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戴雪飞

关键词:间苯三酚, 孕前晚期, 先兆流产,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08月至2013年08月期间,科室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患者80例,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普通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组给予间苯三酚静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宫缩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并发症结果。结果:治疗组在起效时间、宫缩减弱时间、治疗有效率上与普通组结果相近,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组出现共16例次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普通组和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晚期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研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东方医院呼吸内科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祛痰平喘、抗感染等对症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两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1.69%,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给予慢性支气管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发病机制的不断探讨,医学界对盆底重建术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目的是缓解症状,使患者在解剖和功能上恢复正常。全盆底重建是一种微创手术,他通过网片的植入重建了盆地结构,恢复了盆腔器官的解剖位置。

    作者:尹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与健康宣教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它的早期预防、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如何预防感染,促进血压循环,避免足部受伤及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知识宣教,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关键,许多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护理缺乏认识,故开展护理、健康宣教,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晖;陆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蜂花烧烫伤膏对烧伤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烧伤大鼠创伤中的动态变化及蜂花烧烫伤膏对其的影响。方法热水烧伤法建立大鼠30%TBSA深Ⅱ度烧伤模型,延迟复苏,检测烧伤后1h、3h、6h、12h、24h、48h六个时相点SOD和MDA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烧伤延迟复苏组大鼠血浆中的SOD活力明显下降,12h达低谷,蜂花烧烫伤膏可明显提升SOD活力;烧伤延迟复苏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明显上升,24h达高峰,蜂花烧烫伤高治疗组血浆MDA含量变化与烧伤延迟复苏组趋势一致,但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蜂花烧烫伤膏可以提升血浆SOD活力,降低血浆MDA含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微微;雷勇;李光;孙慧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9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血清hs-CRP和cTnI检测结果,并我院同期与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hs-CRP和cTnI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 和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AMI组和UAP组均高于SAP组(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水平检测对CHD的疗效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要点

    分析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救治和日常护理,总结此类患儿的护理要点。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病情危重,变化快,需要及时发现和救治,而且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气道管理工作中的充分湿化、有效的叩背和适时地吸痰在患儿救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成药治疗老年中风病人压疮护理50例

    目的:探讨中成药治疗老年中风病人压疮护理。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50例老年中风压疮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均为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CPR、IL-12及压疮治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CPR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IL-12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压疮治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成药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中风患者的免疫机能,促进压疮愈合,提高压疮的治愈率。中成药对治疗老年中风病人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莉;黄啸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急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120急救中心前往救治并行院前救治的15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严重创伤患者中暴力伤害68例,交通事故52例,压砸伤19例,高空坠落11例;合并意识障碍47例,合并休克42例,合并呼吸功能不全26例,合并心脏骤停2例;经过有效的院前抢救,除7例伤情严重患者在接诊时心跳已停止抢救无效外,其余14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成功率高达95.3%。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行有效的院前救治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初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有关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心得。方法:回顾2012-2014两年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选择其中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基础护理,术后助恢复护理。后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在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除了3例病情特严重的患者在手术中中转开腹外,剩余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手术,在满意的护理下康复出院。对于护理满意度,从术前心理护理89.5%,提升到高达97.7%术后满意度,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全面的护理是急性胆囊炎患者身心恢复的必要保证。

    作者:郑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中的效果

    目的: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状态。方法综合性的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表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睡眠状态趋于良好,并且其满意度大大增强,有效的维护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佟炎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焦虑症的心理护理程序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正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有些外部的刺激会引发个体的适度焦虑,属于正常焦虑。而那些没有明确的致焦虑因素,或虽有明确的致焦虑因素,但反应程度、持续时间与致焦虑因素不相称,或焦虑原因解除后仍难以消除的焦虑,往往会减低或妨碍行为的效果,称为妨碍型焦虑,属于病理性焦虑。

    作者:周桂平;张晓婷;陶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 T和MRI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在X线平片、CT和MRI上的对比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对比其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相应分级,采取平行对照实验研究。结果:68例患者X线平片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检出率为73.5%(50/68),明显低于CT检出率92.6%(63/68)和MRI检出率98.5%(67/6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患者CT与MRI对其分级则更为准确,X线平片和CT、MRI分级方面差异显著(P<0.01)。结论:CT、MRI较X线平片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要高,对临床不能确诊但X线平片难以判断的早期病变,CT与MRI有更高的确诊价值。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进展

    产妇死亡原因主要为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及子痫,而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1]。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迅速发生出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的生命。自然分娩常规由助产士观察和处理,建立“以助产士为主的产房管理模式”,有利于助产士对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实施严格的产时监护,提高助产人员的服务态度及工作能力,特别是识别和处理异常产程的能力,减少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谭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患者腹腔引流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腹腔引流并观察预防感染效果,讨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分析我院普外科2011年2月到2013年12月三年间,收治的120例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进行切除阑尾手术,观察组置管引流,对照组不做引流,统计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60例,术后感染3例,发生率5.00%,对照组60例,术后感染23例,发生率38.33%。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置管引流能够降低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切除手术后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加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2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作者:魏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相关因素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及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施行的足月妊娠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148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产、麻醉、胎方位、胎先露情况、新生儿体重及子宫下段形成等因素与子宫切口撕裂之间的关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组研究中共出现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131例,占所有病例的8.79%,其中临产后、麻醉效果差、胎先露>3cm、枕横位、胎儿体重>4000g及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差的产妇撕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产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并发症:本组131例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发产妇中,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83例;出现子宫动脉损伤3例(2.29%);T型撕裂患者发热1例(0.76%),体温>39℃;阴道恶露量增多7例(5.34%);阴道流血时间延长12例(9.16%),长者持续2个月。结论:麻醉效果、临产前后、胎先露、胎儿方位、胎儿体重以及手术医师的操作熟练程度等是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作者:叶翠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期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8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妊娠结局的研究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妊娠结局的变化。方法:选取分娩的部分初产妇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观察组的待产妇进行个体化护理,进行一对一陪护及营养干预;对照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占74.73%,早产率占4.39%、剖宫产率占20.88%,对照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占56.05%,早产率占9.89%、剖宫产率占34.06%,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较低、产时疼痛较少、产后出血以及产程少、胎儿APGAR评分高、窒息状况发生率低、产妇满意度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孕产妇自然分娩率高,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且妊娠结局良好。

    作者:张翠芹;张应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阴道彩超诊断妇科盆腔肿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诊断妇科盆腔肿块的彩超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妇科盆腔肿块患者的临床及阴道彩超检查的结果。结果:减少误诊或漏诊。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和识别盆腔包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钟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 s病致粒细胞缺乏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对近4年我科收治的5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致粒缺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粒缺患者年龄在24~70岁,其中4例由甲巯咪唑所致,1例由丙硫氧嘧啶(丙硫)所致;5例中4例在用药2个月内发生粒缺,1例在用药5个多月时发生粒缺;5例均有发热、感染,粒细胞计数在5~14天恢复正常;5例均在粒细胞计数正常后行131I治疗。结论粒缺是抗甲状腺药物的严重副作用,多发生在治疗的头2月,多以发热首发,需积极抗感染、升粒细胞治疗,行131I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冯雷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