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的围手术期处理

叶甫波;朱雄文;陈国平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老年患者,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方法总结30例腹腔镜手术切除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资料。结果中转开腹4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肠梗阻1例,无术后大出血、吻合口瘘等重大并发症发生,平均切除淋巴结数目(11.0±7)枚。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老年病人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进食吞咽困难实施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伴进食吞咽困难中的临床应用,并为临床开展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实践性指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且伴有进食吞咽困难,设为对照组。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且伴有进食吞咽困难,设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康复训练。待治疗第4周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吞咽功能情况。结果(1)研究组显效28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效18例,无效1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8.9%,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待康复训练第4周末,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099,P<0.05)。结论对于进食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而言,开展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食物逆流及误吸的危险,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鲜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99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人进行病因分析,研究发现生理、环境、理化等因素均可导致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发生,并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结果:治愈94例,复发5例。其中合并皮肤感染2例。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预防及护理不容忽视。

    作者:韩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 s病致粒细胞缺乏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对近4年我科收治的5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致粒缺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粒缺患者年龄在24~70岁,其中4例由甲巯咪唑所致,1例由丙硫氧嘧啶(丙硫)所致;5例中4例在用药2个月内发生粒缺,1例在用药5个多月时发生粒缺;5例均有发热、感染,粒细胞计数在5~14天恢复正常;5例均在粒细胞计数正常后行131I治疗。结论粒缺是抗甲状腺药物的严重副作用,多发生在治疗的头2月,多以发热首发,需积极抗感染、升粒细胞治疗,行131I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冯雷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及护理

    论文王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并恶心呕吐和腹胀,腰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尿淀粉酶升高。约半数病人伴有胆道疾病。本病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有水肿型和出血型两种,水肿型病变较轻,较常见。出血型又称坏死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实确病变严重,易产生休克,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

    作者:董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方案为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桂芝茯岑胶囊;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即使用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0d。结果:治疗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14例,良效7例,微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高达93.1%,对照组即西医组治疗显效5例,良效11例,微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2.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毒副作用明显减轻。

    作者:孙卫月;邱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社区居民中1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值、血压控制率、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血压较对照组患者血压降低,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运用健康管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霞;张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护理风险防范,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的迫切问题。

    作者:王玉香;张晓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2例剖宫术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术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避免再次手术减轻产妇的痛苦。方法:采用剖宫术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情况。结果:32例患者除手术时间较单纯剖宫术产延长10至20分钟,其它无明显差异。结论:妊娠合并有子宫肌瘤在剖宫术产时同时切除肌瘤是可行手术方法,避免了二次开腹治疗,减轻了产妇的痛苦。

    作者:马晓艳;赵子英;闫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通过对预见性护理指引骨科医疗护理当中所取得的相关应用对其进行严谨的分析,以便在今后对相关患者进行抢救时提升其成功的效率,为从而尽可能的为相关患者争抢到宝贵的抢救时间;方法我院将2013年4月到2013年6月骨科门诊所收治的共计120例相关患者并将其作为此次研究讨论的实验对象,并且我院将所有参与研究的相关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分到60例的患者,我院在对照组方对其施以常规传统性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除了在施用常规传统性护理的相关基础上还要加以实施预见性的相关护理方面的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所取得的相关数据的对比,其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预后效果比起对照组要更加的优越,同时之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较对照组要有十分明显的降低,其患者方面的满意度也是相对更高;结论通过观察了解到其预见性的护理可以十分有效的减少其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这对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在今后的相关临床医疗当中很具推广作用。

    作者:缪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6例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5O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A15-3、CEA水平,并将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A15-3、CEA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5-3、CEA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是评价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科学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给予患者口服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早起口服,治疗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有显著减低,与治疗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的有效率为9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结论: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能显著降低血压提高临床治疗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沈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例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采用药物保守治疗8例宫外孕的效果及临床使用价值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8例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宫外孕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其中有7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7.5%;1例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失败率为12.5%。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在1周内并发症状均自行消退。结论通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肯定,但由于宫外孕保守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之前一定要求患者符合保守治疗指征。

    作者:曾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选择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疗效,对临床流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进行流产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治疗的方式不同,其分为人工流产组和药物流产组,分别实施电动负压吸宫术,和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流产过程中疼痛评分和阴道出血时间。结果人工流产组完全流产率为98.46%(64/65),高于药物流产组的87.69%(57/65),两组流产过程中疼痛评分为(6.2±1.5)分、(3.0±1.1)分,其阴道平均出血时间分别为(5.1±3.2)d、(10.8±5.7)d,人工流产组疼痛评分高但阴道出血时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全流产率高,阴道出血时间短,但药物流产镇痛效果优于无痛,临床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豨莶草在治疗急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通过研究莶草在治疗急性肠炎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并口服思密达蒙脱石散止泻。其中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莶草水煎液,对比两组患者的止泻时间。结果:实验组全部30例患者,平均止泻时间为平均为36.1±9.3小时,对照组30例患者,平均止泻时间为44.9±9.7小时,加服莶草水煎液的实验组患者止泻更快,两组止泻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莶草在治疗急性肠炎患者时,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止泻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CT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急诊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平扫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CT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92例患者里明确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100例次,8例次腰椎骨折患者全部确诊,没有漏诊准确率100%;33例次肝脏损伤经CT确诊31例次,准确率93.94%;20例次脾脏损伤经CT确诊19例次,准确率95.00%;22例次肾脏损伤经CT确诊21例次,准确率95.45%;17例次胰部损伤经CT确诊16例次,准确率94.12%;CT总计准确率95.00%。肝脏损伤+脾脏损伤合并2例次,肝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3例次,脾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2例次,胰部损伤+脾脏损伤1例次。结论:CT检查检测准确度较高,而且没有开放性创伤,安全,对腹水、腰椎骨折等能准确显示,可以作为检查的首要手段。

    作者:钟锦建;李梅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临床护理体会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高的性传播疾病。孕妇感染淋病,产道淋菌于分娩过程中感染胎儿致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败血症,严重者危及母婴健康。我院产科出现1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女婴,足月顺产,出生后第三天,患儿双眼眼睑肿胀明显,不肯睁眼,伴大量脓性分泌物。查体发现双眼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正常,给予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效果欠佳。取其眼部分泌物,经涂片检查、淋菌培养均查出淋球菌。追问病史,其父曾患淋病,其母宫颈分泌物中亦查出淋球菌,故诊断为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于发病后5天症状全部消退,痊愈出院。

    作者:辛志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人在生病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心情焦躁、烦闷不安的情况,这是很容易引起病情加重和影响术后恢复的。在护理恶性肿瘤病患者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尽量使患者保持平稳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这样不仅不会加重病情恶化还会有助于术后的恢复。保持心情愉快是很必要的一方面,除此之外也要遵医嘱注意护理上的其它注意事项。

    作者:吴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去红细胞临床输注情况调查

    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给临床输血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我们就要对影响红细胞临床输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对相关的数据信息的采集,以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其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红细胞临床输注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在通过临床试验的方法,来对红细胞临床输注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提供参考。

    作者:李莹;杨程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日益显示出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责任重、压力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这种过度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引起重视。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69.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间的不良反应率相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常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