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探讨

高红

关键词:胃癌, 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
摘要:胃癌发病原因与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幽门螺旋菌(Hp)感染有关。近年来发现,胃幽门螺旋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讨论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后护理可帮助患者解除疼痛不适感,指导患者增强体质,加快身体恢复速度,避免并发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Caspase3旁分泌对细胞增殖及组织再生的影响

    蛋白激酶Caspase3是动物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再生。新研究表明Caspase3旁分泌信号可特异性激活其肿瘤发生的潜能,因而搞清Caspase3旁分泌信号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aspase3本文简要回顾了Caspase3的生物性、旁分泌功能、以及与肿瘤的关系,为肿瘤治疗新途径提供思路。

    作者:刘童斌;王晶晶;袁月;林鹏;陈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而各类药物都有其独特作用和适应证。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在临床中,要掌握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原则,采取科学的选药策略和合理的应用措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作者:于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烧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卫生保健体系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间题之一。我院为了给病人创建一个安全、有效地健康服务体系,确保病人安全,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于2013年初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及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影响。

    作者:阿依古丽·居马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冰冻切片准确性对乳腺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

    目的:总结乳腺病变冷冻切片诊断的确诊率以及提高确诊率的方法,降低延迟诊断率和误诊率。方法:回顾对比分析654例乳腺病变冷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的诊断结果,主要分析造成延迟诊断和误诊的原因。结果:654例冷冻切片诊断病例,确诊率为99.69%(652/654),延迟诊断率为2.14%(14/654),主要见于导管内癌、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及浸润性小叶癌、分叶状肿瘤;误诊率为0.3%(2/654),1例浸润性小叶癌误诊为炎性病变,1例浸润性导管癌误诊为原位癌。结论:对病变认识不够、冷冻切片质量欠佳、取材未取到主要病变、交界性和乳头状病变诊断困难是造成延期诊断或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春苗;何铁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中西医综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疗效Me ta分析

    目的:探讨就高血压病运用Meta分析法对比其中西医综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抽取出于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间在本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76例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以对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式(即中西医综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络活喜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络活喜药物治疗;经过一定周期的治疗,应用Meta分析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包括收缩压及舒张压)、中医证侯及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结论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通过Meta分析方法可以更全面、系统、客观地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细胞癌术前诊断的新进展

    1肾肿瘤概述肾细胞癌是指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肾细胞癌占整个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2彩超在肾癌中诊断价值局限性肾癌可单独采用手术治疗就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局部进展性肾癌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方法。泌尿系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反映原发灶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从而较准确做出术前TNM分期,从而反映肾癌的早晚和可手术性。

    作者:王超;肖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外伤瘫痪患者针灸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总结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脑外伤瘫痪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94例脑外伤瘫痪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人,观察组采用针灸与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几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经针灸治疗后所需的治疗疗程比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所需的治疗疗程短,见效比较快。结论针灸疗法能够促进瘫痪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的萎缩,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吴瑶;宋培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控制与实施

    目的: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控制,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制定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监测标准,实施各环节质量控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实现了集中供应,质控监测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清洗质量合格率达到98%。结论通过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工作质量的控制,保证无菌物品的灭菌效果,提高了工作质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谢崇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同市2010年~2013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血液检测报废原因的统计分析,探讨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对我站2010年1月~2013年12月报废血液情况进行统计,并结合实际对造成报废原因加以分析。结果大同市2010年~2013年血液总报废率为3.02%(5373u/177719u)。在总报废血量中,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而不合格报废的占63.39%(5373u/8476u),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做好献血咨询工作,将献血注意事项详细全面的告知每一个献血者,正确引导献血者,这样将有效地降低ALT值,促进血液报废率的下降。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眼部整形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眼部整形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眼部整形手术患者92例,将其围手术期内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对92例患者进行1年随访,患者术后眼睑功能正常、形态良好、瘢痕并不明显,并且局部转位瓣均已成活,患者满意率达97.8%。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眼部整形手术患者治疗中,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眼部整形手术重新认识,融洽了护患间关系,减少或避免了术后医疗纠纷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妇产科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手术患者分为C1组(妇产组42例)与C2组(对照组44例)。C2组:常规切口护理;C1组:全面切口护理,对比C1组与C2组患者临床分别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C1组与C2组手术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针对C1组患者,完成手术后的4天-13天,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4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2例。针对C2组患者,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10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18例。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结论:针对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实施全面切口护理的过程中,将护理细分成各个阶段分别实施,保证患者腹部切口在手术周阶段能够获得有效护理,成功将患者切口甲等愈合率提高,有效增强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能力,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赵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11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15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围手术期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益。

    作者:曹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外科患者围术期综合应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以及呼吸功能训练在心外科患者围术期综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针对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心外科科室治疗的患者160例,并将16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等人数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长短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符合对比标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功能、血气等结果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结论:对心外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还能显著地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既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作者:吴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穴位埋线结合早期低碳饮食治疗腹型肥胖的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早期低碳饮食治疗腹型肥胖起效的快慢及疗效。方法:治疗组28采用穴位埋线结合早期14天低碳饮食,对照组28例用单纯穴位埋线。观察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体重、腰围指标。结果:显示早期结合低碳饮食对早期疗效的取得具有重要作用。结论:穴位埋线结合早期低碳饮食和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都有较好的减肥作用,但结合早期的低碳饮食显效较快。

    作者:周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肩难产23例回顾分析与处理探讨

    目的:了解肩难产的发生率、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分析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加强监护与紧急处理以降低母婴的并发症。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5年间的肩难产病例,并抽取同期阴道分娩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孕妇在产前、产时指标和胎儿径线等方面有无差别。分析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及肩难产的处理方法。结果5年间分娩总数为2000例,肩难产23例,其中巨大儿12例,占52.17%,有4例并发新生儿损伤,占17.39%,肩难产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孕妇在宫高和腹围、第二产程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肩难产是产科少见并发症,巨大儿发生肩难产的比例高,但根据高危因素仍很难预测肩难产,正确助产手法与及时有效处理肩难产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俊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透受者锁骨下双导管置管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血透受者锁骨下双导管置管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锁骨下双导管置管术治疗的血透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置管后用酒精、碘酒进行消毒然后使用碘伏纱布包扎固定,进行血透封管时使用生理盐水对置管腔进行仔细冲洗,然后用浓肝素2ml左右封管。在置管术前后对患者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护理、置管穿刺伤口的护理、妥善处理血透前后导管、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预防空气栓塞、导管栓塞的预防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几个方面。结果:置管术后70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局部感染,患者导管细菌培养和血液培养均为阳性。结论: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标准操作、杜绝各种感染源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佳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lpha-2-macroglobulin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Alpha-2-macroglobulin(A-2-M)是人类血浆中一种分子量为718kDa的四聚体糖蛋白,本研究旨在探讨A-2-M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确诊并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7例及正常体检者20例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选取血清标本中A-2-M的表达情况,并对相应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期及III、IV期患者组别均较正常人组别血清A-2-M浓度高;I期患者组别较III、IV期患者组别血清A-2-M浓度低。Kaplan-Meier分析显示A-2-M高表达患者较中、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Cox回归分析显示,A-2-M浓度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2-M可能在正常人、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提示可能被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A-2-M可能是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吴正清;童文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小儿和老人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小儿患者和老年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及其家人做好护理知识的指导。结果本组50例小儿患者和30例老年患者极少有伤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常常可以提前出院。结论小儿患者和老年患者相比成人来说行腹腔镜手术的风险性大,护理要求高,全面实施有效的护理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能尽快康复。

    作者:贾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8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术后护理

    目的:进一步研究分析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术后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诊疗护理方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8例甲状腺癌侵犯喉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治疗护理方案。结果:28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患者中25例行气管切开、3例行气管造瘘,均恢复良好出院,3例终身佩戴气管套管。出院后门诊及电话随访,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正常。结论:甲状腺癌侵犯气管行气管切开或气管造瘘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差,临床上须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需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等,以保障治疗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英;谌永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