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牙缺失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黄卓珊;林雪峰

关键词:后牙缺失, 髁突, 关节盘
摘要:牙列缺损的修复除了追求牙列完整性的重建,也不应淡化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修复完整牙弓的必要性,认为前牙和前磨牙就可以满足患者的口颌功能.但多数学者认为后牙缺失不仅影响咀嚼、语音、美观等功能,而且影响颢下颌关节的稳定性,而牙弓完整性的修复要求因人而异,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治疗.本文就后牙缺失后髁突、关节盘及关节血流等方面的改变作一综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髓干细胞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牙髓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特定的细胞类型分化,产生数个亚系的前体细胞.牙髓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和临床应用中,可达到组织和器官再造的目的,具有广阔的前景.下面就牙髓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特异性表面标记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路;凌均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次氯酸钠作为根管冲洗液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在根管治疗中,多交替使用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但此方法存在许多缺陷.次氯酸钠因有较强的杀菌性及组织溶解性,在国外普遍应用于根管冲洗中,但由于它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而国内尚未普遍应用橡皮障,因此限制了次氯酸钠在国内的应用.本文就次氯酸钠作为根管冲洗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史彦;杨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度牙周病患牙拔除后即刻自身牙移植2年疗效与体会

    目的 观察重度牙周病患牙拔除后即刻自身牙移植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临床效果的因素.方法 9颗重度牙周病患牙经基础治疗后拔除,去除牙槽窝内的病变组织并以此处牙槽窝为受牙区.微创拔除患者自身第三磨牙(供牙),体外完成根管治疗和充填后植入已制备的牙槽窝内.根周骨腔植入拜阿蒙人工骨,缝合、结扎固定.术后随访观察2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9颗重度牙周病患牙拔除后自身第三磨牙移植2年间除因松动拔除3颗外,其余6颗移植牙稳固、不松动,牙周无红肿,无可探入的牙周袋,可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结论 重度牙周病患牙拔除后即刻自身牙移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去除病变组织、保持移植牙稳定和术后口腔卫生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桂和明;王唯唯;杜丽娟;黄杰英;雷公元;兰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牙周致病菌对各类抗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抗生素作为牙周炎的辅助治疗,包括抗生素的全身和局部应用.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于牙周炎的药物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牙周致病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抗菌药物治疗引起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苗棣;张晖;徐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成体干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是一种重要的造血与非造血系干细胞形态发生因子和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与其受体CXCR4结合,所介导的成体干细胞迁移归巢在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后的再生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组成的功能轴在成体干细胞尤其是骨髓源干细胞迁移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研究牙髓干细胞迁移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龚启梅;蒋宏伟;凌均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当前先进的代谢性成像技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理想的解剖和功能性融合影像,可更好地定位和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及其未知原发灶,有助于提高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本文就该技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波;李龙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自体牙移植预后的影响因素

    自体牙移植是将自体牙在体内异位移植来修复牙列缺损的一种方法.尽管自体牙移植适用范围不广且预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证实,自体牙移植可作为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理想选择.本文就自体牙移植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陈婷;陈亚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是一种骨发育异常疾病,可累及单骨或多骨,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综合各种文献资料,笔者拟从基因突变、白细胞介素-6介导、染色体和形态学异常、骨发育异常、干细胞疾病和其他方面就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荣涛;李祖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术导航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手术导航系统作为现代影像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就手术导航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发展情况、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高超;汤炜;田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后牙缺失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牙列缺损的修复除了追求牙列完整性的重建,也不应淡化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修复完整牙弓的必要性,认为前牙和前磨牙就可以满足患者的口颌功能.但多数学者认为后牙缺失不仅影响咀嚼、语音、美观等功能,而且影响颢下颌关节的稳定性,而牙弓完整性的修复要求因人而异,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治疗.本文就后牙缺失后髁突、关节盘及关节血流等方面的改变作一综述.

    作者:黄卓珊;林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舌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治疗尤其是主动免疫治疗为舌鳞状细胞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免疫细胞、肿瘤抗原和细胞因子等方面对近年来舌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宜磊;樊明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同种异体舌移植的研究进展

    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舌严重畸形、缺损或缺失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常见问题.目前常规方法修复存在很多问题,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学者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同种异体舌移植.本文就舌同种异体移植外科技术方面及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同韩;廖贵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X连锁磷酸盐调节基因的研究进展

    X连锁磷酸盐调节基因在体内与肾磷重吸收以及骨和牙的矿化密切相关.X连锁磷酸盐调节基因突变可引起骨和牙的形态发生严重改变,例如佝偻病、球间牙本质和前期牙本质加宽等.下面就X连锁磷酸盐调节基因参与骨和牙的生物矿化和磷代谢平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任利彬;叶玲;谭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青海省人群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人群患龋状况及龋病发病的基线资料,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首次对青海省5、12、35~44和65~74岁4个年龄组人群的患龋状况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患龋率、龋均和龋充填率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5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1.63%和3.30.12岁年龄组恒牙冠龋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22.63%和0.40.35~44岁年龄组恒牙冠龋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4.47%和2.06.65~74岁年龄组恒牙冠龋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3.89%和3.08.4个年龄组龋充填率分别为1.85%、2.53%、8.00%和3.47%.结论 青海省人群龋病状况不容乐观,龋齿充填率很低,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降低患龋率,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作者:胡勇;李子坤;郭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颏兜在口腔正畸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颏兜是正畸临床上常用的口外装置,多用于功能性下颌前伸的控制,骨性下颌前突和骨性开骀的矫形治疗以及快速扩弓时的垂直向控制.其适应证的选择、疗效、生物力学机制、长期稳定性等一直是正畸学者探索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颏兜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敏;陈小滨;邹淑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网架转归的研究进展

    脱细胞真皮基质是近几年兴起来的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已有在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烧伤整形、牙周病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报道.笔者着重就其结构与特性、异体移植后的生物学转归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道峰;左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复合树脂充填窝洞聚合收缩应力的控制

    目前,用于窝洞充填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均存在一定的聚合收缩,其收缩应力在临床中会导致牙体变形、术后敏感、微渗漏和继发龋等问题,从而影响充填修复的效果.下面就复合树脂充填窝洞聚合收缩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临床操作中的控制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颖;周岚;杨锦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极低频电磁场细胞生物学效应的环腺苷酸信号传导

    极低频电磁场对生物体、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引起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从环腺苷酸(cAMP)信号传导通路的起点(作用的靶位)、可能的信号途径以及信号调控的生理功能来讨论极低频电磁场细胞生物效应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悦;梁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口腔种植学和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两门学科,随着这两门学科的交叉发展,将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目前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廖大鹏;宫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根管壁不同处理对粘接效果的影响

    瓷桩、纤维桩等非金属桩在临床上的应用需要进行根管内树脂粘接.根管狭长的解剖形态以及管壁牙本质具有独特的表面特性,使根管壁与复合树脂的粘接有别于表面牙本质.对根管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其目的是清洁管壁牙本质,为粘接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本文就不同牙本质表面处理方法对根管壁粘接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姚科;李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