年来,有流行病学研究证实,25%的肿瘤由炎症发展而来,二者之间具有相关性[3]。部分肿瘤在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不同阶段,炎症反应发挥决定性的作用[4,5]。一方面,不管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炎症均可发展为肿瘤。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关[1],慢性牙周炎与鳞癌有关[2];另一方面,肿瘤各阶段也可伴发炎症,如机械性损伤、实体肿瘤中心血供不足、坏死,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

    作者:陈志红(综述);黄桂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CT在老年人肺部感染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PCT在检测老年人肺部感染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叙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者的PCT检测结果,按肺部感染程度分严重感染组(38例),局部感染者组(85例),无感染者组(22例),并对各组PCT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感染组病人PCT浓度明显高于局部感染者组和无感染组(P<0.05),局部感染者组PCT浓度明显高于无感染者组(P<0.05)。在PCT的阈值为0.5ng/ml时,对老年人肺部细菌感染发生率的预测敏感度为75%,特异性为91%。结论:PCT能有效预测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是诊断老年人肺部感染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检测患者血清PCT有利于早期诊断老年人肺部感染,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改善预后,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陈坚;向小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

    医学院校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实行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制,在培养学生理论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够治病的仁医,承担救死扶伤的重任。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的对策。

    作者:易红赤;于清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社区群众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知识,并探讨该手段对乡村慢性病防治的意义方法于2012年开始,采取多种形式对全镇居民进行关于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包括学校讲座、黑板报宣传、宣传横幅张贴、资料发放、影响播放以及健康教育宣传单方法等形式,以之增加群众对慢性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之后设计问卷对居民健康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之后,我镇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抽烟酗酒以及运动不足等情况显著减少,群众健康知识尤其是与慢性病相关的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且与普及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有关慢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良群众生活习惯,减少不良嗜好,并显著增加其知识面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慢性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