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控制牙齿酸蚀症的研究进展

李文卿;赵玮

关键词:牙齿酸蚀症, 早期诊断, 风险评估, 预防
摘要:牙齿酸蚀症是指在没有细菌参与的情况下,由化学因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慢性、不可逆性破坏的疾病.此疾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控制酸蚀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口腔临床工作的难点,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酸蚀症的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合树脂充填窝洞聚合收缩应力的控制

    目前,用于窝洞充填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均存在一定的聚合收缩,其收缩应力在临床中会导致牙体变形、术后敏感、微渗漏和继发龋等问题,从而影响充填修复的效果.下面就复合树脂充填窝洞聚合收缩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临床操作中的控制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颖;周岚;杨锦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颏兜在口腔正畸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颏兜是正畸临床上常用的口外装置,多用于功能性下颌前伸的控制,骨性下颌前突和骨性开骀的矫形治疗以及快速扩弓时的垂直向控制.其适应证的选择、疗效、生物力学机制、长期稳定性等一直是正畸学者探索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颏兜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敏;陈小滨;邹淑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口腔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创伤、炎症、肿瘤、先天畸形所引起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医学的难题,而组织工程已成为骨缺损修复新的研究热点.下面就骨组织工程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绍义;蒋欣泉;张志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根管微渗漏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根管治疗的目的是对整个根管系统严密充填,阻止口腔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再次进入根管,预防根尖周病变和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充填后微渗漏的大小是评价根管充填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目前常用的评估根管封闭能力的实验方法是染色渗漏法、微生物渗漏法以及流体滤过法.此3种实验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且尚未标准化.

    作者:危薇;陈作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胎儿唇腭裂手术无瘢痕愈合机制

    厝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胎儿唇腭裂手术有无瘢痕愈合、无继发畸形、诱导颅面正常愈合的优点.关于胎儿唇腭裂手术无瘢痕愈合的机制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骆堃梁;黄剑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是一种骨发育异常疾病,可累及单骨或多骨,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综合各种文献资料,笔者拟从基因突变、白细胞介素-6介导、染色体和形态学异常、骨发育异常、干细胞疾病和其他方面就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荣涛;李祖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口腔种植学和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两门学科,随着这两门学科的交叉发展,将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目前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廖大鹏;宫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成体干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是一种重要的造血与非造血系干细胞形态发生因子和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与其受体CXCR4结合,所介导的成体干细胞迁移归巢在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后的再生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组成的功能轴在成体干细胞尤其是骨髓源干细胞迁移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研究牙髓干细胞迁移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龚启梅;蒋宏伟;凌均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当前先进的代谢性成像技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理想的解剖和功能性融合影像,可更好地定位和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及其未知原发灶,有助于提高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本文就该技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波;李龙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牙周致病菌对各类抗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抗生素作为牙周炎的辅助治疗,包括抗生素的全身和局部应用.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于牙周炎的药物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牙周致病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抗菌药物治疗引起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苗棣;张晖;徐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牙髓干细胞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牙髓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特定的细胞类型分化,产生数个亚系的前体细胞.牙髓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和临床应用中,可达到组织和器官再造的目的,具有广阔的前景.下面就牙髓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特异性表面标记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路;凌均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控制牙齿酸蚀症的研究进展

    牙齿酸蚀症是指在没有细菌参与的情况下,由化学因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慢性、不可逆性破坏的疾病.此疾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控制酸蚀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口腔临床工作的难点,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酸蚀症的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文卿;赵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网架转归的研究进展

    脱细胞真皮基质是近几年兴起来的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已有在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烧伤整形、牙周病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报道.笔者着重就其结构与特性、异体移植后的生物学转归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道峰;左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次氯酸钠作为根管冲洗液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在根管治疗中,多交替使用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但此方法存在许多缺陷.次氯酸钠因有较强的杀菌性及组织溶解性,在国外普遍应用于根管冲洗中,但由于它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而国内尚未普遍应用橡皮障,因此限制了次氯酸钠在国内的应用.本文就次氯酸钠作为根管冲洗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史彦;杨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度牙周病患牙拔除后即刻自身牙移植2年疗效与体会

    目的 观察重度牙周病患牙拔除后即刻自身牙移植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临床效果的因素.方法 9颗重度牙周病患牙经基础治疗后拔除,去除牙槽窝内的病变组织并以此处牙槽窝为受牙区.微创拔除患者自身第三磨牙(供牙),体外完成根管治疗和充填后植入已制备的牙槽窝内.根周骨腔植入拜阿蒙人工骨,缝合、结扎固定.术后随访观察2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9颗重度牙周病患牙拔除后自身第三磨牙移植2年间除因松动拔除3颗外,其余6颗移植牙稳固、不松动,牙周无红肿,无可探入的牙周袋,可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结论 重度牙周病患牙拔除后即刻自身牙移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去除病变组织、保持移植牙稳定和术后口腔卫生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桂和明;王唯唯;杜丽娟;黄杰英;雷公元;兰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根管壁不同处理对粘接效果的影响

    瓷桩、纤维桩等非金属桩在临床上的应用需要进行根管内树脂粘接.根管狭长的解剖形态以及管壁牙本质具有独特的表面特性,使根管壁与复合树脂的粘接有别于表面牙本质.对根管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其目的是清洁管壁牙本质,为粘接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本文就不同牙本质表面处理方法对根管壁粘接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姚科;李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后牙缺失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牙列缺损的修复除了追求牙列完整性的重建,也不应淡化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修复完整牙弓的必要性,认为前牙和前磨牙就可以满足患者的口颌功能.但多数学者认为后牙缺失不仅影响咀嚼、语音、美观等功能,而且影响颢下颌关节的稳定性,而牙弓完整性的修复要求因人而异,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治疗.本文就后牙缺失后髁突、关节盘及关节血流等方面的改变作一综述.

    作者:黄卓珊;林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颞下颌关节髁突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是新近出现的修复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颞下颌关节髁突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具体就髁突的组织学特点、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培养方式的选择、细胞支架的选择、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等颞下颌关节髁突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房维;龙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可见光三元光敏引发体系

    三元光敏引发体系不仅能生成阳离子,也能生成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有效地聚合.含该引发体系的口腔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有较高的引发效率和足够高的单体转化率,兼备自由基型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优点.下面着重就可见光三元光敏引发体系的组成、聚合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作者:林艺娜;刘小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口腔感染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慢性口腔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的证据表明,慢性口腔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从牙周炎、龋病、牙髓病这3种慢性口腔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于淼;郝玉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