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李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方法总结30例腹腔镜手术切除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资料。结果中转开腹4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肠梗阻1例,无术后大出血、吻合口瘘等重大并发症发生,平均切除淋巴结数目(11.0±7)枚。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老年病人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叶甫波;朱雄文;陈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评价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前来就诊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皮肤、睡眠、运动及饮食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患者及其家属均给与好评。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增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利于患者骨折愈合,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
作者:周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尤其是对女性,以至于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治愈妇科疾病常见的手段就是手术。但是由于女性身体结构的特殊,使得很多数女性关心妇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问题。因此,作者从妇科手术后切口容易感染的因素开始分析,然后得出对切口感染的一些防治措施,将感染的伤害减少到小化。
作者: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高校临床医学教学担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学教学也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为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校临床医学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学生医疗水平的提高造成很大阻碍。本文主要对高校临床医学教学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革措施。
作者:杨胜波;丁宪群;张建;牛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鼻内窥镜手术与常规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需行手术治疗的鼻窦炎伴息肉患者共100例进行本次研究,研究开展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划分,可划分为实验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鼻窦手术治疗)两组,各50例,对两组临床效果及术后1年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且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出现2例复发,复发率4.7%;对照组出现4例复发,复发率为11.1%,差异显著。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息肉,可取得较常规鼻窦手术更高的临床效果,且术后复发率低。鼻内窥镜手术基础上,加强手术操作和术后随访治疗,可进一步提高鼻窦炎伴息肉治疗效果,应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姜集成;庄孔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腹部创伤的急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1月的所收治的2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2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经过及时地抢救治疗以及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及时且合理的急诊护理,可加速患者康复的速速度,使患者尽早得以痊愈。在严重腹部创伤急诊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全面且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腹部创伤专科技能以及理论,增强自身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在手术的配合上做到准确且到位,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欧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直肠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5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该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引流管和尿管的护理、术后造口护理等。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随着直肠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加强术后的护理及给完善的营养支持和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邱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以及人们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差异性等特征。本文针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内容和质量,居民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需求意愿,提出契合公众需求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刘国秋;黎飞;刘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PU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约占95%),是由粘膜的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失衡引起的。病因一般与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如其它如胆盐、胰酶、乙醇等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有关。主要表现为中上腹痛,伴返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吐咖啡色样液或血性液,解黑色大便等。它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多年来此病的治疗多侧重于缓解症状、愈合溃疡,但复发率偏高。
作者:宋文博;徐向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社区妇女更年期的自我保健行为了解其影响因素,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知识教育保证居民健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自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的123例更年期病患进行调查,均分为三组,分别观察其进行社区宣传、媒体传播以及健康教育前后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行为的变化,从而了解不同媒体对于保健行为的影响。结果:调查显示,经过社区宣传、媒体传播以及健康教育后的更年期妇女往往对于自我保健的行为更加的注意以及明确,方法也有明显的改进,前后进行保健的人群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传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往往可以加强更年期妇女的保健意识,改进她们的保健行为,对于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肖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采用药物保守治疗8例宫外孕的效果及临床使用价值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8例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宫外孕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其中有7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7.5%;1例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失败率为12.5%。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在1周内并发症状均自行消退。结论通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肯定,但由于宫外孕保守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之前一定要求患者符合保守治疗指征。
作者:曾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预防其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青年脑梗死患者118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8例青年脑梗死病因多样化,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很多危险因素可以提前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早期干预,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孙玙;王诗成;杨水泉;汪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肾肿瘤概述肾细胞癌是指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肾细胞癌占整个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2彩超在肾癌中诊断价值局限性肾癌可单独采用手术治疗就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局部进展性肾癌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方法。泌尿系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反映原发灶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从而较准确做出术前TNM分期,从而反映肾癌的早晚和可手术性。
作者:王超;肖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08月至2013年08月期间,科室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患者80例,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普通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组给予间苯三酚静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宫缩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并发症结果。结果:治疗组在起效时间、宫缩减弱时间、治疗有效率上与普通组结果相近,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组出现共16例次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普通组和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晚期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雪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琥珀酸亚铁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定期检查的649例孕妇,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为325例,对照组患者324例。对于实验组的孕妇给予硫酸亚铁进行预防,对照组的孕妇给予琥珀酸亚铁进行预防。对两组孕妇的各项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孕妇Hb、HCT、RBC、血清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孕妇服药前后的Hb、RBC、血清铁进行比较,Hb、RBC、血清铁均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孕妇与对照组服药后的Hb、RBC、血清铁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均出现恶心、呕吐等肠胃不良反应,实验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3%,对照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2%,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停药后,孕妇的不良反应均消失,且两组孕妇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运用琥珀酸亚铁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琥珀酸亚铁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杨沛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甲亢的认识,更好地做好预防及治疗工作。方法通过分析应用甲巯咪唑致严重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预防诊疗措施。结果甲巯咪唑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一线治疗药物,粒细胞缺乏是其少见但严重的副作用,可预测性差。结论在抗甲状腺药物用药过程中特别是治疗初期,应高度警惕粒缺的发生。
作者:张杰;严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经B超、尿路造影、CT、膀胱镜检查加活检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膀胱良性肿瘤20例采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术)治疗,观察和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复发率情况。结果:TURBT术的手术时间为(36.8±6.6)min,术中出血量为(16.3±4.8)ml,住院时间为(10.2±3.5)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术后1年的复发率为5.0%。结论: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尿路造影、膀胱镜以及CT等, TURBT术是治疗膀胱良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蔡鹤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强膝通痹汤内服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8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膝通痹汤内服外用可明显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改膝关节的功能活动。
作者:张宇;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新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推进,医院的改制和发展在新时期面临诸多的问题,尤其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医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务人员即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准,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品质。本文从分析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入手,探究了解决当前问题的新思路。
作者:曾明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