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韩;廖贵清
两段式种植体修复1年后种植体-基桩界面即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约1.5~2 mm已被作为种植成功标准之一,但骨吸收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平台转换设计应用于种植体修复后可显著减少种植体颈部骨吸收.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平;谷志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口腔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的证据表明,慢性口腔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从牙周炎、龋病、牙髓病这3种慢性口腔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于淼;郝玉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颏兜是正畸临床上常用的口外装置,多用于功能性下颌前伸的控制,骨性下颌前突和骨性开骀的矫形治疗以及快速扩弓时的垂直向控制.其适应证的选择、疗效、生物力学机制、长期稳定性等一直是正畸学者探索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颏兜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敏;陈小滨;邹淑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牙列缺损的修复除了追求牙列完整性的重建,也不应淡化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修复完整牙弓的必要性,认为前牙和前磨牙就可以满足患者的口颌功能.但多数学者认为后牙缺失不仅影响咀嚼、语音、美观等功能,而且影响颢下颌关节的稳定性,而牙弓完整性的修复要求因人而异,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治疗.本文就后牙缺失后髁突、关节盘及关节血流等方面的改变作一综述.
作者:黄卓珊;林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根尖手术是对非手术治疗无法治愈患牙的保存治疗手段.但在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根尖手术也产生了一些缺点,如术后牙龈退缩、组织缺损及瘢痕形成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如何改善根尖手术的这些缺点,是目前广大医师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根尖手术中软组织的处理作一综述.
作者:刘晓斌;侯本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手术导航系统作为现代影像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就手术导航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发展情况、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高超;汤炜;田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一种研究基因位点突变与疾病易感性和相关性的新方法,已经在很多领域开展.牙周炎是一种宿主易感性的疾病,本文就某些基因位点SNP与牙周炎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安志国;张浩;丁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口腔种植学和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两门学科,随着这两门学科的交叉发展,将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目前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廖大鹏;宫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当前先进的代谢性成像技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理想的解剖和功能性融合影像,可更好地定位和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及其未知原发灶,有助于提高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本文就该技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波;李龙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是一种骨发育异常疾病,可累及单骨或多骨,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综合各种文献资料,笔者拟从基因突变、白细胞介素-6介导、染色体和形态学异常、骨发育异常、干细胞疾病和其他方面就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荣涛;李祖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极低频电磁场对生物体、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引起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从环腺苷酸(cAMP)信号传导通路的起点(作用的靶位)、可能的信号途径以及信号调控的生理功能来讨论极低频电磁场细胞生物效应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悦;梁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瓷桩、纤维桩等非金属桩在临床上的应用需要进行根管内树脂粘接.根管狭长的解剖形态以及管壁牙本质具有独特的表面特性,使根管壁与复合树脂的粘接有别于表面牙本质.对根管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其目的是清洁管壁牙本质,为粘接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本文就不同牙本质表面处理方法对根管壁粘接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姚科;李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牙齿酸蚀症是指在没有细菌参与的情况下,由化学因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慢性、不可逆性破坏的疾病.此疾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控制酸蚀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口腔临床工作的难点,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酸蚀症的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文卿;赵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国内在根管治疗中,多交替使用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但此方法存在许多缺陷.次氯酸钠因有较强的杀菌性及组织溶解性,在国外普遍应用于根管冲洗中,但由于它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而国内尚未普遍应用橡皮障,因此限制了次氯酸钠在国内的应用.本文就次氯酸钠作为根管冲洗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史彦;杨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厝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胎儿唇腭裂手术有无瘢痕愈合、无继发畸形、诱导颅面正常愈合的优点.关于胎儿唇腭裂手术无瘢痕愈合的机制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骆堃梁;黄剑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胰岛素的植入式给药与口服、注射给药相比较,具有缓释、长效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下面就植入型释药系统、胰岛素植入式给药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胰岛素经种植牙和根管给药的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璇;马卫东;刘洪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尽管受脆性、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材料性能的影响,全瓷固定桥目前尚未成为常规的固定修复手段,但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硅酸盐陶瓷、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全瓷桥材料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高文玲;夏海斌;李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人群患龋状况及龋病发病的基线资料,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首次对青海省5、12、35~44和65~74岁4个年龄组人群的患龋状况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患龋率、龋均和龋充填率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5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1.63%和3.30.12岁年龄组恒牙冠龋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22.63%和0.40.35~44岁年龄组恒牙冠龋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4.47%和2.06.65~74岁年龄组恒牙冠龋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3.89%和3.08.4个年龄组龋充填率分别为1.85%、2.53%、8.00%和3.47%.结论 青海省人群龋病状况不容乐观,龋齿充填率很低,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降低患龋率,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作者:胡勇;李子坤;郭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远舌根是位于下颌恒磨牙远中舌侧的一个部分或完全独立的额外牙根,常见于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通常细短弯曲,它的出现增大了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难度.充分认识和识别远舌根,对于提高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大家对下颌第一磨牙解剖的认识日益重视,对远舌根的研究日趋深入.下面就国内外学者对于远舌根的解剖研究作一回顾.
作者:喻刚;叶玲;黄定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用于窝洞充填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均存在一定的聚合收缩,其收缩应力在临床中会导致牙体变形、术后敏感、微渗漏和继发龋等问题,从而影响充填修复的效果.下面就复合树脂充填窝洞聚合收缩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临床操作中的控制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颖;周岚;杨锦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